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四十八章 倒反天罡了!

第四十八章 倒反天罡了!

作者:月下更 返回目录

辰时三刻,大明银行京城分行准时开门。


排在第一位的通政使司通政使魏文江,由何涌亲自迎进门。


魏文江走进京城分行后,便让家里的奴仆将马车赶去银库里,自己等着换宝钞。


魏文江充分吸取了昨天的教训,这一次他准备了足足三千两白银!


他要一次性。把未来几个月的钱都换够。


但没想到,何涌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把他给干懵了。


“魏大人,不好意思。”


“陛下昨日下令,从今以后,每人每天只能换五百贯钞。”


“所以今天只能先给你换五百贯钞,您要是有需要,请明天再来换钞。”


“什么?!”


魏文江人都麻了,心急如焚:“怎么会这样?昨天那些人都还可以随意换钞呢!”


何涌面上依旧笑呵呵:“这是陛下昨天晚上新下的命令,今天才正式施行。”


“这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换到新大明宝钞,魏大人理解一下。”


“这……”


魏文江很不甘心,但他只能咬牙切齿地拿着五百贯大明宝钞,将没换掉的白银,重新再搬回家。


魏文江心里真的很纠结。


从一开始抗拒换大明宝钞,再到抢着换大明宝钞,最后因为换不到大明宝钞,而感到愤怒与不甘。


走完这些心路历程,仅仅也只是过了数天而已。


魏文江黑着脸走出京城分行后,排在第二位的官员,欢天喜地的走进京城分行。


开始经历和魏文江相同的心路历程。


而恰恰是因为朱祐樘的这个规定,导致几个胆大精明的百姓,也换到了一些大明宝钞。


而这些胆大的百姓换到大明宝钞后,又高价换给了一些急于求钞的官员。


让大明的百姓,竟然也剥削了一回大明的官员。


……


紫禁城。


御书房。


汪直急匆匆地走进御书房,发现阁老刘健正在御书房里,与朱祐樘议事。


于是汪直安静地在一旁站定,等待朱祐樘和刘健议事结束。


朱祐樘瞥了一眼汪直,没有说话,他正听着刘健的汇报。


“陛下,前几天刑部尚书张蓥,在京病逝。”


“礼部商量后给张蓥尚书定的谥号为,庄懿。”


朱祐樘点了点头:“准,赠张蓥太子太保,好生安葬了吧。”


“是,陛下。”


刘健记了下来,继续汇报。


“张蓥病逝,再加上兵部尚书马文升被斩首,如今又空出两部尚书来。”


“依臣之见,这兵部尚书一职,可由佥都御史刘大夏来担任。”


“刘大夏清修刚介,而中实坦易,喜人之善,恕人之不及。”


“又曾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粤州右布政使,又处理过宣府的粮饷问题,经验丰富。”


“这刑部尚书之职,可由右副都御史彭韶担任。”


“彭韶刚正不阿,秉节无私,多有惠政。”


“曾历任刑部主事,蜀州按察司副使,粤州左布政使,应天巡抚。”


“彭韶经验成熟,处事稳重,当为刑部尚书不二人选。”


朱祐樘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彭韶这人,朱祐樘不了解,但对刘大夏却是十分熟悉。


之前便说过,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三人合称“弘治三君子”。


如今马文升已被朱祐樘夷三族,王恕还在任吏部尚书,但未被批准入阁。


再加上这刘大夏,这弘治三君子,朱祐樘算是凑齐了。


朱祐樘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朝中没有自己的亲信。


怀恩,汪直,牟斌都属于厂卫特务机构,高顺又是军队统领。


手下全是武将,没有文臣,所以对朝中官员的任命,真是两眼一抓瞎。


朱祐樘最后还是同意了刘健的提议。


“刘大夏和彭韶么?行,朕都准了。”


刘健又上前两步:“陛下,臣觉得刘大夏还可入阁……”


朱祐樘摆了摆手,刘健识趣地闭上了嘴。


“行了,朕觉得内阁有你们四位就已经够了,无需再举荐其他人等。”


刘健无奈,希望再一次破灭。


他只能拱手领命:“是,陛下。”


“刘阁老,若是没有其他事,就先退下吧。”


“是陛下,微臣告退。”


刘健退步离开后,朱祐樘才看向汪直。


“说吧,什么事?”


汪直快走几步,来到朱祐樘面前站定,恭敬地拱手:“回陛下,是京城分行那边,关于新大明宝钞的事。”


“嗯?”


朱祐樘稍微打起了几分精神。


“今日京城分行开业后,除了京城的官员之外,还有几名百姓也换了宝钞。”


“随后这些百姓,又以高于实际面额两倍的价格,将宝钞卖给了官员,从中牟利。”


“陛下,您看要不要制止一下这种风气?”


朱祐樘先是一愣,随后抚掌大笑。


“哈哈哈,好啊,真是精彩!”


“没想到新发行的大明宝钞,这么快就让百姓认可了。”


“这种好事,干嘛要制止?”


“大明的官员剥削百姓久已,现在让百姓剥削一下大明的官员,又怎么了?”


“只是确实要用心注意一下,别让京城里的那些富商钻了空子,让他们从中牟利了去。”


“是,属下明白。”


朱祐樘挥了挥手,汪直便悄然告退。


……


又一日。


在苦排了三个时辰后,京城分行的大明宝钞再一次被人换完。


连续三天都没有换到宝钞的工部郎中于祯,彻底崩溃了!


他从京城分行中走了出来,口中还骂骂咧咧。


“怎么这么倒霉啊!宝钞又被其他人给换完了!”


“一天就只有五万贯钞,其他人哪来那么多的银子,每次都换满五百贯钞的额度吗?!”


“再换不到宝钞,全家上下吃啥?用啥?”


于祯真是急了,连续多日都换不到大明宝钞,让他心头很慌。


而这时,一个穿着短打的百姓,来到他的身边,压低了声音:“这位大人,您是想换弘治宝钞吧?”


因为新大明宝钞和原来的大明宝钞,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将上面的年号,从洪武换成了弘治。


所以民间渐渐地,以弘治宝钞来称呼新大明宝钞,用来和之前的大明宝钞作区分。


于祯皱着眉,点了点头:“没错,是又如何?”


那人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大人若是想换弘治宝钞的话,请跟我来,定会让大人满意。”


说完,那人走向旁边的一条小巷。


于祯心中疑惑,但他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于是带着家丁,半信半疑地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