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593章 一小时顶一年!甘肃二姐的消息

第593章 一小时顶一年!甘肃二姐的消息

作者:凤山鹤鸣 返回目录

方言有些哭笑不得,把自己和小老弟的关系比作鲁迅家的兄弟关系。


他们家那关系,那可就比方家复杂多了。


都知道鲁迅有两个兄弟,分别是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


鲁迅与三弟周建人的关系一直较为融洽。


在周建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诸多帮助与引导。


周建人对生物学感兴趣,鲁迅便支持他学习相关知识,并为他创造学习与研究的条件。


经济上,鲁迅也时常资助周建人,助力其生活与事业发展。


后来周建人投身社会活动与文化工作,鲁迅同样给予鼓励与支持。


周建人这个弟弟也极为敬重哥哥鲁迅,对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理念推崇备至,在鲁迅逝世后,也致力于鲁迅研究与相关资料整理工作,为传播鲁迅精神不遗余力。


至于另外一位,周作人先生……


早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关系也是亲密无间。


他们一同在日本留学,共同翻译《域外集》,在文学探索之路上携手前行。


归国后,二人又共同参与运动,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周作人在文学理论建设方面的诸多观点,都曾得到鲁迅的支持与鼓励,而鲁迅的文学创作,也为二弟周作人提供了许多启发,兄弟俩在文学事业上相互促进,共同为新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过在1923年 7月 14日,鲁迅日记中突然记载“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


之后在 7月 19日,周作人亲自送一封信给鲁迅,信中写着:


“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至此,宣告兄弟关系正式破裂。


关于决裂原因,说法众多。


有人相传认为是两人家庭琐事与经济纠纷导致,鲁迅因为很赚钱,承担着大家庭的经济重担,而周作人及其日本妻子羽太信子生活铺张,致使家庭经济出现矛盾。


也有传言认为单纯与羽太信子这个日本女人从中挑拨有关,羽太信子掌控家庭财政,还对鲁迅诸多不满,在兄弟间制造矛盾。


此外,还有文化观念与政治立场差异等因素的说法,但到后世也无定论。


这时候说完话的叶老看到方言和方晨表情诡异,最先反应过来,他忙对着方言说道:


“我们说的是鲁迅和他们家老三周建人。”


沈老爷子这时候也反应过来,周作人和鲁迅那是闹僵了的,这么形容不说具体是老二或是老三,确实有点不妥,于是他也赶忙附和道:


“对对,当然说的是周建人了。”


说罢还故意岔开话题,对着叶圣淘问道:


“诶,老叶,说起来他也在BJ,我们也是好久都没见了吧?”


叶老接过话茬说道:


“我去年年底见过他,他身体健康着呢,就住在西城区新文化街那边,正在准备和他女儿周晔写回忆录,他们家哥仨就数他身体最好。”


沈老爷子点点头,然后问道:


“对了,我记得他比你还大几岁吧?”


叶老回应道:


“嗯,你没记错,我1894年10月底的,他是1888年11月初的,说起来他今年年底就该满90了,到时候肯定得请咱们去过给他过大寿。”


沈老爷子笑道:


“嘿,你别说……方大夫刚才还说的真准,周建人他也上了八十岁,就长出长寿眉了,瞧瞧这都活到九十了。”


接着两人又闲扯了一会儿,然后叶老对着一旁有些尴尬的小老弟问道:


“对了,小伙子你今年高考成绩怎么样?”


小老弟虽然分数挺高,但是身边高手众多,大姐三哥的分数都比他高,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一般般,总分只有334分。”


叶老听到这谦虚的回答,表情有些怪异,这成绩很好了,但他听出来了小老弟是真不好意思,真心是觉得一般。


让他不由得看了一眼旁边的方言,心里不由又想到了鲁迅和周建人兄弟,也是因为哥哥太耀眼,弟弟就算很不错,但是在一起也显得有些黯淡。


方言这时候也注意到叶老的目光,还冲着他笑了笑。


这时候文化部带头的领导说道:


“那也挺不错了,我听高考打分的同志说过,今年三百多分的人其实挺少的,能够过了两百七八就算是不错了,你能拿下334的分数,已经很好的成绩了。”


方晨对着文化部领导连连拱手,只要他还要在文学圈子里混,这些人可都是以后的顶头上司啊。


今天三哥带他过来看望大作家矛盾,结果不光看到了矛盾,还看到了叶圣淘。


更是见到了现在文化部的实权大佬们。


本来想在文学界前辈面前混个脸熟,结果来个豪华套餐。


也算是超额完成露脸的任务了。


这时候沈老爷子接过话茬夸奖道:


“你们家两兄弟果然都是读书的好材料,对了,你哥报了中医大学,你呢,报考的什么大学什么专业?”


小老弟回过神来,回应道:


“北大的中文系,今天刚拿到通知书。”


沈老爷子一怔,说道:


“哟,那咱们是校友了。”


“我是1913年那一届的。”


小老弟连连点头,默默的在心里算了一下1978减1913,到底等于多少?


而同样在算的人还有方言,他听到这话后忍不住赞叹到:


“17岁考上北大,沈老当年也是少有的天才。”


听到今年的状元郎夸奖自己,沈老爷子就感觉比其他人夸着爽,笑着说道:


“哈哈,方大夫你这话我爱听!”


周围其他人也被老爷子给逗笑了。


一旁的叶圣淘叶老说道:


“我就不一样了,我没考大学,1913年那会儿,还在江苏乡镇上当小学教师呢。”


他这话直接给沈老爷子整笑了。


对着他说道:


“对,但是你1921年就直接开始教北大学生了。”


叶圣淘叶老说道:


“可惜北大那会儿开不起工资,要不然我也不会去上海复旦教书。”


众人:“……”


方言感慨,果然是写了一辈子的人,他装逼之前其他人完全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这波装的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等大家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装完了。


……


和老爷子们一直闲扯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叶老的中药熬好,方言他们看着老爷子把药喝了下去,今天这场闲聊才算结束。


叶老喝完药过后,就要去给家里打电话,让家里人给他送换洗衣服,还有他正在写的文章过来。


老爷子虽然这么大年龄了,但是依旧没有放下写作。


这边文化部的领导们也借着这个机会,和沈老叶老告辞了。


今天他们本来就是过来探望一下老领导,结果没想到不知不觉聊了这么久。


也对方家两兄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今年文科状元兼天才中医,另外一个是畅销连载的年轻作家。


想不注意他们都难。


方言和小老弟告别两位老前辈后,从协和走出来,发现外边天都已经黑了。


两人赶忙往家里而去,这会儿家里肯定已经要开饭了。


路上的时候小老弟对着方言说道:


“没想到今天去探望沈老爷子,居然遇到这么多人。”


然后小老弟压低声小声问道:


“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今天能遇到这么多文化部的领导?”


方言也摇摇头说:


“只是预判了一下会有不少人来看这位。”


“毕竟怎么说,沈老爷子也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了,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住院的消息应该会第一时间传回原来单位,加上今天还是节假日,按照咱们各单位的习俗,节假日老领导住院,怎么的现任的领导班子也该派个人过来看看。”


“只是我没想居然是全到这里来了,而且叶老居然也在。”


方言只能说文化部的现任领导,那是真尊重老领导。


之前的时候他还以为是作协或者文联,要么就是某个民间协会的人。


结果人家是文化部的一次全体出动。


不过想来也对,现在这个年代的通讯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


作协、文联、民间协会这些组织,恐怕还得过几天才能收到消息。


叶老今天过来,纯属是他和沈老爷子比较熟。


只不过他应该也想不到自己过来看望个病人,把自己也整成病人了。


现在还得在医院陪着老朋友住院一周。


回到家里后,果然已经准备要吃晚饭了。


家里人都等着他们两个回来。


小老弟将刚才在医院里的事儿给家里人简单说了一遍,家里人都感慨方晨真是有运气,其他人想要见在这些领导干部面前露脸,那可不容易。


就更别说和他们闲扯一个多小时时间,还被他们记下来了。


这里面还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该说不说,这次一个小时的时间,干了好多人一年都干不成的事儿。


要是陈楷歌知道了,都得后悔为啥今天没跟着过来。


他可是自诩文艺圈的人,这里的领导那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


更别说留个印象了。


总之一个还算丰富多彩的腊八节算是过去了,时间转眼又过去了五天。


前几天老娘到了甘肃武威,已经见到了二姐,也了解到了她现在的具体情况。


简短的电报上,老娘讲述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那就是二姐没有搞对象,但是她报考了上海的复旦。


成绩现在已经出来了,不出意外的过了录取线,目前正在甘肃乡下等通知书。


老娘和家里通了气,但是心情不知道怎么样,反正老爹有点生气,又有点无奈。


家里其他人,只觉得在预料中。


另外昨天下午大金回来了,不过他没有按照计划大摆筵席,让弟弟严华通知了一下方言后,说是有点事儿要解决。


方言猜测是和花蛇的事儿,那小子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不知道找谁治好了手,和朱老当时给他看相一样,现在又拉起了一支二流子队伍。


现在知道大金回来的消息,估计是要报复回来。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方言现在认识的警察比花蛇的全部小弟都多。


当即一个电话打给了秦农,那边答应一周给方言结果,方言让严华回去给大金说别搞事,等着就行了。


答应后,离开了方言家。


时间来到了今天的1978年1月21号。


这天方言收到了两个消息,今天他的部分考试答案被公布出来了。


不光是在报纸上,还有最新一期加印的《人民文学》杂志,上面刊登了他的高考满分作文。


这一下放出来,造成了很大的反响。


大街小巷,单位各部门,到处都是谈论他的作文的。


甚至住院的病人见到方言,都要和他说两句。


而也就借着这个时机,方言中午一些的时候,又收到了首都中医药大学的通知。


今天午饭过后,大学那边要给他发通知书了。


并且要给他举行个隆重的仪式。


地点就在四合院的门口,学校已经派人来他们家门口做布置了。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要给他弄个双喜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