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7章 抢人才的时候到了(求追读!)

第37章 抢人才的时候到了(求追读!)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返回目录

翌日,清晨。


天边朝阳一抹,映得池水岸草皆黄。


远处青山隐隐,山头晨光万丈。


李翊早早地从床上爬起,尽管这几日他忙得不可开交。


但他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不管一晚上睡了多久,一小时两小时也好,只要醒了就起床。


这是他以前朝九晚五时落下的臭毛病。


不过好处便是让他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


早早起床,在桃红的服侍下,穿好衣服,用完早点,然后打打太极。


天堪堪亮起,便在池水旁观鱼。


说是观鱼,倒不如说是寻个清净,可以安心思考。


“军师安乐否?”


一道声音自身后响起。


李翊站起身来,见是刘备,道:


“原来是主公来了。”


又转头斥责一旁的桃红道:


“使君到此,何不报我?”


未等桃红开口解释,刘备抢先一声说道:


“先生休怪,是备不让她报的。”


刘备向来以真诚的方式与人交往。


对属下,在外边儿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私下里却是亲如兄弟的好朋友。


不止关张,包括赵云、田豫、诸葛亮等,都是如此。


正是这般礼贤下士,才使得刘备能与许多人推心置腹。


“先生旧时的衣服已经换洗,备恐先生没有新衣裳穿。”


“所以昨日出门,专门为先生购置了件新衣裳。”


说着,将手里的衣裳递给李翊。


李翊接过,是件淡蓝色的鹤氅,还配有冠帽。


这很符合老刘的审美。


老刘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养马遛狗,穿漂亮衣裳。


他对“时装”还是颇有研究的,这套衣服估计也是他精挑细选的。


不然不可能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给自己送来。


“……呵呵。”


“此般小事遣一下人送来便可,主公何必亲往。”


李翊一边向刘备致谢,一边将衣裳转手递给桃红。


刘备则拉起李翊的手,一同走到小池边赏鱼。


“备此来确实另有他事。”


“今日一大早,麋家便使人送来了数车钱粮。”


“备看过帛书,足有千万钱之多。”


刘备倒吸了一口凉气,“我想这必是军师的杰作。”


李翊昨夜与麋竺把酒言外,就曾暗示麋竺早点儿把钱粮送来,因为徐州整顿哪里都需要用钱。


没想到麋别驾确实凭亿近人,一天时间就能凑出这么多钱粮来。


“……呵,此次出钱粮的人是麋别驾,不是我,主公当谢麋别驾才是。”


对于麋竺来说,千万钱确实只是洒洒水。


刘备兵败袁术那一次,麋竺足足掏了上亿的钱帮助他东山再起。


现在这一千万也只是牛刀小试罢了。


“陈元龙也已经启程赴任广陵了,有他在广陵牵制袁术,料广陵无忧矣。”


刘备听完,顿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接领徐州,已经做好了迎接重重困难的准备。


可没想到才来两天,就帮他打通了层层关节,将麋氏、陈氏统统收入囊中。


打压丹阳派,压制广陵,收服东海,很难想象李翊用这么短的时间便完成了这么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样的奇才竟真能被他刘备遇着,真是高祖显灵了!


刘备内心感动不已,颠沛流离半生,如今终于要苦尽甘来了。


“按照军师的谋划,徐州各派皆已整顿,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刘备虚心向李翊请教。


他是一位雄主,心中岂无方略?


不过有一个现成的张良人物,为何不向他请教请教。


李翊笑道:


“那愚欲闻主公之志。”


刘备不假思索答:


“如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只恨智术短浅,唯求先生开导,实为万幸。”


“……善。”李翊颔首,“主公有此之志,当合十万兵,以扫除奸佞。”


刘备知李翊是在提醒自己该整顿军备了。


“备早有此意,只是……”


话锋一转,忽又叹了口气。


“自入徐州以来,诸事繁多,备实在分身乏术。”


“若非有军师替我分忧,备还不知几时才得以整顿军备。”


刘备手上虽有关张这两张王者派,也不乏有陈到这样的优致将领,但整体还是太少了。


跟隔壁老曹完全没得比。


要想统领千军万马,只靠几个将军是不够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基层里提拔人才,但这需要时间的沉淀,老刘估计等不起。


对于老刘和徐州而言,最无法承担的就是时间成本。


那就只能用另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方法了,那就是直接征辟人才。


这就需要广大的人脉,和出色的识人眼力了。


隔壁曹操有荀彧,隔三差五就推举个人才过来。


老刘身边人才还是太少了。


“子龙和国让那边主公可以写一篇征辟表文,让他们快些回来,或许可缓人手之急。”


李翊提议道。


“彼二人刚去,短时间怕是不得回。”


刘备挥了挥手,他甚至有些担心二人不会回来。


尽管李翊多次劝他宽心。


刘备微微一顿,犹豫一下,还是开了口:


“常言道,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备有心治理好徐州,恨身边能共成大事者少。”


“军师学通古今,晓得天下事,不知可有贤才向我举荐么?”


呵呵呵。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


备备想要人才直接说就行了,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即便刘备不问,他也会主动推荐的。


“实不相瞒,在下这里正好有几位人才想向主公举荐。”


“现在徐州人手吃紧,这几人各有其才,若得征用,当大有裨益。”


三国的人才那真是如过江之鲫。


趁着现在还是群雄割据的副本儿,赶紧把那些在野的人才能召过来就召过来。


“好,请军师试为备言之。”


刘备好整以暇,满怀期待地问道。


“翊向主公举荐的第一位人才,乃徐州本地人士。”


“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其人德才双馨,性格忠贞。”


“兼之乐善好施,在乡里也是远近闻名。”


秉着就近原则,李翊首先推举了鲁肃。


这也是刘备目前最有机会征辟到的人才中,腕儿最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