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港城1985 > 第65章 那年站如喽啰

第65章 那年站如喽啰

作者:独钓长江雪 返回目录

“...”


没想到这景老先生竟然给自己出了个难题,赵正忍不住愣了下,继而微笑着回答道:“若是景先生觉得,签约作家为名报打工,自然是要分给他们期权;如果景先生觉得签约作家和名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那就不能算是员工。”


他不确定景老先生的真实想法,但是赵正并没有觊觎名报股份期权的念头。


据他的印象,名报上市至少也要在五六年之后,赵正相信自己那时候早已从江户的股票市场赚到第一大桶金。


而现在他作为签约作家,纵然能和名报的上百号员工一起分期权,顶多就零点几个点,名报上市以后也不过百万级别,顶多他现在三个月的稿费收入。


“你说得对,名报和签约作家之间,本就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听了这位小友的话,景明镛笑着点了点头,继而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阿正觉得,名报以后想要发展,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这个方面,我倒是不太了解。最近我忙着写书,没有关注外界的信息,更不用说名报的整体发展战略。”


面对这种和名报相关的重大问题,赵正委婉地避了开来。


开玩笑,他现在就是个名报的签约作家,怎么能对名报指手画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唉,我们就是闲聊,阿正尽管放言。”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老成模样,景明镛直接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名报现在的业务太单一了,想要在港交所上市,还欠缺不少。最近影视市场很火爆,我想着成立一家影视公司,把名报连载过的优秀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阿正,你觉得怎么样?”


这几年间,景明镛看着影视剧市场火爆,也是动起了拓展业务的心思。


尤其是他的几部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取得了极佳的收视率,就让景明镛更心动了。


若是有影视公司的加成,那名报的上市之路,会顺畅不少。


“这个方面,我觉得可以。只不过,景先生对影视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知道对方的意思,赵正随口问道。


“阿正觉得,影视公司目标是什么?”


笑了笑,景明镛没有回答,反问了对方一句。


“如果专注于电视剧领域,最好的目标,自然是常年收视率霸榜,最后收购一家电视台,实现自产自销一条龙。”


关于这个问题,赵正倒是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无数影视穿越前辈的理想。


试问,收购电视台这种目标,是哪个影视公司可以拒绝的诱惑。


“嗯,阿正的理想确实远大。”


没想到这位小友的目标如此远大,景明镛愣了一下,继而笑着给对方倒了一杯茶。


他想创办影视公司,也只是想弥补名报单一的经营环境,多元化发展,每年能有个几百万收益,就已经很满足了。


谁曾想到,这位小友一开口就是收购电视台。


目前港城就TVB和亚视两大巨头,哪一家不是价值数亿,把他的名报卖了也买不起。


不过,景明镛也从中看出了这个小友的锐气,眼神多了几分欣赏。


“哈哈,景先生见笑了,我也只是随便说说。”


见到对方的惊讶,赵正也只是随便打了个哈哈,将话题遮掩过去。


反正,名报开的影视公司肯定会夭折,他上辈子都没听到什么响动。


但凡是景先生的小说改编,90年代以前看港城的TVB和亚视,之后就是内地影视公司的崛起,根本没有名报旗下影视公司的什么事。


“唉,咱们本就是闲聊,应该畅所欲言。”


难得有机会和别人说起自己心里的发展宏图,景明镛也是想多聊一会儿:“阿正觉得,一家影视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


“监制、导演和编剧,至于演员,港城最不缺的就是上镜的演员。”


给王静当过编剧审核,赵正对这方面自然有所了解。


专注于电视剧的影视公司,根本不需要多大的操控空间,只需要把电视剧拍好,再和两家巨头商量价格,火了之后卖到东南亚各国。


一个流程下来,基本上没有弯路可以选。


“这是电视剧拍摄方面的人才需求,你觉得管理者需要什么人才?”


看着对方侃侃而谈,景明镛问得越发深入。


“影视公司的管理者,从亚视和TVB挖一两个过来,不就是现成的精英。其余的,我就不懂了。”


摇了摇头,赵正可没有纸上谈兵,而是说出了人才搜集的最佳方法。


反正,亚视和TVB向来都是苛待员工的代名词,只要价钱花到位,挖几个有经验的部门副手,根本不是问题。


嗯,貌似TVB这方面是出了名的抠,成名演员退休后都只能卖烤地瓜为生,也不知道中层管理人员的待遇怎么样。


“不不不,我需要的是一个统筹全局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维持公司运转的管理人员。”


在这个方面,景明镛却是有自己的考虑,继而抛出了自己的诱饵:“不如,阿正来做名报影视公司的总经理,副手随便你自己去选。届时,我再给你2个点的名报股份。这个股份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期权。”


“呵呵,景先生太看重我了。我只是一个喜欢写书的年轻人,根本没有任何经验管理一家公司,恐怕误了景先生的大事。”


面对景先生抛出的橄榄枝,赵正的心跳加速了一下,却是婉言谢绝了。


诚然,赵正本就想借着景先生的关系,晋升成为港城豪门中的一员,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目前为止,他除了展露出写书的才华,还有日更1万5000字的勤奋,根本没有值得对方重视的。


谁知道景先生是不是随口一说,若是他此时答应,后续影视公司制作影视剧不佳,投资失败,那这条路就彻底堵死了。


远不如,等名报的影视公司开起来后遇到经验问题,他再试着出手解决,那样才能更好地成为对方器重的人才。


“你啊,有时候就是太谦虚了。”


听了对方的婉拒,景明镛也没有在意。


毕竟,他刚才真的只是随口一问。


这位小友的才华和见识固然值得欣赏,但先前从未在商业上有任何经验,景明镛贸然把投资至少几百万的影视公司交给对方,还真有点不放心呢。


“在景先生面前,我这个小子谦虚一点,别人都会夸我。”


“哈哈哈...”


两个相隔四十岁的人,坐在茶室里,天南地北,历史文化,一聊就是一个下午。


直到一个佣人进来,汇报了新的客人到来。


“来,阿正,我带你去见见我的朋友。”


站起身,景明镛主动带这个小友去会见新来的老朋友。


作为名报晚报日销量突破10万份的晚宴,景明镛就在自家别墅里举报,邀请了一众朋友,在外人眼中也都是分量十足的角色。


比如知名词曲家黄赞,还有影视圈的荣仔、眉燕芳、刘佳琳,赵正都听说过对方,自己却毫无知名度。


纵然是景明镛大力推荐,其余诸人也都是客气地打了招呼,略微惊讶于《昆仑》作者的年轻帅气,仅此而已,并没有深交。


这个过程中,赵正也算是第一次见到了那个盛名在外的况尼,嗯,和他儿子一样,面目可憎。


在拍合照环节,赵正还客串了摄影师,给众人拍了几张合照。


事后,赵正也是被拉着合了一张影,那张照片却是被他私藏,很少示于外人。


“赵作家,咱们拍一张吧。”


正当赵正坐在旁边吃着东西的时候,一个年轻可人的女声在旁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