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278章皇子守国门?还是兄弟阋墙?【求月票】

第278章皇子守国门?还是兄弟阋墙?【求月票】

作者:王蜀蜀 返回目录

李恪平素鲜少主动拜访李世民,但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关注从未减少。


实际上,在所有皇子中,李世民给予李恪的待遇仅次于李承乾和李泰。


因此,当李世民得知李恪主动求见时,他先是感到意外,随后便是由衷的高兴。


毕竟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到李恪了。


于是,他当即示意云端退下,然后向殿外吩咐道:“让恪儿进来吧!”


“诺!”


门外传来一声应答。


不久,李恪谨慎地步入了甘露殿。


尽管这不是他第一次进入此殿,但他明白,这次之后,或许他将很久无法再次踏入甘露殿,甚至可能永远失去这个机会。


因此,他的心情异常复杂,举止也显得格外小心。


一见到李世民,李恪便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儿臣李恪,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


李世民听到李恪的礼节,不禁开怀大笑,并打趣道:“你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奉承话?”


李恪腼腆地笑了笑,回答道:“儿臣是跟太子皇兄学的.”


“哼,你为何不学别人,偏学那逆子”


李世民一听到是学李承乾的,便不满地哼了两声,然后仔细打量起李恪。


不得不说,李恪与年轻时的李世民极为相似。


看着李恪的模样,李世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越看越觉得欣赏,越看越觉得喜爱。


而李恪在李世民的注视下,则显得有些局促,不由轻声地说道:“父皇,您有段时间没去看母妃了。”


李世民闻言,顿时有些好笑的道:“你就为这事来找朕吗?那你母妃还好吗?”


“还好,母妃之前还带我去拜见了皇后呢”


“那你母妃与皇后说了什么?”


“也没说什么,就是聊了些陈年往事,还有,送了一份我姨母带来的礼物!”李恪如实答道。


这个倒不是什么秘密。


李世民若想知道,轻而易举的就能查出来。


却听李世民一脸疑惑的道:“你姨母?”


“就是隋朝时嫁去吐谷浑的光化公主,现在是吐谷浑可汗伏允的可敦”李恪解释道。


“哦,是她啊!”


李世民恍然大悟,而后又追问道:“她为什么会送皇后礼物?”


“这个儿臣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她让人托我母妃送一件礼物给皇后,说是替皇后祈福得来的圣杯?”


“圣杯?”


“对!据说用此圣杯喝水,能延年益寿,百病不侵”


李世民闻言,不禁哑然一笑,心说世上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不过,听到李恪这样说,他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你母妃跟吐谷浑那边有联系?”


“没有,是光化公主托人找到我母妃的,还说了很多好话,我母妃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才答应她的。”


李恪说着,仿佛也想起什么一般,又接着道:“但是还有一件事,儿臣觉得有必要禀告父皇?”


“何事?”


李世民皱眉追问。


李恪沉吟了一下,道:“据光化公主透露,吐谷浑可汗伏允好像得了什么顽疾,情况有些不妙”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此言当真?”


却听李恪语气诚恳地道:“虽然儿臣不知道是否为真,但光化公主确实是这样透露的。看样子,她现在有点着急,想要依托我大唐,稳固她的地位”


说到这里,又看了眼李世民,补充道:“貌似吐谷浑太子跟她,也不和”


闻言,李世民心头大动,但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地道:“嗯,朕知道了。”


说完这话,父子俩就陷入了沉默,气氛也逐渐变得尴尬。


“父皇,其实儿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事与您商量,希望父皇能够应允”李恪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何事?”


李世民毫不在意地问道。


实际上,除了面对李承乾时需要动脑筋,面对其他儿子,他通常不愿多费心思。


因为他不认为他们会有任何不良企图。


但李恪却郑重其事地道:“儿臣想请求父皇允许儿臣前往封地就封!”


此话一出,李世民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冷冷地问:“你说什么?”


“父皇.”


李恪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正色道:“儿臣想像太子皇兄一样,为大唐尽一份绵薄之力!”


“混账东西!我大唐何时沦落到需要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尽力了?”


李世民还没等李恪说完,便怒气冲冲地打断了他。


李恪再次庄重地向李世民行礼,严肃地道:“太子皇兄八岁便去了封地,父皇十多岁从军,儿臣即将满十二岁,按照宫里的规矩,也应当去就封了。”


“更何况,太子皇兄曾有豪言,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儿臣虽非太子,但也是皇子,也有一颗爱国之心,愿守国门!”


“你!”


李世民有些惊讶地看着李恪,仿佛从李恪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时他千里奔袭救隋炀帝的壮志豪情。


尽管那时的隋朝已显露出了许多问题,但他的报国之心并未因此动摇。


所以,不知为何,他突然对李恪的做法有了一丝理解。


“恪儿,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虽然李世民对李恪的做法,表示理解,但他真的舍不得让李恪去封地吃苦。


哪怕他给李恪的封地,距离长安所在的关中不远。


但汉中那个地方,与巴蜀交接,文化经济都不是很行,去了肯定会吃苦。


可李恪的决心似乎异常的强烈。


只听他又郑重其事地道:“回父皇,儿臣已经考虑清楚了,太子皇兄能在江陵发展起来,儿臣应该也可以。”


“另外,汉中地接巴蜀,乃我大唐的西南门户,若儿臣能将汉中守护好,大唐便没有后顾之忧了!”


“更何况,父皇不是志在高句丽吗?巴蜀乃我大唐的重要粮仓,万万不容有失啊!”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禁一阵唏嘘。


心想总算有个能为自己着想的儿子了!


不过,李恪现在还不到十二岁,他依旧有些犹豫:“恪儿的爱国之心,父皇已经明白了,也很为你感到自豪,但是,恪儿的年岁太小了,要不,再过几年.”


“父皇!”


还没等李世民把话说完,李恪就鼓起勇气的打断了他:“为什么父皇能给太子皇兄机会,就不能给儿臣机会呢?儿臣也想为父皇分忧啊!”


“这”


李世民心头一震,仿佛不认识眼前的儿子了一般。


但是很快,他就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对劲。


因为李恪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是沉稳冷静的一位皇子。


他为什么会说李恪‘英果类我’呢?


就是因为李恪的气质,长相,包括性格,都跟他年轻时候很像。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那么,为什么一向沉稳冷静的李恪会一反常态?


想到这里,李世民逐渐回过神来,一脸平静的盯着李恪,淡淡地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朕?”


“啊,儿臣.”


李恪神色一慌,急忙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


“是吗?来人,给朕查”


“父皇!”


李世民的话还没说完,李恪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与此同时,一幅画从他的怀中掉落,发出“啪嗒”一声。


李世民的目光立刻变得锐利,紧紧地盯着地上的那幅画。


隔了半晌他才冷冷的问道:“这幅画是何人所画?”


“回,回禀父皇,儿臣不知.”


“不知?“


李世民眼睛一眯:“你还想欺瞒朕?”


“不敢!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儿臣确实不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只知道是太子皇兄送给我母妃的”


说着,李恪又反应过来似的,神色慌张的解释道:“父皇别误会,儿臣并非是因为这幅画才去封地的,是儿臣本打算将这幅画偷偷藏起来,不让母妃看到,没想到不慎遗落.”


话到这里,他便没有再说下去。


因为李世民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致,而整个大殿的温度,似乎也冷了几分。


直到李恪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才见李世民弯腰捡起地上那幅画,一言不发的走回摇摇椅,堪堪坐下道:“汉王觉得,太子是个怎样的人?”


“这”


李恪心头一诧,因为李世民没有称他‘恪儿’,或者‘你’,而是称他‘汉王’,这说明,现在跟他对话的,不是他父皇,而是大唐皇帝陛下。


那么,他现在应该如何应对呢?


稍微思忖,他便若有所思的道:“太子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怎么有想法?”李世民平静地追问道。


李恪想了想,然后言简意赅的道:“不为外事所扰,不被声名所累,心怀天下,志比天高。”


“呵,倒是好评价!”


李世民冷笑一声,而后幽幽地道:“这么说,你打算学他?”


“啊?”


李恪吓了一跳,连忙叩拜:“儿臣不敢.”


“不敢?”


李世民眉毛一挑,旋即面无表情的道:“如果你真的像朕,就应该尽情展现你的能力,否则就是.”


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恪,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李恪闻言,不由心头剧震。


他怎么也想不到,李世民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难不成,父皇已经知道自己的事了?


不可能吧!


如果父皇知道自己的事了,那刚才自己进来的时候,父皇就不是那种态度了。


想到这里,李恪稳了稳情绪,定了定心神,又小心翼翼地询问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你想去封地就去吧,朕不会再阻拦你。”


李世民深深看了眼李恪,旋即话锋一转:“但是,如果你打算在封地搞什么小动作,休怪朕无情!”


“这”


李恪闻言,顿时愣在了原地。


因为李世民的态度出奇冷漠,仿佛面对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儿子,而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的臣子。


这不禁让李恪恍惚失神。


心想,难道自己带来那幅画做错了?


就在这时,李世民又冷不防地道了句:“太子曾说,这个世界很大,他的野心是称霸全世界。所以,朕想提醒你,如果你真想学他,眼界要放长远一点,切莫自误。”


“这”


李恪迟疑了一下,然后站起来恭敬行了个礼:“是,父皇。”


说完,他便二话不说的离开了。


而目送他离开之后的李世民,则重新拿起那幅画,不动声色的看了起来。


“那逆子应该不会做出兄弟阋墙的事来吧?”


另一边,鸿胪寺驿馆,吐谷浑使者房间。


慕容顺满脸愁容的看着巴托乌,语气恹恹地道:“大使,我应该怎么办啊?那大唐太子简直不是人,他居然要阉了我!”


“早知道如此,我就不来大唐求娶什么公主了”


说完这话,又想起什么似的,面容一狞:“那禄东赞就是个废物!居然勾结守捉郎,刺杀自己小论!就算他要这样做,也不该瞒我们啊?!害得我们这么被动!简直该死!该死啊!”


“好了王子,先冷静一下.”


“你让我怎么冷静!阉的又不是你!”


还没等巴托乌劝解的话说完,慕容顺就咆哮着喝断了他。


只见他脸色变了又变,旋即沉沉的道:“就算你再抱怨,也改变不了大唐太子的凶残!”


“这”


慕容顺愣了一下,又烟消息鼓了,恹恹地道:“那你说怎么办?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呵!”


眼见慕容顺消火,巴托乌又强势了起来,冷笑道:“这有什么难办的?我吐谷浑又不是没有向大唐俯首称臣过,但那又如何,我们不是照样攻打大唐吗?”


“嗯?”


慕容顺再次一愣,而后有些期盼的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先跟大唐虚与委蛇,等我们回到吐谷浑,再加倍报复大唐?”


“如果事情真这么简单就好了,以那位大唐太子的性格,若没有绝对的好处,你觉得他会答应吗?”


“那你的意思是”


巴托乌沉吟了一下,然后暗牙一咬:“咱们将伏埃城的防御图交给他!”


“什么!?你疯了不成?”


慕容顺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怒不可遏的喝道:“你要叛国吗巴托乌!?”


“王子何必如此大惊小怪?你打算借助大唐的力量夺位,难道不是叛国?”


巴托乌冷冷的反问慕容顺了一句,又沉声道:“你可别忘了,太子若登位,你会是什么下场?”


“我”


慕容顺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却听巴托乌继续道:“其实,大唐若能借助这幅地图,攻打伏埃城,你想想,太子能守住吗?而一旦他守不住,那他还能顺利继位吗?”


慕容顺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片刻,才见他神色复杂的看向巴托乌,犹豫道:“可是这样,我吐谷浑怕是又要分裂了.”


“哼!王子这是妇人之仁!就算你不这样做,太子也不可能放过你。而且,中原有句俗话,叫世子之争,素来如此”


巴托乌冷哼道:“连天可汗都是杀了兄弟登位的,你在怕什么?”


“这”


慕容顺语塞,而后一脸痛苦的扶面道:“我与达延芒结波虽然一直都有嫌隙,但他是我唯一的手足兄弟,血肉至情.”


“既然王子不愿意出卖兄弟,那就.”


“没有,我的意思是,咱们要不连鄯善城的防御地图也给大唐吧,反正做都做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这样大唐太子会更相信咱们的诚意,你说是不?”


“呃,”


巴托乌嘴角一抽,心说还是你会加码。


吐谷浑总共就两个大城,你一下子全交出去了,就为了保住你的命根子?!


说实话,要不是巴托乌的身家早就跟慕容顺这个王子绑定在了一起,他真想离这个蠢货越远越好。


不过,慕容顺这样做,其实也是比较稳妥的做法,毕竟李承乾确实是一个狠人。


他是真不想再跟李承乾玩心眼了。


却听巴托乌当机立断的道:


“既然王子已经决定了,我这就派人去联系天柱王,告诉他咱们的情况,若他同意退兵,我们便立刻代表吐谷浑向大唐俯首称臣,并上交鄯善,伏埃城的防御地图!”


“好!”


与此同时,高句丽使者房间。


高句丽使者李思远,高延寿,正对着眼前的白纸,两眼发直,久久无法下笔。


“高兄,咱们是不是完了?”


隔了好半晌,才听李思远语气颓废的问了一句。


而听到他询问的高延寿,则苦笑着道:“就算我们回到高句丽,不也一样完了吗?”


“你觉得大王会放过你叔父,放过我们吗?”


“可是.”


“唉!”


说着,两人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却听高延寿又感慨似的道:“其实,现在这种情况,我倒希望大唐能打赢高句丽,这样,说不定我们还能回到故乡。”


“不是,你怎么”


李思远听到高延寿的感慨,顿时瞪大了眼睛,话都说不出来了。


要知道,高延寿可是高句丽军武世家出身,他的爷爷,他的父亲,可是抵抗隋朝的大功臣。是高句丽的英雄。


这样的家世,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似乎是看穿了李思远的想法,高延寿又笑着朝他问了一句:“如果有机会,你不想回到你的故乡吗?看看你父母,妹妹?”


“我”


李思远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却听高延寿继续感慨道:“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有种感觉,大唐太子跟我们,仿佛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啊?你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你难道没看出来吗?仿佛所有的运气都在他那边一样,他做什么都是无往而不利!这简直让人感到恐惧!”


李思远闻言,顿时愣在了当场。


是啊!


好像从重阳宴开始,大唐太子就一直在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天佑大唐?要亡我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