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74章 刘晔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读!)

第74章 刘晔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读!)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返回目录

正如鲁肃所言,刘晔作为皇室宗族,眼见汉室衰微,怎么可能会讨厌汉室?


他不是讨厌汉室,只是讨厌这个不能让他施展才华,出人头地,不争气的汉室朝廷罢了。


所以历史上的刘晔选择了曹操,他以为这便是自己的明主。


然而聪明了一辈子的刘晔,却做出了他这辈子最昏聩的决定。


作为汉室宗亲,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怎么可能信任姓刘的?


刘晔投靠曹操时,仅仅当上了一个司空仓曹掾。


也就是管理曹操所任司空官署中粮食供应的一个文官。


以刘晔的才能,曹操却把他放进内府工作,后面包括官渡之战在内的大小战役全都不带。


放进内府,表面看像是信任,实则就是圈禁。


曹操当时刚放跑了刘备,懊悔不已,对汉室宗亲有很强的防备心理。


这一“圈禁”就是十六年,直到曹操都开始征讨张鲁了,刘晔才开始有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


然而即便如此,


刘晔的许多计策,曹操都不采纳。


不止曹操不采纳,他儿子曹丕也不采纳。


堂堂魏国三朝元老,最后落得个疯癫至死的结局。


归根结底,唯因姓刘耳。


刘晔不仅要面对曹魏统治者的不信任,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


自曹操迎皇帝入许昌后,多少人以“讨伐汉贼”为名,举起反曹大旗。


后在曹操进位丞相、魏公、魏王之时,又有多少人因为反对曹操而命归九泉。


刘晔作为汉室皇族,身上自带匡国辅汉的属性加成。


但刘晔却一心一意地辅佐曹魏统治者。


这难免要使他背上“助纣为虐”、“卖主求荣”等一系列恶名。


这自然会影响到刘晔在朝野当中的形象与品行。


曹丕一朝时,御史中丞鲍勋就曾评价刘晔为:


——“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


可见刘晔在朝中的形象并不好。


刘晔就是在老板的不信任,同事的排挤之下,郁郁而终的。


史书上对刘晔的评价是:


——“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


“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卒不能自安于天下。”


认为以刘晔的才能,如果能坚持忠信,未尝不能成就经天纬地之功,成安邦定国之人。


最后还感叹一句:“岂不惜哉?”


不知是否在暗讽刘晔没有选择汉室,而选择与汉贼为伍。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如今刘晔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这一次,他要如何选择?


“我先与子敬一同在淮南购置战船,待将能工巧匠,巨船走舸一并备齐之后。”


“再与你同回徐州见刘使君何如?”


刘晔知道自己此前多次拒绝刘备的征辟不太好,想着将功折罪。


既然刘备要打造战船,招募能工巧匠。


他家族在淮南还有些能量,不妨帮一把。


鲁肃闻言大喜:


“诚如是,则肃不辱使命矣!”


……


接下来一月时间,鲁肃与刘晔都在淮南一带四处奔走。


通过刘晔家族在当地的人脉,最后也成功购置到了两百余艘战船。


其中大船有三十余艘,中型船只有五十余艘,剩下全部是走舸小船。


剩下的便是能工巧匠的招募,江东一带其实也有不少从徐州过来避祸的。


这些人都在刘晔、鲁肃的组织下,纷纷表示愿意重返徐州老家。


至于剩下的本地工匠,鲁肃则开出了双倍价格。


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甚至开出十倍的工资。


无他,有钱任性耳。


最后,鲁肃与刘晔满载而归,回到了下邳。


下邳。


此时刘备正与李翊,还有麋竺为首的权力高层,商议经费投放的事宜。


尽管鲁肃那边南下购船,以及陈登开凿河道,花了不少钱。


但李翊还是力劝刘备再批一百万钱下来,用来招募工匠。


千金买马骨,百金装刀头。


徐州既然要组建强大的水军,就不能舍不得花钱。


别看麋竺家有钱,但要负担整个徐州的各项开支,也不是他们家所能承受的起的。


所以麋竺的钱,通常是佐以补助之用。


也就是各项花销,先由政府出钱,然后钱不够了,再找麋竺补剩下的。


这对于麋竺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正当众人商议经费具体的投放事宜时,忽有近侍来报。


言说鲁肃已从江南成功购置到了战船。


刘备与李翊皆是一惊,前者开口叹道:


“竟如此神速!”


看来他们还是低估了鲁肃的人脉,土豪哥就是不一样。


“子敬此去江南添置战船,大是辛苦,我当亲往迎之,以为其接风洗尘。”


刘备带上李翊一起出门见鲁肃。


鲁肃与刘晔一同到来。


刘晔遥望见刘备,只见他手长过膝,耳朵奇大,喜怒不形于色。


果然如子敬所言,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心中暗暗奇之。


早早地下了轩车,静静在一旁等候。


“子敬,辛苦了!”


刘备上前紧紧抱住鲁肃,对他赞不绝口。


“托主公洪福,肃此去江南,已购得战船两百余艘。”


“其中艨艟、斗舰近百艘,走舸亦有一百余艘。”


“至于江湖上的能工巧匠,亦招来四百余人。”


刘备闻言大喜,这个数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虽然跟隔壁刘表那一千多艘战舰比不了,但这个数量已经令刘备感到很满足了。


毕竟荆州本来就是鱼水之乡,刘表又在荆州经营多年。


而他初据徐州,此前陶谦又不曾重视水军,落于人后倒也能接受。


李翊敏锐地察觉到了鲁肃身后的年轻人。


这个少年人年纪看起来比自己还小,但却双眸明亮,精神振振,脸上有傲然之色。


一看就不是世之俗子。


“子敬此去江南购置战场如此顺利,当有高人相助吧?”李翊笑着问。


“……哈哈哈。”鲁肃也笑了。


两人交际虽不多,但却颇有默契。


鲁肃借着李翊打开的话题,顺势介绍身旁的刘晔。


“主公,此人便是您此前多次征辟的淮南刘子扬。”


“……哦?”


李翊咧嘴一笑,声调扬的老高。


“原来这便是相助子敬的高人呐。”


话落,目光看向刘备。


大耳哥,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