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122章 见猎心喜

第122章 见猎心喜

作者:半纸情书0 返回目录

下午,外面太阳猛烈。


屋里。


陈景乐躺在摇椅上,吹着风扇,吃着葡萄,手捧平板,在看中政法教授的法学课视频。


虽然系统帮他快速记住很多专业知识内容,但一时半会儿比不了人家钻研几十年的知识水平。


再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而陈绮云在房间里写作业,等写完再找陈景乐帮她批改。


本着今天是休息日的想法,改完作业后,陈景乐又陪她看了一集外国人旅游vlog,放松的同时,顺便提升一下英语语感。


这期的主角,是一对欧美高知夫妇,舍得钱,各种体验,并且词汇量丰富,口音标准。


陈绮云突然好奇问:“大城市都这么繁华的吗?”


她没去过其他城市,从小到大都在江北生活,对外界的认知,都只能以江北为参照。


而江北,在南东省都只能算一个小城市,更别说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


整个南东省,也就省城跟鹏城称得上大城市。


可惜这俩她都没去过,只能从视频上感受大城市的繁华。


陈景乐一愣,笑说:“大城市是很繁华,但并不全是繁华,也有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只是没出现在镜头上。”


比如省城的城中村伸手楼,以及郊区农村地区。


陈绮云惊讶:“比我们村还落后吗?”


陈景乐想了想:“落后是相对的,他们只是比同是该城市的其他居民收入水平低,居住环境稍差。然而,即便是大城市的落后人群,也能享受到大城市基建教育医疗等方面带来的好处,这点远胜同等收入条件下的农村地区。这就是课本上说的城乡发展差距。”


陈绮云似懂非懂:“看样子还是大城市好。”


“可以这么说。”


陈景乐看着她:“以后想到大城市读书,留在大城市生活吗?”


陈绮云想了想:“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


“唔,想去大城市读书,但是不知道要不要留在大城市生活。”


哦?


陈景乐闻言一笑:“那读书是为了什么?”


陈绮云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考上好大学?”


“考上大学了呢?再长远一点呢?”


“唔……不知道。”


好吧!


陈景乐不指望一个初中生能懂多少:“没事,想不到就慢慢想,不着急,但是要想清楚,想明白,并且坚定这个想法,争取十年、二十年都不变。”


陈绮云惊愕,随即皱起小脸。


这个时间跨度对她来说,实在太过漫长,无法想象十年后二十年后是什么样子。


对她来说,显然每天上学放学、作业吃饭这些更重要。


……


接下来是周末,但是调休。


大家都上班上课。


陈景乐不用上班,但是要上课,而且比其他人更苦逼的是,他连调休都没得,要一直上课上课!


中午抽空出门去附近银行取了500块现金。


其中300是用作国庆节去吃酒席封礼,剩下200留作备用。


他已经很久没有摸过现金了,除了酒席封红包,平时去哪都是只带手机。


现在就连街边卖菜的阿婆,都用上了二维码,现金基本被淘汰。


“怀念以前路上能捡到钱的日子!”陈景乐感慨。


不像现在,路上只有天地通。


伴随着假前漫长的两天结束,终于迎来国庆放假。


学生们欢呼,上班的牛马们也松了口气。


各大高校门口停满了小车大巴,都是要回家的学生。


钟晴是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李玉婷她们下午就走了。


晚上9点半,她拖着行李从宿舍出来,根据同乡群里的消息,在校门口找到大巴位置。


先跟负责人签到,放好行李,然后背着小背包上车找座位坐下。


上车前,她给姐姐钟静发消息:“准备出发咯!”


也给陈景乐说了。


当时正准备睡觉的陈景乐,给她回了个“一路平安”。


一想到睡醒后就能回到江北,钟晴心底满是期待。


然而!


国庆假期路上堵车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从高速入口就开始堵,一直开开停停,难受得根本睡不着。后半夜车辆少了些,速度慢慢起来,但是临近天亮要下高速时候,又开始堵长龙。


整车人都叫苦连天。


钟晴下车时,是又困又饿,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差点一头栽倒在人行道上。


早没了原来的满心期待,整得跟劫后余生似的。


缓了好一会儿,她才拿出手机打电话:“喂?爸,你到了吗?哦哦,看到你了。”


马路对面,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站在一辆灰色小车旁边,朝这边挥手。


钟晴连忙拖着行李箱走过去。


“这么晚才回到,路上很堵吗?”钟爸问。


“嗯啊,堵了一路,根本没法睡。”


钟爸看着女儿的脸色,很是心疼:“辛苦啦,先回家吧,回家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


把行李放进后备箱的钟晴,连忙钻进副驾驶。


这时,某个从师院跑完步回来的靓仔,骑着小电驴,刚好从旁边路过。


看到停在路边的旅游大巴车,以及一个个稚嫩的大学生,眼中闪过缅怀神色。


只是缅怀,绝不是怀念。


他对这种又旧又臭的大巴车深恶痛绝,宁愿坐10小时的火车硬座,也不要坐旅游大巴。


“不知道钟晴回到没?”


早上醒来,没看到有新消息,这会儿怕是还堵在高速路上。希望她不要喝太多水才好,或者大巴车上有厕所。


节假日出行就是这样,麻烦!


……


中午要去吃酒席。


不过开席时间是12点,不影响上午的日程安排。


陈景乐像平时一样,上完两节课,又简单给陈绮云弄了点吃的,忙到11点半过后,才开着小电动,前往城南的龙城国际小区。


目标龙城饭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江北这边酒席,基本都是中午入场,唯有嫁女酒,是婚礼前一天的晚上。


陈景乐停好车,往大门方向走,在门口就看到两个熟悉的面孔,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舅公!星叔!”


“景乐?”


头发已经白的大舅公握住陈景乐的手,惊讶看他:“一段时间没见,怎么变化这么大?差点没认出来。”


陈景乐笑答:“应该是最近早睡早起,坚持锻炼,气色变好了吧。”


旁边的阿星表叔看着陈景乐,有些好奇,笑笑没说话,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你爸妈没回来吗?”大舅公问。


“没呢,他们只放三天假,就不来回跑了。”


“也是,平时做工已经够辛苦的,放假了就好好休息。”


陈景乐扫视周围:“小舅公呢?”


大舅公说:“还没到呢,估计得等会儿。你先自己进去找位置坐下,你大姑前脚刚进去。”


“好的,那您先忙,我先进去了。”陈景乐连忙点头。


两个舅公都是从南边丛林战场回来的,都有军功在身。


陈景乐对他们向来很敬重佩服。


今天来的宾客里头,就有不少是他们的老战友。


本来在门口陪着聊天的几个老头里头,其中一个干瘦老头,看着陈景乐的背影,好奇问:“贵哥,这是你家哪个亲戚?”


陈景乐他大舅公也就是李贵回答说:“是牛角岭我大姐的大孙子。”


干瘦老头说:“这身板,不送去当兵可惜了啊。”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兵员并不是越高大越好,岭南兵基本都是一米七左右,动作迅敏,体能强大,耐力十足。


老班长们最喜欢这种。


各军特战基本都是从170-175之间选,那种大个子反而很少被选上。


江北虽然是属于南东省,可它位置是省内西部地区,历来将军出得不多,兵源是一点都不少。


近百年来都流传着“客家将粤西兵”的说法。


在场的老兵们,一看陈景乐的精气神,还有走路姿势,就知道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见猎心喜。


李贵摇摇头:“家里指望他读书呢,不给去。而且我记得他读书时候很瘦的,现在毕业出来工作几年,反而高壮不少,也是稀奇。”


“嗨,读书辛苦嘛,脑力精神消耗大,胖得起来才怪。今年几岁了?”


“好像三十了吧。”


“看不出来啊,相貌瞧着挺年轻。”


“是吧,不用做苦力活就显年轻。”


“结婚没?”


“没呢,连个对象都没,我大姐跟姐夫愁的呀……”


“……”


一群老头在背后嘀嘀咕咕,要是早十年见到陈景乐,估计他们真会想方设法把他送过去。


……


且说陈景乐刚进酒店里头,就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是他大姑陈文娟,站在礼宾签到处,跟人聊天呢。


“大姑!”


大姑回过头,笑问:“诶,你到啦,自己开小电动来的?”


“不然呢?”


陈景乐左顾右盼:“小姑没来吗?”


大姑说:“她同学那边也有一场,正好在她家旁边,没空过来。”


“好吧。”


陈景乐拿起桌上的笔,在红包上写下他爸的名字,交给今天的“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伯,感觉也是舅公那一辈的,大姑应该认识。


刚才就是看他们在有说有笑。


对方接过陈景乐的红包,看一眼署名,惊讶道:“诶,你这字写得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