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三十七章 最佳时机!

第三十七章 最佳时机!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什么,吴王率领锦衣卫,包围了凉国公府,要抓捕凉国公?”


正在东宫向吕妃娘娘打探消息的黄子澄,得到这个消息,也被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


“凉国公蓝玉乃是他的舅姥爷,吴王这样做,岂不是自剪羽翼吗?”


黄子澄有些不解。


少倾,他眼前一亮。


当即向吕氏告辞:“吕妃娘娘,此事出人意料,卑职还是赶快回献王府,与献王商议定夺。”


吕氏令婢女拿来一个篮子,亲自送到黄子澄手中,道:“炆儿的事,还是得多劳烦黄先生了。”


“深秋已至,马上就快要冬天了,金陵城里水气高,冬天阴冷阴冷。”


“我看黄先生身上的衣服还单薄得很,可得注意防寒,小心凉着了身体。”


“这里面本宫闲着无事的时候,亲手缝织的衣服,就送给黄先生御寒了。”


黄子澄感激涕零,道:“吕妃娘娘厚爱,卑职愧不敢当。”


在这个时代,贵族官僚之间,彼此赠衣,是很常见的。


以前马皇后在的时候,也曾亲手缝织过许多衣服,赏给下面的有功之臣或他们的子嗣。


太子妃亲手缝织衣服赏人,也不是第一次。


但能得到这份恩宠的,自然都是关系极为亲近的。


吕氏微微一笑,道:“你是炆儿的老师,再重的礼,你也受得起。”


“还有那位方先生,听说也是名气极大的大儒。”


“可惜我一时之间,还没有给他备好礼物。”


“这送炆儿老师的礼物,可不敢轻慢,随意准备。”


“总是得费些时日。”


“待过几日,都准备妥当了,再差人给方先生送去。”


“我可就指望着你们,能好好教导炆儿,辅助炆儿,帮他一把。”


黄子澄弯腰道:“卑职自当尽心竭力。”


吕氏笑道:“黄先生品行高洁,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刚才听他们说到允熥,这孩子虽然不是我亲生,但他亲娘死得早,我是看着他长大的。”


“虽说如今他翅膀硬了,胆子大了,但他的性子,我还是多少了解一些。”


“他素来谨慎,甚至可以说有些胆小懦弱。”


“如今却变得如此胆大妄为,其中的原因,委实令人有些费解。”


“只怕背后还有隐情。”


吕氏一边说,一边走了几步。


“还有凉国公蓝玉,他以前来东宫走得亲近,对他的性格,我也很是清楚。”


“是一個脾气暴躁,受不得委屈,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今日的事,不管允熥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恐怕凉国公都会咽不下这口气。”


“先生不妨设法再加把劲,添点柴火,让今日的事闹得更大一些。”


“那时候,恐怕就谁也无法收场了。”


黄子澄弯腰行礼道:“吕妃娘娘说得极是,有劳吕妃娘娘费心了。”


吕氏脸上淡淡笑容不变,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本不该在这些事情上插手。”


“只是炆儿毕竟是我的亲生儿子。”


“他的储君之位一日不定,我便一日难以安心。”


她再往旁边走出两步,又道:“允熥这孩子,亏得本宫从小就对他疼爱有加,一手将他抚养长大。”


谈到朱允熥的时候,吕氏的自称,一下子就从“我”变成了“本宫。”


“虽不是本宫生的,但他从小到大,吃的用的,可从来没有短缺过他半分。”


“本宫对他真真是不薄啊!”


“如今倒好,他竟然丝毫不念本宫对他的恩情,居然站出来和炆儿争储君之位。”


“本宫怎么就养了他这个白眼狼呢?”


她说得这里,已是恨意重重,杀气腾腾。


“早知道当初,在他娘死后,他还在襁褓里面的时候,本宫就该悄悄将他给掐死了。”


“天不知地不觉。”


“也免得似今日这般养虎为患!”


黄子澄欠身道:“娘娘心善,但他却未必感恩。”


“大位之争,可容不得半分仁慈。”


吕氏道:“到了今日,本宫自不会再存半分妇人之仁。”


“黄先生如果有什么需要用我的地方,便尽管吩咐。”


“只要对炆儿有利,能帮助他夺得储君之位,继承他爹的衣钵,我这个做亲娘的,便是死也愿意。”


黄子澄忙道:“娘娘言重了。”


他略一思索,道:“今日既然出了这等事,今夜就注定不会平静。”


“献王殿下已经去宫中打探情报了,想来应该很快便会回来。”


“眼下我们还是要随时掌握宫中的动静。”


“不知娘娘在宫内可有交好的妃嫔?”


“若是方便的话,现在加紧时间入宫,今夜设法留宿宫中,万一有什么消息,也可以偷偷使人传递出来。”


吕氏闻言,眼前一亮,道:“还是黄先生想得周到,那我现在立即进宫。”


男子在晚上不能留在后宫。


但吕氏是一介女流,却是可以的。


晚上宫门关闭之后,人员便不能再进出。


消息却可以通过在宫墙上面扔东西传递出来。


“有劳娘娘了。”


黄子澄说了声,当即匆匆离去,赶回吴王府。


此时,朱允炆也已回府。


“老师,宫里面没有什么消息,本王虽然没有见到皇爷爷,但也四处都打听了,可以肯定一点,皇爷爷没有给三弟下旨意,令他去查抄凉国公府。”


他心中还是有点郁闷的。


平日里去见皇爷爷,都是随便见。


但今日不知为何,老朱却直接回绝了他。


说是天色太晚了,让他早点回去休息,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无奈之下,朱允炆也只有私下里向宫中的太监询问消息,才知道宫内的情况。


出宫的时候,便听说朱允熥率锦衣卫包围的是蓝玉的家,更让他大吃一惊。


此际见到黄子澄,连忙迫不急待地说明。


黄子澄渡着步子,作沉思状,走来走去。


朱允炆心下焦急,却也不敢打扰。


忽地,黄子澄停住了步子,猛一回头,道:


“陛下不见你,就说明陛下不想立即插手管这件事。”


“陛下应该也是想看看,接下来吴王会怎么做,算是陛下对他的考核。”


“我们绝对不能让吴王将事情办好了。”


朱允炆道:“老师说得极是,我们不能再作壁上观了,老师可想好了该怎么做吗?”


黄子澄道:“不管他吴王打什么样的算盘,这把火,我们都要设法烧得更旺一些。”


“方先生现在还在那边察探情况,先立即派人去通知他,让他设法扩大事情的影响,使凉国公闹起来。”


“如果可以造成混乱,闹出几条人命来,那就更好了!”


“我现在再去联络几名的御史言官,让他们今晚连夜写折子,明天一早上朝,便呈上去。”


“吴王不是要抓捕凉国公吗?”


“那我们就火上浇油,也跟着一起参。”


“凉国公往日里不法之事甚多,抢蒙古王妃,纵兵闯关……诸般罪状,种种恶端,此时再翻出来,正好用得上。”


“除此之外,也要同时参吴王。”


“无旨意竟敢擅自调动锦衣卫,简直无法无天!”


“再多罗织一些其他罪名,也一并列了。”


“他和蓝玉河蚌相争,咱们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明日上朝,或许就是扳倒他的最佳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