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67章 三分之势的构想

第67章 三分之势的构想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返回目录

“若使曹吕内斗,则西无后顾之忧,待养足气力,南下讨伐袁术。”


“先遣使交好刘繇,然后联合刘表,三面合围,袁术岂能撄我之锋?”


“到时候我们尽取淮泗之地,刘繇又岂是我军敌手?”


“如此一来,主公便可坐拥徐、杨二州,退可保境安民,坐断东南,进亦不失角逐天下之机。”


“彼时袁绍占河北,曹操占兖豫、我军占有徐扬。”


“三分之势,可成也。”


李翊提前为老刘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别看人们经常说江东鼠辈,但人家确实苟到了最后。


无他,有大江之险耳。


孙权做个守成之君尚可,然他进取天下就缺乏魄力了。


但凡换成大耳哥来,怎么着也打不出合肥之战那么丢人的战绩。


毕竟天下英雄你和我,夷陵赤壁两把火。


孙权不合适打这种高端局,但老刘可以试试。


况且他现在还有关张这两个万人敌,陈登、田豫、牵招这些六边形战士,后勤组更有巨富麋竺、鲁肃,特种兵还有赵云。


底子还是非常不错的。


“……嗯,这个构想相当长远,非一夕可成。”


刘备倒是表现的很冷静。


李翊虽然没说几句话,但每一句话实践起来都非常麻烦,且费时间。


中间还不知要出什么岔子。


“路途虽远,行则将至。”


“现在吕布与曹操打得火热,不妨从府库中腾出些余粮来,暗中资以吕布钱粮。”


“不过不可以我徐州之名,只让麋別驾他们派遣商队去往便可。”


毕竟曹操是袁绍的小弟,袁绍都亲自下场来保了,刘备不好也明着下场。


不然便是和袁绍撕破脸。


在194年到197年这个时间段,袁绍、袁术之间只能得罪一个,千万不能同时得罪两个。


现在曹吕二人其实都挺缺粮的。


不过老曹那边有程昱顶着,而且在195年夏天的时候,还去抢了老百姓的麦子,勉强撑了过去。


但吕布就没这么好运了。


靠着薅张邈、陈宫两个大族的羊毛,粮食坐吃山空,根本无法久持。


刘备思量再三:


“州中存粮不多,只恐吕布得了钱粮也未必是曹操敌手。”


李翊答道:


“今不必使吕布胜曹操,只要他能在兖州与曹操相持,我徐州便得利。”


“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曹操在赶走吕布,平定兖州后,地盘扩张的很快。


前脚刚平定兖州,后脚马上就对豫州动手了。


当时的豫州只有一个对豫州掌控力薄弱的郭贡,属于人人都能来分一杯羹的状态。


曹操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把豫州给全吞了。


按《后汉书》记载,豫州当时总共有616万人。


如果趁着曹操与吕布相持之际,老刘说不定也能从中浑水摸鱼,把与徐州挨得最近的鲁国、沛国给收入囊中。


何况陈珪之前就担任过沛相,对沛国有很大的影响力。


将之收入,相对比较容易。


鲁国则是地理位置特殊,直插兖州腹心。


孔子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控制鲁国,便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辐射进中原地区。


“豫州地理位置特殊,袁术、曹操势力皆在其中,我若冒然进兵,只恐同时得罪两家。”


“反于徐州不利。”


刘备冷静地分析道。


豫州此刻虽然比较混乱,但袁术、曹操都对这一地带有影响力。


袁术之前的地盘本来就在豫州,是被曹操打败赶到淮南去的,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豫州的控制。


比如他自己任命了孙贲为豫州刺史,又任命袁嗣为陈国国相。


而曹操则是因为他的家族在豫州,他老家在沛国。


曹氏与夏侯氏对当地的影响力很大。


并且,他的部下荀彧的家族在颍川,荀氏在颍川也是首屈一指的豪族。


所以相比兖州,曹操其实在豫州有更好的群众基础。


眼下,曹操与袁术都因各自的问题,没办法兼顾到豫州。


刘备当然可以趁乱席卷最唾手可得的鲁国和沛国。


但一旦曹操与袁术腾出手来,发现水晶被偷了,会不会联合起来向刘备发难呢?


这显然不符合李翊最初给刘备建构的南拒袁术,西和曹操的战略。


李翊有条不紊地为刘备分析计策的可行性:


“我们南下夺取扬州的战略,首当其冲的本就是袁术,早晚要与之一战。”


“何惧袭他的豫州?何况豫州本非他有。”


“至于曹操,若能依计行事,资以吕布钱粮,曹操自顾不暇,哪里腾的出手来犯我徐州?”


“即便吕布将来兵败,曹操投鼠忌器,也未必敢轻动。”


“况我料曹操短时间内不敢对徐州用兵!”


李翊最后一句话说的笃定,表明曹操不敢来打徐州。


不是吹牛皮,徐州人对曹军那是有buff加成的。


这个不是玩梗,而是真的。


用荀彧的原话说,叫:


——“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就是徐州人,个个都想找你曹操报仇,恨不得生吞你肉。


你要是真敢打过来,那大伙儿一定会空前一致的团结来抵抗你,谁都不会投降。


即便将来你真的打下了徐州,老百姓也不会真心归附你。


到时候统治起来会比兖州还要费劲。


事实也确实如此,后来曹操打下徐州,却并没有直接统治徐州。


而是让臧霸托管,这一托管就是二十多年。


直到曹操死了,曹丕即位,臧霸所在的青徐都还属于半独立状态。


基于此,李翊敢断定曹操不会来犯徐州。


或者说,曹操犯不着为了鲁国与沛国这点利益,就和刘备撕破脸皮。


毕竟这两个地方并未触碰到曹操的核心利益。


曹操真正想要的是陈国、沛国南部一带,还有最重要的颍川。


曹操也算的上是一位大战略家,没有袁术那么短视。


依照他的心术,绝对不会放弃刘备这个潜在的盟友。


李翊就是在赌,赌在曹操心里,刘备比鲁国、沛国更加重要。


并且他相信自己不会赌输。


“善!”


刘备心中豪气顿生,“先生有此魄力,备岂有不相从之理?”


好!


这才叫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