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 第15章 蓬莱室,豢龙人 (求追读)

第15章 蓬莱室,豢龙人 (求追读)

作者:钛舰 返回目录

五月五日,仲夏端午。


绿树成荫,草长莺飞。


柳庄门口挂着避灾禳病的艾草人。


柳庄厚重大门内为前院小道,两侧有假山、小湖、竹林,石桌椅坐着几个妇女,妇女们包着似粽子的角黍。


梁祖母是众妇女的中心,在妇女们的吹捧之下,祖母乐开了花。


柳庄待遇极好,端午时节,佃户们家家户户分得角黍,以及驱赶热暑的菖蒲酒,侍奉祖母的仆妇们也有一日的假期。


她们闲不下来,于是帮忙摘菖蒲,包角黍。


四岁大的小姑娘在一旁捣乱嬉闹,


“祖母好!”不远处传来尖细的声音,只见白面小生在护院的带领下进来。


看到小生到来,祖母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刘珏更是跳起来,屁颠屁颠跑过去抱住小生大腿,兴奋道:“英台哥哥!”


“英台来啦?过来!”祖母指着身旁的座位,将五色长明缕系在其臂上,以示驱邪避鬼。


护卫快步前往后院。


年纪较大的仆妇喊道:“鲍乾,你去哪?”


“有客拜访,我汇报给长史。”


鲍乾正是当日米贼之乱脱颖而出的青年。


梁岳落脚柳庄,便让鲍乾带着寡母过来,顺便担任管理佃户的管家。


穿过重重回廊,前方出现一座古怪房子。


门窗皆由铸铁打造,寒光凛冽,除了通风的铁窗栏,其他一概不透风,内部关闭的情况下,更是连打开都难。


“长史,石泉子前辈拜访、谢家谢庆之求药、山阴县令长子求药、祝英台公子拜访、京口北府军来信。”


鲍乾知晓梁岳性格,不说废话,一口气全部说出来。


片刻,内部传来悠然的声音。


“来客引到大厅招待,请他们稍等片刻,信件扔进窗户即可。”


“是!”


鲍乾恭敬放好信件,随后退下。


铁屋雅名蓬莱丹室,丹室之内,氤氲药香,空中隐隐带着淡淡紫气。


白袍男子披散黑发,席地而坐,身后一盏蟠龙青玉金焰灯,折射出耀眼金光,金光在男子身后形成一轮金圈,远远望去,宛如古画神仙。


长明灯焰焚烧三足两耳炉鼎,鼎中一团团液体缓慢融合。


迷人药香由此散发。


正是:五金八石炉中熔,龙虎火候液还丹。


梁岳烧着火焰,体内十五缕真气催动火焰,时不时服下地仙丹补充真气。


良久,鼎中金银铜绿的液体汇合成湛蓝透明液体,这才散去火焰。


待丹液冷却,加入面粉、野蜂蜜制成丸状。


一瓶云华灵飞丹炼成。


梁岳服下一枚丹药,入口即化,神魂宛如大冷天泡在暖洋洋的温泉之内。


尤其是眉心昆仑之处,有种通透清澈之感。


“子欲不死修昆仑,尸解仙之道,神魂尤为重要。”


这半年来,他潜心甄别丹方,终于找到这么一个温养神魂的宝药。


此药较为珍贵,以各种宝石玉石为主。


好处显而易见,神魂强大反哺肉身经脉,真气上限增加五缕,这比单纯运转周天更快。


除此之外,还有增强体魄的五石丹和直接恢复真气的地仙丹。


“丹药不是有毒,而是没有真气去掉毒性。”梁岳想起之前的炼丹心得。


随后起身,拿出笔记记下现在的炼丹心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炼丹也好,修行也罢,这玩意看经验和手感,没有小成大成圆满的说法。


书架摆放着材料以及废丹,其中一种丹药数量最多,上面写着青柳丹,括号:阿司匹林。


这是梁岳闲暇之举,青柳丹可治疗发热、疼痛及关节炎、心脑血管病等病状,发明之后用于民间,治愈了不少病人,柳庄在附近一带有了很大名气。


当然,药效和产量与前世地球没法比,但也是这个时代较为不错的药丹了。


此丹一经推出,迅速填补了炼丹资金空缺,甚至还有盈余,成为柳庄主要创收丹药。


梁岳拿了两瓶。


会客大厅,三人有一句没一句尴尬闲聊。


谢庆之是个胡须很长的美髯公,他是谢安石的族弟,近日小儿子高热不退,经有关人士介绍来柳庄求药。


另一个人也是如此。


石泉子则是日常下山交流。


自从得知梁岳刘充剿灭了会稽一带的米贼势力,他也愿意偶尔下山拜访柳庄,交流炼丹手法。


来到会客厅,谢庆之与另外年轻人起身作揖。


“梁长史!久仰大名。”


“谢兄客气。”梁岳给了两人一人一瓶,“瓶中丹药各十枚,一日一枚,连服十日即可恢复。”


两人识趣留下五贯作为药费。


三人客气寒暄一番,谢庆之两人告别离开。


“前辈,你看此丹。”


梁岳掏出一枚真气精炼过的地仙丹。


石泉子服下一枚,顿时眼睛瞪大。


他没有真气,但能明显感受到内力瞬间恢复。


“此丹竟然连异种内力也能恢复,你真是丹道天才,天天服用此丹,你应当突破中品了吧?”


“正是,在下已有十二年内力。”梁岳自得道。


话说回来,异种内力又是什么?丹鼎功那种往手掌淬毒的内力吗?


石泉子没有说明,他也没有主动询问,或许是一种高级内功之法,人家不方便说明。


毕竟天下不仅只有五禽戏。


两人谈论金石之道。


“差点忘了。前辈稍等片刻。”


梁岳赶忙来到蓬莱丹室拿走刘充送来的信件。


刘充不是闲着没事干写信谈感情之人,他能托人从前线送来信件,必定是有要事相谈。


关于自己的事,自然与玄道有关。


北方是玄道发扬地,北府军目前在中原与秦国作战,或许刘充发现了什么。


“贤弟亲启,为兄连克敌军,目前升任军司马,多亏贤弟授予的制敌兵书,来日回乡,定与贤弟大醉三日……”


一段寒暄过后,刘充步入正题。


“我行军至高祖斩白蛇的芒砀山时,偶遇一游方道人,自称兖州龙池人士,此人精通上古山川地理,即将南下扬州游历,我向他推荐了你……”


“贤弟收到此信时,此人应已到会稽了。”


回到会客厅。


梁岳还想着那人是谁。


此时,鲍乾再次进来,禀报道:


“长史,有客求见,自称豢龙氏,兖州龙池人。”


“豢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