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29章 导演vs编剧

第129章 导演vs编剧

作者:好想吃薯片 返回目录

“灵感【情信】进度+1,目前进度(8/10)”


脑中忽然弹出提示,江弦面露喜色。


看来这情信,对于载体的要求并不严格,能是信纸,也能是一本书、一片树叶、一张贺卡.传达信息即为信。


看了看时间,到了晚饭的点儿,匆忙奔食堂去吃饭,要了份鱼香肉丝,填饱肚子。


回到招待所,接到个《京城文艺》的电话,王濛要他有空过去一趟。


又回到自己那屋,打来热水,惬意的泡一会儿脚,耳边滴的一声。


“灵感【情信】进度+1,目前进度(9/10)”


???


江弦一脸迷茫的抬起头。


怎么还总是能触发双倍效果?


他百思不得其解。


另一边。


陈红捧着那本《芙蓉镇》,睫毛轻颤,心惊肉跳,不仅为这本书上的内容,也为她发现的那个秘密。


他们两个果然有问题!


听到门口的动静,陈红赶紧把书合上,匆匆站起身来。


朱琳拎着暖壶进门,瞥她一眼,又瞥一眼桌上的书,紧张道:“你干嘛呢?”


恋人之间的小腻歪,总能让对方脸红心跳,可若被别人撞见,那就会产生社死效果了。


“我、我跳忠字舞呢。”陈红特紧张,干脆把手往胸前一横,另一手往身后一摆,操练起来。


朱琳有几分怀疑,却也不好拆穿,自顾自的倒盆热水,脱掉棉袜,两脚泡入水中。


“嘶。”


水有些烫,脚丫受了惊的兔子似得,在水面轻轻一撩,踢出一小朵水花。


窗外夜幕低垂,朱琳两脚泡在盆中,杏眸涣散,想着事情。


思绪飘摇,最后落在江弦给她写的那些东西上。


她思索片刻,擦干净脚,趿拉着拖鞋,从抽屉里找到一支笔和信纸。


她做事可从来不习惯被动。


天气还没彻底暖和,《车水马龙》先在摄影棚里拍摄内景,外景拍摄也好解决,等到5、6月份,直接在京郊取景。


开机也没啥仪式,江弦特意跑去站了会儿场,今天就是试试服装,顺便拍一下前面几个镜头,入入戏,基本都是朱琳的镜头。


朱琳已经化上了妆,换了一身士林蓝运动服,“梅花”牌,国货老字号,袖子上三条白杠,胸前左右分别写个【中】【国】。


江弦看一眼,脸立马垮了。


“卡!卡!卡!”


“这什么服装?”


“这怎么行?”


《车水马龙》里头,朱琳演的是艾京华,不是吴京!


“怎么了江编剧?”王好为皱起眉,“这运动服不好么?这可是梅花运动服,一件四五十块钱呢。”


这会儿的“梅花”运动服,分“大梅花”和“小梅花”,“大梅花”供应国家队运动员训练,“小梅花”则销往普通市场。


“不够新!不够流行!不够时尚!”


江弦拍着剧本,坚决不同意,“艾京华这个形象,代表的是革新,她身上一切东西都得是新的,是镜头前大众没见过的。”


王好为生气了,“梅花牌都不行,那穿什么?”


“穿外国牌子!”


敲黑板,注意一下!


江弦可不是吹捧那些外国牌子,嫌国货不好。


主要是为了拍电影。


镜头想表现出朱琳让人眼前一亮的美,结果她穿的跟个体育老师似的,那电影氛围不全毁了么。


王好为皱眉,“外国牌子?那不是还得跟领导打申请,要外汇。”


这会儿进入中国的外国牌子不多,皮尔卡丹应该是最早的。


后来都觉得皮尔卡丹是卖秋衣秋裤的,其实人家在中国早期是被当作奢侈品牌的。


“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江弦十分坚持,王好为也没办法,这会儿编剧在剧组里算是她一人之下。


运动服的事情后面再处理,可以先拍摄一些不需要外套的镜头。


朱琳脱掉外套,露出里面雪纺高领毛衣,简洁大气,女性温柔与知性瞬间展露出来。


王好为稍稍平定一下脾气。


“来,准备。”


“3,2,1,开始!”


朱琳第一时间没能进入状态,开头几个动作明显有些出戏。


“停!”


王好为喊一声,朱琳露出歉色,“导演,我刚才有点紧张。”


“不是紧张的问题。”


王好为解释道:“你的感觉不对,机缘巧合住在了马三辈家,这是艾京华心上人的房间,不能演的那么平静。”


朱琳赶紧抓起剧本儿,又琢磨一会儿。


不过也没太大用,之后几个镜头还是不达标准,磨得工作人员都有点儿烦了。


“野路子就是不行。”


“经验太少。”


“还得是人家科班儿的。”


朱琳抓着剧本儿,这个镜头演的是艾京华坐在桌前给马三辈写信。


她深吸一口气,稍稍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准备走戏。


“来,准备。”


“3,2,1,开始!”


王好为刚准备喊卡,又被江弦拦住。


“?”


她疑惑的看一眼他,江弦指指镜头前。


只见朱琳握着笔,坐在台灯前,握着笔,莞尔一笑,好似真在给爱人写信。


明眸善睐,顾盼生姿。


“好!”


等到这个镜头结束,王好为忍不住夸起了她,“你很不错,第一天都比较难找到状态,不好入戏,都得揣摩角色,伱这个镜头已经演的很好了,看着真在给爱人写信一样。”


刚才那几个小声哔哔的声音也没了。


接下来又走了两遍,终于把这个写信的镜头满意的拍了下来。


到了休息时间,大伙上食堂吃饭。


“我上午的表现怎么样?”朱琳凑江弦身旁问。


她这时候倒也不顾忌食堂里其他人议论什么,她作为演员来找编剧聊戏,这很合理。


“你想听实话?”


“我找你哄我开心来了?”


“那我真说了。”


“你说吧。”


江弦当然不介意给她讲讲。


后世那种资源爆炸的条件,他看过那么多部电影,好片烂片,好演员烂演员,总之都看过,艺术嗅觉还是不差的。


“我感觉你写信的那个镜头拍的可以,其他镜头就没融入进角色,但那个镜头特别自然。”


“自然?”


“对,就感觉你真的在做这件事儿一样,一点儿都不做作,你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