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章 和珅模拟器

第四十章 和珅模拟器

作者:玩蛇怪 返回目录

屋子里气氛有些紧张。


空气都好像凝固了。


朱元璋跟朱云峰祖孙俩剑拔弩张。


这俩颇有点水火不容的意思,朱元璋到他这边来,就得挨打,被电,受朱云峰的气。


朱云峰去了大明,朱元璋就怒斥他,还拍桌子要揍他,要撕他的东西。


谁去对方那边都看对方不顺眼,完全没有隔辈亲的概念。


旁边朱棣正伸手夹菜,筷子上才刚开开心心地夹了一个肥美的大鸡腿。


见这一幕,左右看看,咬鸡腿不是,放回碗里也不是,整个人僵在了那里,一脸便秘难受的表情。


两边都惹不起啊。


一个是他爹,另外一个虽然是他孙子,可问题是这孙子不是他能拿捏的对象。


因为朱棣现在的身份就是朱元璋安排在现代的观察员。


甚至可以说是卧底。


而他在现代没有任何根基,连户口都没有,就是个黑户,因而他在现代就必须什么都倚仗朱云峰,看朱云峰的脸色。


吃住这些就不说了,没朱云峰提供吃饭住宿他得饿死街头,最关键的是他的手机啊。


心心念念的手机还没到手,哪里敢得罪朱云峰?


所以此刻朱棣那是连个屁都不敢放,根本没有朱标那样的勇气敢掺和老爹与孙子之间的斗争。


“汪汪汪!”


就在这个时候,皮皮的两声狗叫打破了僵局,它似乎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连连抱住朱元璋大腿像在劝架。


“哼。”


朱元璋知道在现代社会自己根本不能得罪朱云峰,便顺势借坡下驴,摸了摸皮皮脑袋,冷哼一声道:“看在皮皮的面上就算了,但我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说罢他的目光又注意到了旁边伸手保持夹鸡腿姿势的朱棣,一时生气甩了他一耳光道:“混账东西,我怎么有你这么个儿子?生出的后辈子孙如此忤逆不孝,自己还管不住,以前觉得你能力不逊色于你大哥,现在看来你比你大哥差远了!”


朱棣挨了一大嘴巴子,都快哭了。


死老登。


关我什么事情?


朱云峰是我后人,就不是你后人了?


你自己管他不住,赖我头上!


太过分了。


朱棣觉得委屈极了。


夹在筷子上的鸡腿都瞬间变得不香了起来。


“能有什么解释?就是货不够,在网上买不仅货源少,而且还有采购限制,想大规模买种子和化肥,只能去实体店。”


朱云峰说道:“不过我也想到了办法,可以去找农业公司或者农业合作社,还有种子批发商买,现在的渠道很多,只要有钱,什么买不到?只是要点时间而已。”


他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下,某巴批发市场没得买,某宝和某夕夕有水稻种子,但数量有购买上限,不能一次性购买几千公斤。


所以这种东西大概率还是需要线下交易,网上购买的话,光运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原来如此,能做到就行,所谓人无信不立,你既然说出了口,拿了东西和钱,就得履行约定,男儿大丈夫可不能食言而肥。”


朱元璋似乎缓和了语气,教育了朱云峰一番,又坐了回去。


可他这番话听得朱云峰翻白眼。


好家伙。


老朱居然教训他让他讲信用。


你给功臣大发免死金牌,后来又狂砍功臣的时候,可没有想过要讲信用。


这让朱云峰想起他父母,老爸曾经教育他要多孝顺爹娘,结果自己发了财之后几年没回家看过爷爷奶奶。


还有老妈曾经答应小时候的他考进前十就带他去旅游,结果没兑现不说,还用谎话骗他说家里没钱,等他考上前三再去,自己却全国各地潇洒。


果然。


这些长辈个个都双标得很,宽于律己,严于律人。


“呼。”


见朱元璋主动退让,朱棣也长呼了一口气,连忙把鸡腿放进碗里,拉了拉朱云峰说道:“云峰,既然有计划,不如说出来听听?”


“那肯定是有计划的。”


朱云峰看老朱居然忍了下来,心里没有一点怼了皇帝的得意,而是保持着小心警惕。


政治是谈判的艺术,这一轮双方实际上是在交锋。


朱元璋发怒,想夺取主动权。


一旦让他成功,那么以后现代的这个家就会由朱元璋做主,朱元璋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朱云峰回击,同样是在争夺这个主动权。


朱元璋打了朱棣,杀鸡儆猴,同时又在指桑骂槐。


然而朱云峰岿然不动。


因为他很清楚老朱一定会退步,只要他背靠现代,就立于不败之地。


但同时他也更清楚,朱元璋不是因为自己强硬而忍让,而是为了大明江山而忍让。


一旦某天大明江山稳固,盛世昌隆,自己没有利用的价值,跑去大明那边的话,还真有可能非常危险。


但他也没什么办法。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有现代人的骄傲。


如古代那些帝王将相,已经化作历史,是我们迷人的老祖宗,代表着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


我们为他们的存在而感到自豪。


可他们要真来到了现实,如果不能改造成劳动人民,那就只能打死你这个封建余孽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叶公好龙。


因为我们过惯了今天不用卑躬屈膝的生活,再让我们回到那种皇权社会,朝不保夕,甚至皇帝、官员一声令下,脑袋搬家的世界。


对不起,没有人愿意去。


要不是被朱元璋逼上了贼船,朱云峰都有可能把石碑上交国家了。


所以眼下这局势,朱云峰只能选择跟朱元璋顶牛。


这就造成他心里很拧巴。


即知道顺着老朱意,自己以后在大明可能会混得风生水起,只需要给朱元璋当狗就行。


可又不想当狗。


何况真的当了狗就能善终?


怕是未必。


毕竟他可是朱元璋,不是李世民或者刘备。


晚年一旦让朱元璋觉得你可能威胁到了他的大明江山,一道赐死的旨意下来,依旧逃不了悲催的命运。


归根到底,只有朱元璋的亲儿子才有为非作歹免死的资格,自己只不过是个隔了二十多代的后裔,哪来的资格让朱元璋觉得能对他另眼相待?


因此朱云峰很清楚,他不能怂,得跟老朱干一架,即便以后去明朝也得做万全准备,并且时刻要有跑路和反击的能力。


不然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现在的问题其实就是还没有到耕种的时间,种子站存货不多,我们湖南这边是两季稻,春天3月耕作,6-7月收获,然后7月耕作,11月份收割。”


朱云峰抄起碗筷说道:“明朝那边也是这个时间点,处于冬季,肯定要到明年开春才能种地。考虑到提前准备时间,还有农历问题,你们最少要1月份就得搞一批种子和化肥开始进行种地试验,等第一季度确定收成没问题,那么从第二季度开始,我就大量从现代搞种子和化肥过来,然后后年推广到全国,让大明完成新一轮农业革命,这个计划没什么问题吧?”


“嗯,说重点。”


朱元璋用纸巾擦了擦嘴角,他虽然也觉得现代饭菜好吃,但他不是一个贪图口舌之欲的人,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先把我们镇子的种子和化肥买空,除了杂交水稻以外,常规稻也买,然后再去附近镇的种子站也买光,凑大概一万斤种子和化肥,送去大明做试验田。”


朱云峰夹了一筷子鸡肉扔在地上给皮皮,又继续道:“等你们那边做试验的时候,我再想办法从打听到种子渠道,基本上到了来年春天,市面上就会出现大量种子和化肥,我就能够大笔买进,为大明在明年夏秋二季度种植的时候做准备,你们觉得怎么样?”


“唔。”


朱元璋沉吟道:“只要你能弄来那所谓杂交水稻和化肥就行.......为何要有那什么常规水稻?它的产量不如杂交稻吧。”


“产量确实不如杂交稻,抗虫、抗灾的能力也逊色于杂交稻,但它成本低啊。”


朱云峰一摊手道:“杂交稻无法留种,即便留种了也会导致后代产量大幅度下降,所以种一茬后必须要一直购买杂交水稻的种子。”


“常规水稻就不一样,我之前在网上查了一下,现代培育的常规水稻基本上已经相当完善,留种后前面几代基本不会下降产量,要过几代才会出现产量下降的问题。”


“只是有些种子公司为了人为增加成本,扩大销售,会给常规水稻搞科技与狠活,导致二代产量就暴跌,但大部分常规水稻还是没什么问题,可以留种。”


“所以我们这边的农民很多都是种常规水稻,自己留种来减少成本。只有种粮大户留种是违法的,但你们在大明,谁也管不到你们头上。”


“这样你们有了常规水稻后,也可以继续种植。”


“以后大明那边想要推广水稻的话,大部分还是要以常规水稻为主,杂交水稻的话,可以跟常规水稻交替种植,在广东、海南那边推广,可以做到三季稻。”


他继续说道:“基本上只要我的农业公司开起来,把我们镇的土地都租下来,让我变成种粮大户,我就有足够的理由购买大量种子,到时候在大明这边多先进行推广试验,种个十几万亩,然后留下第一代种子推广到全国,之后差不多三四代左右就让我这边帮你们换一次种子,应该能达成我们的初期目标。”


“以常规水稻,能做到让大明两年后翻一倍的产粮吗?”


朱元璋皱眉问。


他不关心杂交水稻和常规稻谁成本大谁成本小,只关心它们的产量,产量高,大明江山才能稳固。


“足够了,我之前问了一下,我们现代的常规水稻也很厉害的,虽然比杂交水稻产量低,但比古代产量高了很多,大明一年亩产的优质田才500多斤,而我们这边的常规水稻就算是很差的田,一年产800斤绰绰有余,有些高产田能达到2000斤,平均也能在1200斤左右。”


朱云峰拍着胸脯说道:“用常规水稻在大明推广之后,农民可以留种继续耕作,后续就能减少杂交水稻对大明的输入,从而减少很多成本,细算的话至少每年能节省几千万两银子,我这是在为你省钱啊老祖宗。”


朱元璋听到常规水稻一年平均能达到1200斤的产量,又听到每年能节省几千万两银子,原本严肃的脸缓和了许多,迅速露出灿烂的笑容对朱棣夸赞道:“好孩子啊,老四,你生了个不错的后人,难得会为祖宗这般考量。”


妈的老登。


朱棣肺都快气炸了。


说不肖子孙的是你。


说孝子贤孙的也是你。


合着我那一耳光白挨了呗?


但他又哪里敢跟老朱翻脸,只能赔笑道:“云峰亦是父亲后人,那都是父亲在前做了榜样。”


“就是里面还是有个啸啸的问题。”


朱云峰露出无奈的表情。


“什么问题?”


朱元璋忙问。


“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啊。”


朱云峰长叹道:“你们知道现在杂交水稻、常规水稻和化肥要多少钱吗?”


“多少?”


“按杂交水稻,只算种子化肥,不算农药的话,就要400多块钱一亩。常规水稻便宜点,也要200多块钱,但这是其次的。”


朱云峰摇摇头道:“最主要的是我以后必须要成立一家农业公司,不然大规模收购种子化肥又没有渠道使用的话肯定会引起怀疑。我开农业公司,要把咱们镇大量田地租下来,而要承包这些土地,一亩至少得几百甚至可能一千块钱一年,承包个一万亩,一年下来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加上种子化肥,老祖宗你给的那点钱远远不够,一百两黄金才只能换150万呢。”


其实应该是190万左右。


原本预估是230万,因为老长一段时间没关注金价,朱云峰这才发现,前段时间因国外战乱而暴涨到650块一克左右的国际金价,最近跌到了621块钱一克。


而他们镇的金店,或者说包括那些全国连锁的著名的金店都是一丘之貉,是真TM的黑。


国际金价621块钱一克,他们这些金店卖首饰的价格能达到700多甚至800一克的价格,回收价却才给540块。


朱云峰网上查了查,虽然有很多网上店铺回收价只给450-480左右,但也有一些店给580块回收,足以见得回收金子这一行水有多深。


但他也没什么办法。


他没有黄金销售渠道,也不懂黄金回收价格到底是多少,镇子里的小店也不会查他黄金来源,只能选择在镇子里的小店处理了一点金子。


这次下山换了点钱,出手了300克,结果到手才15.7万。


除了回收价格低以外,还有古代黄金技术不如现代,杂质略多,提纯后又要减少一定分量的缘故,导致价格远远达不到他的预期。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也得贪呐。


和珅模拟器啊。


一百两金子原本能换190万,现在才贪你40万。


鄢懋卿南下巡盐,带回来330万两白银,嘉靖才分100万两呢,这不比严党良心得多?


所以朱云峰理直气壮,就一个要求——得加钱!


至于以后老朱发现金价以及各种算计成本之类的与他说的不同,他自然也有理由。


贪污的最高境界就是九真一假。


明面上的金价是一回事,回收价又是另外一回事,只要把网上那些450-480的回收价格表给老朱看,就能弥补部分空额。


然后再把明朝熔炼技术与现代黄金提纯技术做个对比,把里面杂质的成分再夸大点,又能弥补剩下的空额。


老朱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懂熔炼技术吧。


何况严格来算,这也不算贪污,因为朱云峰不是老朱的官员,双方是合作关系,应该算是中间商赚差价。


因而到时候还是得被自己轻松拿捏。


“那陶俑呢?”


朱元璋没有被朱云峰唬住,而是眯起眼睛问道:“它应该值不少钱吧。”


朱云峰说道:“还没卖呢,这东西可不好出手,得先请专家鉴定真假,只有很多专家确定是真货才能上拍卖会,而且还得拿族谱验证之类,非常麻烦,现在也只能搞点黄金过度一下。”


“嗯。”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等钱不够了再说。在此之前,我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想问。”


“老祖宗请说,我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云峰态度愈发恭敬起来。


这可是活财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