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早朝。
李锐早早就起床,在侍女的伺候下洗漱完,穿上一身飞鱼服,这才走出门。
身为三品官,自然也要上朝。
坐上马车。
他趁机又走了一遍万古长青功。
听着马车车轮滚动的声音。
过去了约莫两刻钟。
马车停在皇城外,李锐步行来到午门下,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官员三两成群的站在宫门下闲聊着。
虽然有小宦官指引,但大多数官员都是自觉来到自己的位置。
只有那些外地官,或者是新提拔到三品的官员,才会需要那些小宦官的帮助,会被人给鄙夷。
所以一些出身大族的官员,都是早早就接受过培训。
第一天来就能表现得熟练。
文左武右。
寻山司乃是武官,因此李锐熟练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还没站多久。
就有几个官员把他给围住。
“李大人,何时升官呀?”
礼部的王侍郎拉着好几个侍郎笑眯眯的望着李锐,一阵嘘寒问暖。
李锐突破,又是武官。
而且还被张首辅和顾监正同时看重,想不升都难。
现在还是三品官,与他们这些侍郎站在一起,说不定上个朝的功夫,就可能成了他们的上司。
当然要好生巴结。
李锐微微一笑:“升官之事乃由陛下定,我怎会知道。”
王侍郎搓了搓手:“都是同僚,李大人你就说实话,要是来六部做咱们的尚书,咱们也好有个准备。”
其余几人也都是点头。
李锐虽然现在在寻山司,可别忘了,六部可全都归张首辅管辖。
做六部尚书可并非没有可能。
相反。
听说有顾监正争抢,来六部任职的可能性反而大了不少。
事关上司,他们几个侍郎当然上心。
李锐哑然:“王大人,诸位大人,我是真不晓得。”
他说得乃是实话。
无论是顾长生,还是张首辅,自打突破之后,就都没见过。
能有什么内部消息?
而且对于担任何职,他真是半点儿都没走动。
一方面是顾长生已经拍胸脯去帮他走动,另一方面则是李锐并没有要权倾朝野、玩弄权术的心思。
他志不在此。
做官是为了更好的修仙,如此而已。
就在几人说话间,就听到一个太监用尖亮的嗓音高呼:
“文武百官,听宣示。皇帝上朝,速速报到。”
随后。
午门外的文武百官就被太监领着穿过金门桥,来到太和门广场前。
除非是重大礼仪。
否则一般的常会早朝都是在太和门前举行。
李锐还是三品,站在官员中间些的位置,前边就是聂思明和袁雄。
站在武官最前的,是定远侯,文官自然是张首辅。
至于顾长生和国师。
由于二人官职特殊,所以一般无需上朝,只有重要时候才会露面。
没有叩首,也没有山呼万岁。
圣皇自乾清宫来到太和门前,随着大太监郑公公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便正式开始。
首先。
是六部衙门的侍郎各自汇报。
这个时候,一般不会有尚书之流的大佬说话。
等三品都说得差不多。
这才轮到二品大佬启奏,一般不会超过三人。
至于张首辅和定远侯更是极少说话。
听着户部和工部侍郎又在为了修运河一事争吵,李锐选择闭目养神。
过去了半个时辰。
才听张首辅开口:“臣启奏,寻山司李锐文韬武略,治司有方,近日又入天象,扬我国威.”
闻言。
文武百官都是齐齐精神一振。
关于李锐升官之事,早就在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看来今日总算是有个定论。
还是那句话。
拿到太和门前议论的事情,其实早在御书房就有了定论。
他们丝毫不怀疑李锐会升官。
只是好奇会主政哪个衙门。
“臣举荐,李锐为寻山司太平令。”
听到太平令三字。
饶是六部尚书这等养气功夫极好的老狐狸,眼神都是一变再变。
安静的朝会上响起窃窃私语。
只因这个位置实在太重要。
特别是如今的修仙大世。
不亚于吏部尚书这位百官之首!
张首辅说完。
便听到圣皇缓缓开口:“准奏!”
随着二字落下,李锐便成了板上钉钉的寻山司太平令。
李锐眼中亦是诧异。
身为寻山司的官员,他可太清楚太平令的含权量。
原本以为做个司府,六部次一等的尚书,万万没想到,张首辅竟然让他一个刚突破天象,资历尚浅的官员直接一跃成为太平令。
要知道。
虽然都是二品,但二品之间已有差距。
别的不说,光是六部,想要做到吏部尚书至少需要四步。
何其艰难。
几乎等同于白日飞升!
如何叫上朝的文武百官不惊讶。
李锐没有愣住,一步踏出,走出武官队伍,对着圣皇遥遥一拜:
“谢陛下隆恩。”
也就在这时——
一行行小字出现在李锐眼前。
【恭喜宿主完成出将入相成就高级剧情——天官。】
【文武百官,以天官为最崇高,为天官者再进一步便可权倾天下。恭喜宿主一进二品,便成为太平令,与天官并肩,未来前途无量。】
【完成任务天官,奖励结算中.】
【任务评分A。】
【获得40点成就点数!】
【姓名:李锐】
【年龄:25】
【天赋:悟性超绝、慧眼、大梦游仙、克妖制胜、先天仙武道胎】
【功法:万古长青功,锤道法】
【物品:升灵书】
【成就:90/100】
望着面板上的小字,李锐心头微动。
他这太平令一职,确实可吏部尚书并肩。
权柄太重。
连李锐自己都没想到,竟然能一口气跨过数步,省去百年官场经营,直接成就天官之职。
散朝。
李锐无疑成为文武百官的焦点。
就连六部尚书也都是专门前来道贺。
风光一时无二。
可李锐对此却是泰然处之,并无一丝半点的春风得意,要是未参与早朝的官员,压根儿就看不出李锐是升官。
下了早朝。
李锐还是如往常一般来到寻山司。
甚至都没忘记点卯。
刚回到办公的房间,蒙冲、聂思明还有袁雄齐齐到来,身后还跟着听到消息的宁中天和谭虎。
“恭喜李老弟。”
蒙冲率先开口。
李锐回礼:“蒙老哥都是自家人,无需如此。”
聂思明和袁雄则是一脸羡慕。
当然。
他们主要羡慕的还是李锐突破天象,当然,一步直接坐上太平令亦是叫人出乎意料。
李锐突破太突然。
叫他们好久才能接受,在李锐面前,他们两个侯爷府的天才都显得黯然失色。
什么叫真正的天骄!
在聂思明和袁雄看来,李锐将来或许会成为他们义父袁定庭一般,威震天下的人物。
不得了!
即便是蒙冲,也不得不钦佩袁定庭的眼光。
他想到了袁安。
之前,或许还有人会觉得袁定庭选择让自己的独子拜李锐一个通玄为师太过儿戏,现在便再也不会如此想。
说不定百年之后。
李锐便会是安南侯府的又一尊靠山。
甚至于,现在的李锐在安南侯府的地位已经仅次于袁定庭一人。
一半是因为李锐的实力,另一半则是因为太平令这个身份。
蒙冲开口:
“李老哥,要是小虎不听话,就往死里揍,不管不成器。”
此时。
原本在京城中晃荡的袁安只觉得屁股隐隐作痛。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