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难把握(求追读!)

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难把握(求追读!)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返回目录

马车驱至大堂。


陈到侍奉李翊下车,两人一同走进堂内。


果如陈到之前所言,今日来了许多人。


文有孙乾、简雍、陈群等辈,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田豫等。


老刘的核心创业人员基本已经到齐。


刘备面色肃穆,眉头紧皱。


见着李翊到了,稍有舒缓,轻声道:


“先生来了,请入座吧。”


李翊谢过,撩衣入座。


咳咳……


眼下人已经到齐,刘备清了清嗓子:


“眼下曹兵已退,陶使君托我屯小沛,以防备曹操再次来犯。”


“然而昨夜备收到了徐州那边的消息,言说……”


语气微微一顿,刘备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


众人皆不解其意,面面相觑、


张飞性子急躁,忙问:


“兄长,徐州那边怎么了?”


“你快说啊。”


刘备叹了口气:


“言说陶使君病重,想是快不行了……”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都在想怎么这么突然?


眼看曹操退去,徐州终于无虞,这老头身子却熬不住了,不免令人唏嘘。


可另一方面,陶谦病危却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老头今年都已经63了,这在古代已属长寿。


又经历了曹操二伐徐州的双重打击,身子熬不住是很正常的。


刘备特意停顿了一下,让大家好生消化这个消息。


俄顷,又接着说道:


“陶使君病重,着人请我去徐州一趟,我想陶使君此举或别有用意。”


言外之意,自然是说陶谦可能要让徐州给他刘备了。


这可不是他刘备臭美,而是早有预兆。


刘备自入徐州以来,陶谦又是给他丹阳兵,又是表他为豫州刺史。


而在陶谦病重时,更是对身边人直言说:“非刘备不能安定此州也”。


陶谦认定只有刘备才能安定徐州。


一切的举动,怎么看都是要选择刘备作为继承人了。


尤其刘备现在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军。


即便是丹阳派此刻也不得不闭嘴,似乎刘备继承徐州已经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继承徐州前,还有一个巨大的阻挠。


这个阻挠不是旁人,而是刘备自己。


刘备对继承徐州是心存疑虑的。


虽然总有人说刘备“三让徐州”是假仁假义的体现,他拿了徐州是怕破坏他自己的仁义名声。


其实这个逻辑但凡认真思考一下都知道是错的。


因为华夏大地自古以来便推崇的是“天下归有德者天下”,只要你德行够了,是可以继承徐州的。


估计历史上的刘备压根儿就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人家谥号是“昭烈”,又是游侠,性格是相当洒脱豪迈的。


怎么可能继承个徐州婆婆妈妈,矫情做作。


只能说确实如鲁迅先生所言,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老罗为了塑造刘备的忠厚长者形象,给他编了个“三让徐州”的故事出来。


可事实上,刘备只是犹豫了一下,便直接接受了徐州。


根本没有演义里那么矫情。


也许有人要说了,刘备这是干脆连演都不演了,他早就觊觎徐州了是吧。


这还真不是,因为刘备对要不要徐州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挣扎的。


要不然,也不至于召来文武大臣商议此事。


另一方面,


陶谦是有儿子的,偌大的徐州不给自己儿子,反而给刘备一个北地外来户。


难道真是因为陶谦是个忠厚长者吗?


从陶谦唆使阙宣攻击曹操,之后攻杀曹嵩的行为来看,这老头实在和老实沾不上边。


所以只有一个原因了。


那就是徐州是个炸药桶,陶谦纯没安好心,不想让自己儿子卷进来。


干脆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刘备,谁让刘备“老实”呢,老实人就该被人拿枪指着。


徐州富庶,盐铁发达。


表面看上去确实是一块立雄之地。


可刘备现在要接手的徐州,真的还是那个户口百万的徐州吗?


曹操二伐徐州,泗水为之不流,徐州的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田地荒芜,庄稼绝收。


几年前积累的财富更是被攫取一空。


这还不算完,由于陶谦晚年摆烂,任由世家门阀野蛮生长,


导致徐州门阀林立,权柄财富大多掌握在了徐州世家豪族的手里。


要想统治徐州,就得借他们之手。


以为这就完了么?


还有,徐州五郡,琅琊、彭城、东海、广陵、下邳。


其中只有彭城、下邳被陶谦掌握着。


也就说刘备名义上继承徐州,实际上却只能掌握彭城、下邳两郡而已。


琅琊是臧霸的势力范围,广陵直接倒向了袁术,东海则是被昌豨和麋家共同瓜分。


这就是刘备要接手的徐州。


一个北有孔融,袁绍,西有曹操,南有袁术的四战之地。


内部世家林立,政令难行,实权掌握在门阀手中,各派相互敌对的徐州。


如此,便能理解刘备为什么对接手徐州会产生迟疑了。


人又不是傻子,陶谦想把烫手山芋甩给刘备,刘备岂会看不出来?


不止如此,以陈群为首的豫州望族,他们极力劝刘备不要接手徐州。


因为徐州水太深,旁人根本把握不住,劝刘备就留在豫州发展。


可刘备最后还是接受了。


因为机会难得,只有创业的人才懂得这里面的辛酸。


……


现在刘备再一次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必须作出抉择。


“诸位觉得呢?”


见众人一直沉默不言,刘备主动开口询问。


这件事牵扯重大,涉及到了许多利益,众人谨慎发言倒也能理解。


李翊没什么背景,倒无太多顾忌,便率先开口道:


“使君,眼下既是陶使君病重,我等还须去徐州看望。”


“至于他事,容后再议不迟。”


孙乾闻言,连忙在旁侧点头应和:


“李先生所言甚是,眼下当务之急是去探望陶使君,他事可日后再议。”


这个提议相当中肯,算是提醒了一下众人。


眼下徐州之事八字还没一撇,万一陶谦那老头没死,大伙儿先搁这吵上了,岂不贻笑大方么?


刘备点了点头:


“也好,那就先启程前往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