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61章 曹操:“他刘备一介匹夫,哪里来的如此胆识白嫖我!”(求追读)

第61章 曹操:“他刘备一介匹夫,哪里来的如此胆识白嫖我!”(求追读)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返回目录

曹操大怒,拍案而起。


“我大仇未报,他刘备一介织席贩履的匹夫,不费一箭之功,便坐得徐州!”


“若无我前日二伐之功,彼安得拥此大州?”


这段时间曹操脾气极为暴躁,情绪也十分地不稳定。


荀彧与程昱皆低着头,任由曹操发泄情绪。


“待我灭了吕布,我必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


荀彧、程昱二人皆知这是曹操的气话,荀彧率先开口劝道:


“曹公息怒,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


“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明公本首事兖州,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


“是为舍本逐末,弃大取小,以安易危也,愿明公熟思之。”


荀彧不愧为王佐之才,将问题分析得很透彻。


劝曹操一定要分清楚主次矛盾,虽然刘备白嫖了徐州,但他并不是我们的敌人。


相反,他一定希望缓和跟我们的关系,我们不应该在此时树敌。


抓紧时间灭掉吕布,稳固好我们的兖州大本营才是正经。


“哼,若非今岁荒乏粮,军士坐守于此,哪里用得着看他刘备脸色?”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情绪发泄完,很快也冷静了下来。


“不过我大军进伐徐州之时,已将彭城、夏丘、睢陵等地尽行屠戮。”


“他刘备方领徐州不过一年,竟能迎来丰收,委实上天眷顾。”


这确实出乎曹操的意料。


曹操初次征讨陶谦时,其实是陶强曹弱,陶谦当时是大诸侯。


曹操自己都没有把握能打赢陶谦,所以出征前才把妻小托付给张邈。


只是没想到陶谦那么菜,完全不够曹操打的。


于是,曹操开始践行他的“三光”政策,把徐州的生产力、人力破坏下降到零点。


以此来摧毁徐州的战争潜力。


这样即便将来他人得到徐州,也很难对兖州构成威胁。


可没想到刘备这厮,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走了狗屎运,竟然在接手了一个连连战乱的徐州后,迎来了丰收。


程昱开口说道:


“听闻刘备在徐州开始屯田,兴许是得益于此,方免难于岁荒。”


“屯田?”


曹操眉头皱起,“刘备他哪来那么多钱?徐州许多田地都是士人豪族的,刘备又如何在他们头上动土?”


徐州虽遭屠戮,但被杀的大多还是平头百姓。


徐州真正的士人豪族,都是有能力举家搬迁避祸的。


就比方说被刘备征辟到的鲁肃、徐盛。


还有更早一些的,张昭、张紘,步骘等,以及琅琊赫赫有名的诸葛氏一族。


按道理说,平头百姓的减少,应该会加剧徐州的土地兼并。


刘备要如何说服这些豪强让出土地?


“听说是刘备的军师李翊出面,先后说服了徐州大族陈氏、麋氏。”


“麋家出粮数十万石,更资货币巨万,甚至连妹妹都要嫁给他。”


“……李翊。”曹操眸子凝起,“可是去岁献策刘备追击我军的那个李子玉。”


“正是此人。”荀彧点头道。


嘶……


曹操的表情更加凝重,“糜子仲为人豪气,他出面资助刘备倒也罢了。”


“可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纵之气不除,李翊竟能将他也说服!?”


“不止如此,陈元龙不仅被李翊说服,甚至与他结为挚友,现在出任广陵太守,南面威胁袁术侧翼。”


说这话的人,是军师祭酒戏志才。


他领着书卷走了进来。


军师祭酒其实是一个虚职,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太多实权的。


一直到了建安三年,才被曹操设立为正式的官职。


但它并不代表担任此职的人地位不高。


他更像是一个公司老总的秘书。


官职听起来不大,但影响力却不小。


戏志才负责掌管曹营的情报系统,李翊的身份来历就是他在负责调查。


“李子玉此人乃徐州本地人士,师从隐士高人,因为刘备所救,被辟为军师。”


“此前刘备追击我军,打击徐州各派,琅琊收服臧霸,北海救助孔融,乃至徐州的屯田避荒,皆是出自此人之谋。”


戏志才如数家珍,把李翊这一年的事迹娓娓道来。


莫说曹操,便是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听了,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从戏志才传回的情报来看,那李翊尚未至而立之年,一年中却干了这么多事。


这谁听了不心惊?


“不想徐州竟有此人……”


曹操站起身,背着手,深深地吸了口气。


“如此奇才,竟为刘备所得。”


“……啧啧,苍天助刘不助曹啊。”


在短暂的气愤之后,曹操定下心神,下令道:


“继续盯着徐州那边,李翊有任何举动,都要来向我汇报。”


“喏!”


……


徐州,下邳。


刘备与李翊正联袂在湖边赏鱼。


他们很难得闲,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


即便今日得空一起赏鱼散心,嘴中却也在聊徐州的政务。


“先生的屯田之策,初见成效,去岁徐州各县均有丰收。”刘备赞赏道。


“这也多亏了糜家出力,还有子敬、子龙,国让他们的不懈于内。”


“不过收上来的粮食,当要还一些给当地的豪强们。”


李翊不忘提醒,他们能在徐州如此顺利的展开屯田,少不了本地士人豪强的支持。


他们让出田地,帮忙聚拢流民,提供种子工具,中间有自愿的,也有糜家、陈家出面斡旋的。


但这些好处当然不是白拿的,政府承诺只要迎来丰收,就将收上来的粮食分一部分给他们。


等于是政府借你们的田地,帮你们耕种。


中间如果遇到战乱、饥荒,这些风险都是由政府承担。


得益于如此良策,徐州的士人豪强才纷纷支持刘备的屯田。


其实按照刘备的性格,他是不愿低头妥协的。


但李翊告诉刘备,徐州本地豪强盘踞百年,不是一朝一夕能拔除的。


一时的忍让不是妥协,而是为了将来能展开更大的宏图。


刘备自是对李翊无条件信任,最后屯田初见成效,也证明了李翊当初的建议是对的。


不过……


“徐州连遭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苍生困于水火。”


“如今好不容易收上些粮食,却还要还一部分给本地豪强,委实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