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八章 让燕王陪同

第八章 让燕王陪同

作者:玩蛇怪 返回目录

大明乾清宫,电闪雷鸣。


仪鸾司已经将乾清宫外封锁起来,地坑里水不断流淌。


很多侍卫正在下面挖掘,誓要挖个底朝天。


但由于天降暴雨,加上又是凌晨黑夜,视野跟天气实在不好,进度很慢。


到现在为止,他们也就把马和人都拉上去,连车驾都陷在里面。


大明皇后马秀英,以及太子朱标站在坑上正时刻关注着地坑里面的情况,祈祷朱元璋平安。


郭惠妃已经让马皇后赶走了,让她回自己的寝宫休息。


朱标则是马皇后让人叫过来。


虽然是平民百姓出身,但马皇后同样不缺手段和政治智慧。


她很清楚。


一旦朱元璋死了,那么就必须要马上让太子登基,稳住局势。


现在大明江山才刚刚开始,全国各地刚刚进入休养生息的局面,北方与蒙元还处于交战期间。


很多淮西勋贵骄兵悍将,手握军权,如果朱元璋这个主心骨倒下了,那么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唯一能够镇住场面的就只有朱标。


因为朱标虽然不像李世民那样帮老爹打江山,但却帮老爹守了两年的天下。


从洪武元年朱标被立为太子开始,当时才十三岁的朱标就已经被允许观政,由大批开国名臣辅佐。


其中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等等。


在观政十年之后,洪武十年,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正式允许他参政。


所以到如今朱标虽然才二十五岁,却已经观政十年,参政两年。


如今朝堂上下,那些骄纵的开国功臣,包括各路淮西勋贵都对他服服帖帖,俨然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帝国继承人。


如果朱元璋不幸罹难,那么也只有朱标登基,才能够维持住这来之不易的大明天下。


便在众人焦急当中,下面忽然有人喊道:“找到陛下了。”


马皇后和朱标连忙探头去看。


“重八。”


“爹。”


二人焦急大喊。


朱标更是从旁边梯子开始往下爬。


“好了,都上去,我还没死呢。”


朱元璋中气十足的声音从下面传来。


有侍卫从泥浆当中把他拉出去,他站起身抬起头看向上面。


瓢泼大雨还在下,上面火把连连,朱标已经从梯子上爬下来,在泥地里差点摔倒,连滚带爬来到朱元璋身边道:“父亲。”


“标儿,你下来做甚?”


朱元璋将他扶住。


“孩儿担忧父亲。”


“我没事,先上去吧。”


“快,来两个人,帮父皇上去。”


朱标不顾身上泥土,连忙指挥卫士。


在卫士的帮助下,朱元璋从地坑里爬出来。


马皇后扑了过来,看着他浑身泥泞,不由得恼道:“宫里怎么会塌陷出一个地坑呢?让工部的人来填上。”


“不准填。”


朱元璋忙道:“这地坑我还有用。”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道:“你莫不是想以此对工部发难?”


“不是。”


朱元璋摇摇头,然后背着手向乾清宫的方向而去,说道:“去前面说一声,今天早朝就不上了。”


“是。”


内使监的宦官就去传令。


“快,拿热水来。”


马皇后吩咐诸多内侍。


很快内侍们便提来了热水。


朱元璋自己去了乾清宫内殿浴室洗了个澡。


等他出来的时候马皇后和朱标还在乾清宫外大殿等着。


直到他此时洗干净,换了身衣服,马皇后和朱标才大吃一惊。


因为他们看到朱元璋此时鼻青脸肿,左眼还被打成了熊猫眼,一看就不是摔伤,而是被人揍成这样。


“这是怎么回事?”


马皇后大惊道:“摔一下也不至于摔成这样吧。”


她说着上去用袖子擦朱元璋的熊猫眼,朱元璋“嘶”了一声,往后退一步道:“妹子,轻点。”


“锦儿,去拿一个热敷袋来。”


马皇后对贴身侍女说道。


“是。”


锦儿走了出去。


朱标不解道:“父亲,这好像不是摔的吧,倒像是.......”


朱元璋环顾了一圈,屋子里包括内使监监令王东、御马监监令吴吉、仪鸾司都督佥事毛骧等人都在,外面还有诸多侍卫,便挥挥手道:“你们先出去,让人把外面地坑马车下面的一块石碑挖出来。”


“是。”


吴吉与毛骧便倒退着出去,还把门关上,屋子里就只剩下朱元璋一家三口。


等人出去之后,马皇后和朱标就看着朱元璋,等他解释。


朱元璋沉吟道:“我从坑上掉下去,便想从马车里爬出来,奈何马车是斜着倒栽,左侧窗口全是泥水,我就只好从右侧窗口出去,结果刚出去就摸到块石碑,你们知道如何了吗?”


“如何了?”


“我去了一趟数百年之后。”


“重八,你是淋了雨烧糊涂了吧,这好好的咋开始说胡话了呢?”


马皇后摸向朱元璋的额头。


朱元璋哭笑不得地将她的手拿开,然后指着自己的脸说道:“你看,我去了后跑人家地窖里,被人家误以为是偷狗贼,打成这样,难道这能作假吗?”


“父亲真去了数百年后?”


朱标惊讶道。


“嗯。”


朱元璋坐到了大殿的椅子上,说道:“坐下说。”


马皇后跟朱标坐到了他两侧,朱标追问道:“那数百年后的大明如何了?”


“亡了。”


朱元璋皱起眉头。


亡了?


马皇后与朱标愕然。


但片刻后朱标长叹道:“天下大势合则必分分则必合,国家兴亡,总归没有永久。”


“可我不甘心,若后来的江山被汉人得了,俺也无话可说,可据我所知,后来我大明被东北建州女真得了去,又归了胡虏。”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说道:“我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寻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


“咱们大明后来竟然被建州女真给灭亡了?”


“不错。”


“难道后世就有长治久安之法吗?”


朱标诧异。


“当然。”


朱元璋沉声道:“我观后世犹如仙境,屋里根本不用蜡烛,通光明亮,有一物能显出影像,里面的人在说话。还有千里之外就能通讯的手机,这些都是好东西,我必须想办法弄到手。”


朱标想了想道:“既然如此,孩儿愿意为父亲代劳,到时候孩儿也用那石碑,看看能否真的去一趟后世。”


“不行,这事我必须亲自去,我已经熟悉,你不了解情况,过去非常危险。”


朱元璋摇摇头。


他想起了派出所。


“好后裔子孙”虾仁曾经说过。


派出所拥有比火统更先进的枪械,火力非常强大。


而这还只是基层治安力量,就如同大明乡间的衙役一样。


更上层还有他无法想象的实力,比如那什么原子弹,一颗下去炸死几百万人。


太可怕了。


所以朱元璋必须小心谨慎。


“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毛骧的声音。


“进来。”


嘎吱。


毛骧推门而入。


身后几个卫士抬着一块石碑走了进来。


他们把石碑放在地上。


朱元璋又让他们出去,直到此时他才看清楚石碑的模样。


就看到石碑已经被清洗干净,就是一块很普通的大理石碑,上面没有雕刻文字,从上到下雕刻了大大小小十多对龙凤浮雕。


这些龙凤按左右排列,每只都成对,左侧是龙,右侧为凤,每对龙凤中间还有一个凸出去的点。


朱元璋记得他当时就是摸到了其中一对龙凤当中的那个突出圆球点,然后才两眼一抹黑出现在了别的地方。


按照记忆应该是最上面那对最大的一对龙凤。


此刻看着这石碑,朱元璋沉吟片刻后,忽然走到大殿一侧的柱子上,取下了他的佩刀道:“标儿,你留守皇都,不可轻动,我再去一次。”


“父亲不可。”


朱标连忙阻止,说道:“既然那边有危险,就应该多带点人。”


“不行,此事事关重大,除了我亲近之人外,绝不可能让其余人知晓,否则事泄恐有意外发生。”


朱元璋摇摇头。


这是个惊天大秘密,如果泄露出去,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震动。


最主要的是他需要探寻后世的长治久安的秘密,去了解后世情况,很有可能会长时间待在后世。


要是消息传出去,大家都知道他不在宫中,可能有异变发生。


虽然以太子的威望或许能够震慑住那群骄兵悍将,但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


当年邵荣与赵继祖造反历历在目。


最近几年还有泉州陈同反、青州孙古朴反、重庆王元保反、眉县彭普贵反等等。


国内看似平静,实际上到处都不太平,各地那些勋贵将领除了要北伐蒙元,还得时刻平叛,很多人都手握兵权。


一旦他不在应天府的消息泄露出去,说不得就有异心之人趁机起势。


因此他必须保守这个秘密,营造一副把国事都交由太子处理,自己隐居深宫幕后,操纵一切的假象。


如此一来也能够震慑四方宵小,让人知道他朱元璋一直在,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


“即便如此,父亲也不能一个人涉险,必须有人陪同保护。”


朱标坚持说道。


“唔.......”


朱元璋思索片刻然后说道:“那就传燕王过来,让他带上佩剑。”


朱标想了想道:“也好,四弟虽还未冠礼,但仪表有度,常习武备,应该可以陪同父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