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738章 杨景翔的邀请,发现外公秘方的隐藏彩蛋?(月票加更)

第738章 杨景翔的邀请,发现外公秘方的隐藏彩蛋?(月票加更)

作者:凤山鹤鸣 返回目录

方言听到大表哥如此积极,当然也是相当高兴了。


就算是找不到任何的秘方相关的信息,找到一些医案也是好的啊。


想到他们家里那个堆满东西的环境,方言就能够想到他们今天的劳动量绝对是少不了。


果然是有金钱才有动力。


方言也不心疼钱,反倒是希望他多找点出来。


查完了房过后,方言这边就带着张延昌杨景翔,还有老范,又来到门诊,今天还有几个人要来治病。


都属于是院长选出来的。


趁着患者还没来,方言对着他们问起了,积水潭医院。


他们都是西城区那边的人嘛,对积水潭医院肯定是比自己熟悉。


“积水潭医院啊,就在新街口东街31号嘛,这地方我门儿清啊!”


“那地方以前是元代大运河终点码头“积水潭港”,也是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棍贝子府”。”


“1956年1月28日的时候,医院在王府旧址设立。”


杨景翔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问道:


“积水潭医院有哪些重点科室?”


杨景翔说道:


“创伤骨科和烧伤科。”


“中医科室呢?”方言又问道。


杨景翔挠挠头,想了想说道:


“建院儿的时候,有清代御医佟阔泉和张仲元、梁仪韵,现在已经在里面的人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说罢他对着方言问道:


“咋了方哥?你是要过去找人?”


方言点点头:


“嗯,我外公的徒弟也在里面,据说是现在中医内科的主任。”


杨景翔问道:


“中医内科主任?”


一旁的张延昌也说道:


“中医内科那不是老黄历了嘛,现在都叫中医科了,你说这人叫什么名字?”


“林勇胜。”方言回应道。


张延昌皱起眉头来,对着杨景翔问道:


“有这个人吗?”


杨景翔摇摇头说道:


“我没听过这个人名字。”


突然他说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叫林胜勇啊?”


方言一怔,重复道:


“林胜勇?”


杨景翔说道:


“对啊,儿科副主任嘛。”


方言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儿科应该是对了,“林勇胜”估计是当时老邓头记错名字了。


他说道:


“那应该就是了。”


杨景翔忍不住对着方言吐槽:


“方哥你外公徒弟的名字,你都不记得?”


方言摇摇头:


“我都不认识人家,只是从其他人嘴里听到过他的名字而已。”


杨景翔有些懵逼的问道:


“那你去找他干嘛?”


方言回应道:


“找他打听点我外公医术传承方面的事儿。”


这下三个人都好奇了,杨景翔问道:


“不知道,您外公是……?”


方言说道:


“你估计没听过,中医儿科,何休。”


“哦哟!”杨景翔听到后,先惊了一下。


方言看他这反应,问道:


“你知道?”


杨景翔说道:


“当然知道了,我听我爷说过,曾经京城儿科的顶尖高手之一,就是去世的早,徒弟也不争气,家里人也不行。”


说完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找补:


“额……方哥,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爷是那么说的。”


方言无语了,感情这嘴上没把门的是他们家遗传。


张延昌对着杨景翔说道:


“你早晚死你这张嘴上。”


方言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在意,毕竟人家说的也是实话。


徒弟确实不咋样,不管是人品还是医术,都一般。


杨景翔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我对那边熟悉,下午我和你一起过去。”


方言听到这话,想了想杨景翔下午确实一会儿没啥活儿,于是点头说道:


“那行,辛苦你跟我跑一趟了。”


杨景翔摆摆手:


“嗐!不辛苦,不辛苦!”


说罢他试探着问道:


“要不咱们办完事儿,晚点儿您赏脸,跟我去家里吃个饭?”


“嗯?”方言一怔,莫名其妙的看向他。


杨景翔笑得很谄媚:


“我爸听我说过你,知道我现在跟你混,学了好多本事,他老想见你了。”


方言思考了一下,说道:


“不止我过去,还有我弟,侨商胡道虎,他去的话,他的助理,还有保镖肯定也要一起。”


杨景翔说道:


“没事儿,一起呗!”


“方便?”方言问道。


杨景翔连连点头:


“方便!方便!”


昨天杨景翔才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美金全拿去换了,兑了不少钞票回家,家里人知道这些钱都是跟着方言赚的,那对方言是相当的感激啊。


换做跟其他人,能这么短时间赚到别人几年工资的?


所以别说他们家里小,挤不下这么多人,大不了去外边吃呗。


同和居,柳泉居,砂锅居,西安老饭庄,同春园饭店……西城区这些老字号虽然是国营性质,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


“行,那下午办完事儿,就去你家里坐坐。”方言点点头答应下来。


杨景翔搓搓手,笑到:


“嘿嘿……好!”


“咚咚咚……”就在这时候,门口传来敲门声。


护士打开门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患者来了。”


方言回应道:


“行,让他们排队一个个的进来吧。”


……


上午的看诊很快开始了。


这次有十几个人。


都是干部,或者干部亲属。


其中难度比较大的,只有一个。


其他人都是现场看完,直接就让他们自己回家去熬药就行了。


难度大的,是一位51岁的女患者。


她说自己全身无力四年时间,并且本身还有其他疾病。


据她自己说,她原本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肌瘤”这些疾病。


在1973年患上了“急性肠胃炎”之后,身体变得更加虚弱。


常常吃不下东西,大便也比较稀溏不成形,还会头晕目眩、眼前发黑,感到心慌、呼吸急促,睡眠困难,手部有麻木的感觉。


月经来潮时经量很多,偶尔还会肚子疼痛。


在来医院之前,还做了一个血液检查,红细胞数量为 250万,血色素含量是 6克,西医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也就是胃酸分泌量低。


方言观察患者的面色,发现其呈现出像蜡一样发黄的颜色,并且微微有些浮肿,手指甲的颜色淡白没有血色。


然后舌头的颜色浅淡,没有光泽,把脉搏时,脉象表现为细弱,但按下去有一定的坚实感。


也就是脉象细实。


方言辨证患者这是脾胃的功能虚弱不足,无法正常运化食物从而生成气血。血液失去了脾的统摄作用不能正常在脉道中运行,从而使得身体各个部位所获得的气血供应不足。


其实也就是中医里的血虚症状。


只不过她这个时间有点久了,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理才能调过来。


所以就只有这位安排了住院。


不过这时候,方言想起了自己外公书里提到的一个秘方,叫做三丰伐木丸,这个东西原本记载在《本草纲目》卷十一,李时珍说这个方子是出自《张三丰仙传方》里面记载,组成为苍术、黄酒曲、皂矾,用于治疗黄肿病。


但是他在医案里面说过,将其与绛矾丸合用,治疗缺铁性贫血等症,验证了其临床效果。


并且用的药材也和记录中的三丰伐木丸有出入。


方言记得自己总结出来的医案里,就有:


醋煅针砂、煅透皂矾、生晒苍术、内金、大熟地、制首乌、肉桂、陈皮、谷麦芽、六神曲,大枣。


完全不是三味药那么简单。


从药方中包含多种中药,综合来看,该药方确实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方面的病症。


醋煅针砂和煅透皂矾在中医里,会用于辅助治疗缺铁性的血虚病症。


生晒苍术能燥湿健脾。


内金(鸡内金)可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谷麦芽(谷芽、麦芽)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六神曲能消食和胃。


这些药物共同作用,有助于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脾胃虚弱导致的症状。


大熟地黄和制何首乌一起用,可以补血养血。


桂圆可以温阳散寒。


陈皮可以理气和中。


大枣可以调理所有药的药性。


外公那些医案虽然是用在小孩子身上的,但是这些秘方成分肯定是不会骗人的。


方言想了想,决定根据自己的经验,也不做丸剂了,直接弄成药来给病人试试。


告诉患者忌食浓茶、生冷肥腻食物、螃蟹等,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补血药物。


然后方言就给她开了一副。


半个小时熬好之后,当时喝了一剂,中午的时候,她家里人说吃饭的饭量有所增加,精神状态变得振奋起来。


患者自己也告诉方言,她头晕目眩、呼吸急促、心慌心悸以及四肢麻木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一家人都惊呼,方言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方言看到这里顿时就明白了,外公这秘方不写数量,其实只要拿到他的医生个人综合能力够强,也能根据经验够配出来可以用的药。


数量只能困住庸医,但是困不住有本事的人。


想到这里,方言汗毛都立了起来。


难道外公他老人家是这个意思?


故意隐藏了这样的彩蛋???


PS:再更3000字,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98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