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07章 啊?在下李纲!

第207章 啊?在下李纲!

作者:祝家大爷 返回目录

北归,队如长龙,前后不知在何处,童贯在车架里,苏武也在车架里。


两人并无什么交谈,那车窗外时不时有快马到来,送进来各种书信与公文,两人在看,看完还要批示或者回复,再派快马把批示与回复送走……


各部大军今日到了哪里,在哪里宿营,哪一部粮草存粮几何,几日要补。还有前方州府道路,大江边的船只情况,临时调整的各部渡江地点……


东京枢密院里来去的禀奏,天子来的信件。京东来的公文,京东来的私人信件……


连头前那些失职的武官如何审判,都有公文来报备……


诸如此类,太多太多,繁琐至极,这是权柄带来的麻烦,在没有先进通讯手段的时代,还要掌控全局,其工程量无比的繁重。


到湖州。


湖州百姓万人空巷而来,站在官道之边,问着一列一列过去的军汉,苏将军在何处?


苏将军的车驾到了,外面那呼喊之声,当真此起彼伏。


湖州知府邢岳,更是站在路边等候多时,童贯并不下车,苏武下车去,便也还有好一通拉扯。


他身边带着湖州的官员,带着湖州的士子,来来去去说得许久,依依不舍才上马去追前头的车架。


到得苏州,场面小了些,但也还是这般场景。


倒也有意外,秀州也近,秀州的文武也来苏州官道送别,倒也合理,头前秀州,已然起贼,眼看着贼势就要大起,苏武前锋就到苏州,连战两番大胜,秀州之贼也就偃旗息鼓了。


苏州官员大小也都见过,苏武拉扯几番,自然再见秀州官员。


倒是有些意外,湖州苏州的送行,那都是一车一车的东西来送,这也是苏武愿意拉扯几下的原因所在。


但这秀州,只来了人,没看到一排一排的车架,


苏武不免有些不喜,只管一拱手:“多谢秀州诸位同僚远来一趟,军事繁忙,我这就上车去也!”


却是一人上前来:“在下知秀州李纲,多谢苏将军与将士们奋勇,保得秀州之平安!”


苏武一愣,就问:“相公唤个何名?”


“啊?在下李纲!”


苏武立马打量起眼前这人,面容清瘦,甚至瘦得脸颊都有些凹陷,年纪其实不很大,三四十岁,当是不满四十,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却是眉宇目光之间,显出几分硬朗。


“李相公在朝廷可有同名之人?”苏武莫名一问。


李纲闻言也愣,自己也想,还有哪个李纲?官场之上,好似没听说还有谁人叫做李纲?


“苏将军,好似不曾听闻,不知苏将军何以如此来问?”李纲也纳闷。


“那就是你了,只听得……”苏武现编,顿一顿,编好了,立马再说:“昔日只听得有个御史叫做李纲,最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定然就是你!”


李纲闻言,哈哈就笑:“在下倒是昔日里当过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


“那李相公怎又在此处?”苏武也问。


李纲尴尬一笑,也不知从何说起,主要是不好说,便道:“当御史,自是时常说错话……”


其实不然,李纲是把天子赵佶拿来喷了一通,说赵佶只知道享乐,不问民间疾苦,吏治更是不清……


这不就倒霉了吗?一竿子给打到福建了,到沙县去吃鸭腿饭,当然,这是说笑,是到福建沙县去当个小小税官,负责收税。


他几千里去沙县不久,税还没收几天,朝廷又折腾他,又让他到了秀州来当知州,到了秀州,就碰上了这档子事。


苏武不知这些,自也不好问,只管又道:“李相公国之干臣也,言官之楷模!”


“不敢不敢……”着实是给李纲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武虽然不知李纲因为喷天子而倒了霉,但苏武岂能不闻李纲之大名?


大宋到得而今,脊梁不多,李纲就是一个,甚至还是他在关键时刻提拔的宗泽。


他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大宋主战派的领头人,那真是一心要往死里干。


乃至第一次金兵围困汴京的时候,整个朝廷都在逃跑与推卸责任的时候,是他临危受命,在东京掌军,负责城防工作,奋勇抗金,守住了东京城池。


只可惜,最后还是势单力薄……慢慢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


苏武此时遇到在秀州当知州的李纲,那真是意外之喜,只把李纲上上下下打量个清楚明白,便有一语:“如李相公这般的人,直言敢谏,言官楷模,当再回东京才是!”


李纲却尴尬摆摆手:“唉……怕是回不去了!”


苏武想得一想,定是能回去的,不然李纲怎么可能在金兵第一次围东京的时候临危受命?


便是一语来:“李相公放心,定有归京之日!”


李纲笑了笑:“多谢苏将军好言!”


“我走了,来日,东京再见。”苏武拱手一礼,转身而去,李纲没带钱来送,苏武也不生气了。


人家刚到秀州不久,大概是真没有……


便是苏武骑马去赶车架……


李纲左右之人,却也来说:“哎呀……相公,本以为咱这般空手来,会触霉头,那童枢相只怕要发火,那苏将军只怕也要黑脸,倒是未想,苏将军还有礼有节……”


李纲一语来:“我头前就说了,苏将军是那般身先士卒悍勇无当之辈,必然就是一个爽快之人,更是一个刚正之辈,如何?”


“还是知州识人!”


李纲望着苏武去的背影,再说:“如此之人,当不是那般在乎小节之辈,果然如此,这般好军汉,我当真也喜欢……”


“他不会当真去请那童枢密运作此事吧?”


李纲就问:“何事?”


“相公,他刚才不说了吗?要与相公东京再见啊……”


李纲微微皱眉,摆摆手:“不必当真,场面之话语而已。”


“相公既然说他是那刚正之辈,爽快之人,军汉们也都传他义薄云天,他既如此说了,许真就去做了呢?”


李纲一时无语,只看苏武打马的背影远远消失……


……


只待从苏州再离,苏武打马赶上车。


车架之内,童贯忽然来问:“刚才在苏州城外,我想起一事来,这朱勔倒是死得蹊跷,听说杀朱勔的贼寇,操船出海去了?”


苏武点头答着:“杀朱勔之人,乃太湖水贼,他们不愿从贼,也不愿投官,杀了朱勔出海逃去也……”


童贯点头:“那倒是一桩悬案……”


“是啊,便是要抓也不知往何处去抓。”苏武好似闲谈,心中也完全不慌,只管低头继续看公文。


“唉……就是说,人呐,命运难料……”童贯莫名起了几分唏嘘。


苏武抬头看了看童贯,不多言,低头继续干活。


童贯似真起了一些思绪,看向窗外,久久不回神来。


不知多久之后,童贯忽然又问:“子卿,你说……这宋辽之战若是败了,我又如何?”


苏武微微皱眉,这问题如何去答呢?


“没事,你随便说说……”童贯轻轻摆着手。


“若败了,后果不堪设想!”苏武答道。


“嗯?细致说说……”童贯似乎真想听。


那苏武直白来说:“如今,辽之强军,皆在北方与女真作战,我军若是北去,辽人定然是仓促应对,且还是腹背受敌,若是这般也败,那大宋之军威彻底扫地,女真人如今节节在胜,女真游牧渔猎,虎狼之辈也,他们若是知道你弱,且还富庶,定起虎狼之心,那一个小小盟约,约束不得任何人,若是辽亡,不需多久,女真定然南下开战。若是辽不亡,真的撑过去了,回头来,定也要报仇雪恨!”


童贯已然深深皱眉,一时无言。


苏武又道:“所以,万万不能败,一败则征战不绝也!即便是胜了,来日与女真为邻,少不得也还要起战事……”


童贯有些意外,就问:“何以?”


“一个以勇武而起之新国,得辽之遗产,正是兵强马壮地广万里,野心最是难以抑制,若是不在战阵上分个高下,定无和平可言。”


苏武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童贯便也点头说:“有道理啊,就如昔日宋辽,打得那么多年,唯有打到澶渊之盟,打得谁也奈何不得谁,才会罢手,才有这承平百年。”


“是啊,要么分个高下,要么谁也奈何不得谁。”苏武说着。


“头前是想,这战端轻易开不得,而今听子卿一言,却又知,这战端开也得开,不开还是要开……”


童贯想到了这个层面。


一个新兴大国,还是一群山林而出的悍勇之辈,靠着打仗得利,又岂能不挑战这天下之秩序?


苏武其实早已想过这个问题,只道一语:“所以,燕云一定要拿在手中,如此,才有燕山之防线,即便再与女真开战,有此防线,总好过中原一马平川。”


以往苏武未想,而今也不得不想,开宋辽之战,不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其实都是极佳之谋。


这个谋略是没错的,抵抗北方民族,从来都是这个战略,从汉唐到大明,都是如此。


燕山山脉,就是中原在北边的屏障,就是后世子孙去北京看长城的地方,燕云在手,才有这条防线可言。


且,进可攻,退可守,就好比大明之山海关,满清如何都越不过,只能等到李自成把崇祯逼在煤山自尽,吴三桂主动把山海关打开。


只是宋太菜太菜,战略再如何对,执行下来一滩烂泥,战略又有什么意义?


童贯也在应:“是啊,这燕云十六州,如何也要拿在手,如此,才有保中原太平之可能。否则,真就是昔日宋辽鏖战之局。”


苏武看了看童贯,知道此时童贯心中之难,便也给童贯打个鸡血,再来一语:“枢相放心,伐辽必胜,燕云定然在手!”


童贯也看苏武,听得此言,心中莫名一安:“有你此语,我心甚慰。”


苏武便也问起一事来:“枢相,那秀州知州李纲,枢相以往可知道此人?”


童贯点头:“嗯,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言官之中鼎鼎有名之人。”


“他何以被贬?”苏武又问。


也是闲聊,童贯把李纲那喷天子的事一一说来。还说了更多细节,李纲还不仅仅是因为喷天子,更还喷朝堂救灾不力,喷朝政与官员玩忽职守,那时候正是蔡京为相,蔡京才是真正动手把李纲赶到福建沙县吃鸭腿饭的人……


苏武这才知道情况,不免对李纲更有几分敬重,便道:“那此人还真是个……”


苏武顿了顿,本想说其忠义无双,但换了个词:“此人还真是个刚正之辈。”


童贯摆摆手:“台谏两院,御史言官,自古而下,以直博取名声而已……”


这么想也不能说错……


苏武又道:“枢相,此辈可用乎?”


童贯转头来:“你是说用在何处?”


“巡边之事也!”苏武答道。


童贯在想……


苏武继续说:“此人既然敢言,那就让他言,言论也是利刃,乃至他与蔡太师有嫌隙,下官此去河北,若有他同行在侧……”


童贯点了头:“好谋!”


苏武嘿嘿一笑:“直名,有时候最是好用。”


“那就用他一用,他在御史言官之中,倒是交际广泛,有不少人很推崇他。”童贯不免也笑。


却是童贯又说:“我乃枢密相公,这是朝堂之事,还牵扯台谏,真要把他弄回来,这件事,不太好做。”


苏武一语:“王黼王相公当也乐见其成!”


“嗯?”童贯两眼放了光,再看苏武,只一语来:“子卿大才也!”


“都是在枢相身边耳濡目染,稍许长进!”苏武谦虚。


童贯摆手在笑:“你在我身边越久,越发觉得你聪慧得有些惊人,往后啊,前程当真不可限量也!此事,王相公定是会乐见其成,只待我与他勾兑一二。”


却是童贯又叮嘱苏武:“倒是你,莫要惹火烧身才是,李纲之辈,博直名,那是六亲不认,你若教他拿着把柄,便也教你好不了。”


“枢相放心,我最擅于这般人打交道。”苏武不是吹嘘,他喜欢君子,也知道怎么跟君子打交道。


宗泽也好,张叔夜也罢,苏武都弄得门清,来个李纲,亦然。


“你省得就是……”童贯点着头,双眼看向窗外,显然还是思绪万千。


童贯许是想事愣了神,忽然问得一语:“前方是何处啊?咱们往何处渡江?”


“回枢相,前方进常州,枢相往润州渡江,下官还当往江宁那边去,刘总管与王总管从江宁那边渡江,如此,不拖沓。”苏武答着。


“哦,润州,润州就是镇江?”童贯随口问着。


“嗯,是,润州镇江口也!乃大船入江南之要地。”苏武也随口答着。


童贯视线在窗外,只是轻轻点头,嘟囔来说:“我知,我知……那李纲,以往也还知过润州……”


便真是无心闲语……


车架在摇,苏武依旧伏案在看在写,一路慢慢走去,常州官员也等下路口,不免也要拉扯一二。


其实,拉扯也有好处,不论是苏州湖州还是常州,送行拉扯,收获都不小,唯独秀州李纲,穷困潦倒。


再走,进润州。


润州知州,自也在官道要处迎接并送行,车架不少。


童贯与谭稹等人,都在润州过江。


苏武还往西去,去江宁府,那里也是江南之中心要地,大江航道之关键节点,六朝古都之所在,秦淮河畔之盛景,自也不必多说。


西军大部,从这里渡江,苏武不急着过江,便是沿途到处看看,一是苏武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二也其实就是检查作业,看看程浩安排得怎么样。


倒是无甚乱事,沿着江边来,一路都有条不紊,大小渡口,大小船只,渡江都算顺利。


江宁府,京口,也是繁华热闹。


苏武与一众西军将领,便也有宴席来摆,程浩也在此处,大军沿着江宁府到润州一线渡江,这里就是最后一站了,算是交卷的时候。


这宴席,不免也是程浩来安排,程浩更也尽心尽力,酒菜不用说,歌舞伎者也有,乐音更有。


苏武落座,先与诸多将领见礼,便要把程浩拿来夸,但也不直接夸,只问左右:“刘总管,王总管,姚总管……诸位,此番一路,可都顺畅?”


刘延庆自来说:“嗯,无甚不爽利,一路来,处处都好,安排得当,便是这过江,也有有条不紊。”


苏武却更来问:“还怕如此大军,要生乱事!”


王渊也笑:“安排得好,哪里能生了乱事……”


苏武如此才道:“那看来,程编修着实办差还行。”


刘延庆抬眼左右去找,也说:“将军是说这一路,都是程编修前后操持?”


“然也,特别是这过江之事,我倒是未曾操心,只管是程编修一力来做,所以我才不放心,从润州沿路看过来,未想还都顺顺利利,不错不错!”


苏武连连在说,也看程浩。


程浩自也上前来拱手:“诸位战场用命,下官不过是做点小事尔,不敢居功。”


众人也笑,只管是好酒好菜好音乐好舞蹈,这程编修会办事。


却听苏武陡然一语:“诸位许是不知……”


“何事不知?”刘延庆来问。


“诸位不知,程编修,其实乃我未婚之妻兄!”苏武左右笑着,便是要正经把程浩介绍给众人。


也是这一路来,苏武对程浩的工作有了认可。


刘延庆闻言,哈哈大笑,一杯酒在手中洒去了半杯,也说:“苏将军,你怎知我等皆不知此事?”


“啊?”苏武左右一看,看满场是笑,那众人定然都是知晓了?


尴尬……


这他们都是怎么知道的?


程浩也是个大红脸,只管拱手:“末学后进,诸位抬举!”


王渊便来解释:“苏将军,怎能不知呢?京畿此番,来得数万之军,枢密院下,殿前司里,军将也好,虞侯也罢,多少人,怎么可能无人知晓?”


“也是也是……”苏武点头,抬杯:“敬诸位一盏!”


只待一杯下肚,苏武再说:“我这妻兄啊,只算是刚刚入仕不久,只怕他办差不力,诸位担待。”


刘延庆笑道:“将军一路来,也都看到了,做得着实不差,往后啊,可带在军中,为我等操持后勤后备之事,如何?”


刘延庆从苏武口中知道了辽宋之事,他说的往后,那就不言自明了。


苏武嘿嘿在笑:“只望诸位抬举。”


程浩是个恩荫的文官,要想在枢密院里出头,自是要靠上官提携,但苏武却想把程浩往另外一个方向培养,那就是真能办事,真能顶事。


虽然不一定要程浩去顶多大的事,但程浩要有一个角色,关键时刻用得上、能说话的角色。


刘延庆自是摆手:“自家兄弟,不说这些话语。”


苏武闻言,便把程浩一招,两人提杯,再敬众人。


岂能不是其乐融融。


却是那边,苏武忽然发现韩世忠有些心不在焉,目光里好似被什么事情吸引去了。


苏武顺着韩世忠的目光看去,嘿,他在看女人!


苏武也看那女子,身材高大,颇为健硕,长相上却也不差。


只看那姑娘在干啥?


就在屋外院子里的一根悬空绳索上剑舞,便是一边走绳,一边舞剑。


苏武一时也看呆了,还真是神乎其技。


只待苏武也看,众人目光皆是看去,全场顿时不言,皆看那女子技艺高超。


苏武看了一眼程浩,会安排!这节目,哪里轻易看得到。


只待剑舞走完,苏武大手一挥:“赏!”


程浩出门就赏,那女子收了剑,竟是又往琴前去坐,拨弄几番,也是好技艺,甚至还能开口来唱。


倒是屋内众人,夸了几番,又开始热闹起来,杯盏来去。


却看那韩世忠,一时还不回神,虽也杯盏,但却敷衍,目光只在屋外院子里。


苏武嘿嘿就笑,这事情再简单不过。


只待一曲作罢,苏武抬手:“让她进来说话。”


自有人去招,片刻姑娘进来了,一福礼,再低头:“拜见诸位将军!”


苏武开口问:“你唤个何名?哪里人士?身世如何?何以能有这般允文允武的技艺?”


苏武要做的事,不必多言。


“奴家姓梁,小名红玉,祖父与父亲皆是驻在杭州周近的武将……奴家自幼学文习武,能打马能舞刀枪,能开硬弓……也能懂得平仄之音……方腊贼起,败了战,失了城,便也获了罪,奴家便充了官卖……”


女子慢慢在说,说的是悲伤之事,却也并不落泪,也不显出那种柔弱可悲。


苏武闻言,脑海中便是一惊,原来是她!


这个姑娘可不简单,历史上,她就该是韩世忠的,这还不止,这姑娘是巾帼豪杰之辈,能弹琴唱曲,能提枪上阵,能力挽强弓,与韩世忠一遇,从此夫唱妇随,一直在军中。


韩世忠杀敌,她来击鼓,韩世忠苦战,她也随行!


苏武哪里还有多言:“程编修,往京口衙门里去,赎来身契!”


只待苏武一语,却是韩世忠心中一凉。


却是苏武转头就看韩世忠:“良臣兄……”


“在!”韩世忠连忙起身。


“嗯……”苏武一时又尬住了,人家两人本该还有一番交流,情感的发酵,苏武一把就把事情推向了结局……


总不能直接与韩世忠说送给你吧?这也不好。但苏武当真就是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意义不必多言。


苏武脑筋极快:“此女不同旁人,我已赎买,你且带在军中,一路送到京城,也看她是不是说假,能不能骑马提枪,能不能开得硬弓。”


“哦,好!”韩世忠愣愣来答,却是心中大喜,脸上却还忍着只如寻常。


“嗯,吃酒吃酒,继续吃酒!”苏武左右说着,便把这件事先弄过去,反正过江之后,苏武会离开西军所部,一路去,还有不少日子,够两人慢慢情感交流了。


(兄弟们,再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