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 第52章 帝星飘摇,终隐历史 (求追读)

第52章 帝星飘摇,终隐历史 (求追读)

作者:钛舰 返回目录

太元十四年。


苻秦与姚秦战得正酣。


鲜卑两大高手慕容垂与拓跋珪战斗焦灼,拓跋氏崛起势不可挡。


北方华山,葛洪见寇谦之师徒,这对师徒很有意思,本应是弟子的寇谦之成了师父,本应是师父的成公兴成了弟子。


师父学弟子之艺。


“鲍先师传道两人,一是我,二是会稽梁长乐。此人亦是道医大家。”


就这般,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梁岳在北国方仙道莫名其妙小有名气。


南朝无事。


……


柳庄,蓬莱丹室。


长明灯亮,满室金光。


道人身披雪白鹤氅,身侧放着一个大黑坛,坛口以朱砂画符。


符咒发挥作用主要是真气。


炉中炼着补充元气的大还丹,以还丹之法,分别炼制金还和玉还,前者药效足,后者舒缓绵长,对于魂魄有增益。


先前葛洪补足了十二丹方,不过对于梁岳有用的,也只是金参吊命、辟谷两个丹方。


例如梁岳已经三天不食,神采奕奕,史无前例的专注,就连修法和炼丹都快了不少。


砰!


一炉掺杂了蛟龙血的宝丹出炉。


梁岳不禁感慨,道:“古人云:如要长生,腹内常空;若要不死,肠中无屎。看来饿着肚子,的确使人专注。”


“金乌!”


梁岳一声轻喝,将丹药抛向空中。


金乌从外头飞下,叼住金丹,它的体型已不再涨,甚至缩小了不少,鸟喙与爪子比铁还坚硬,实乃杀人异兽。


看着通体发热的金乌,梁岳不由得感慨蛟龙血强大,估计很快就能提纯神鸦血脉,达到清兽的程度。


“突破之后,兴许还能再养一只其他的。”


“嘎嘎……”金乌听到,瞳中露出委屈的神情。


“哈哈!”


梁岳收下蛟龙血,他自己是不敢吃。生怕身体传来噩耗。


随后,他打开黑坛,拿出一根小指头粗的五尺麻绳。


麻绳是普通麻绳,棕色带赤,内有点点金线。


梁岳握住一端,神念感应,输入真气。


“敕!”


五尺长的绳子伸长,尾端套住门外的柱子。


梁岳又连续试了一下,此物最长可达二十米,质地较为坚韧,不过断了也没事,大不了再做一根。


他很快又摸索出新的方法,将另一端系在腕上,绳子缠着小臂藏在袖中。


夜灯明亮,道人负手而立,忽然,道人抬手,袖中射出一根棕绳。


绳子尾端绕住树枝,随后再缩短,道人跟着轻轻一拉。


嗖!


整个人牵引到树梢之上,飘飘乎如羽化登仙。


银月洒落铅汞,鹤羽氅折射玄妙光泽。


凉风习习,衣袍翻飞。


梁岳闭上眼睛,感悟法术玄妙。


“伸缩自如,此乃法术之妙也。”


这种违背科学常理的玄妙之事,只有真气法术方可做到。


“可惜,世间唯我知晓道法玄妙。”梁岳摇头晃脑,怡然自得;若是石泉子看见,定要杠上一番。


不过,这种绳索牵引的飞天移动方式,怎么感觉有点眼熟。


“这古典的法术,似乎都有种乡土气息。”


先秦的方士异人传说,最多吃云母食丹砂、入火不焚;兴许是魏晋两朝道士太多,许多人为了博出彩,牛皮越吹越大,动不动排山倒海,摘星赶月,导致神通都贬值了。


除此之外,从山洞之中带来的发光石头和不知名骨骼,似乎没什么作用。


次日,元日。


又到一年欢快时节。


“梁兄,再会。”


“元亮,保重。记得送信到我岳丈那里!”梁岳喊道。


陶渊明没有停留,拿着梁岳的盘缠和快马,回到老家柴桑去了。


柳庄门外的孩童烧着爆竹,今年轮到祝英台执掌内务,给仆妇们发放猪肉、豆腐、椒柏酒等奖品。


“多谢主母。”


英台面带羞涩,没想到自己也和母亲一样变成主母了。


不过这里不像祝家压抑,到处要求礼节,除了基本礼仪以外,其他能减则减,她很喜欢这里。


她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刘珏等小孩玩耍,让她们给自己抓蝴蝶蛐蛐。


梁岳正在厅堂给人看病,近年他给人看病也有了规矩。


庄内除了老幼之外,其余皆收费,以免生起他人放纵轻慢之心。


其他人陆陆续续到达。


“哈哈,贤弟,我来了!”


“爹!”刘珏兴奋迎上去,她在柳庄野习惯了,一直不肯去上虞,父女几个月难得见一次。


“珏儿!”刘充右手还抱着两岁大的刘义符,小孩子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梁岳,似乎感到有些好奇。


“都坐!”


宴席开张,女眷与小孩在另一桌。


其余人有刘充、林坚、徐羡之、鲍乾、萧明、檀韶、檀道济作为义庄“第一”高手,也有了上桌的资格。


梁岳举杯祝酒。


“新年莫多事,且放好怀开!”


梁岳很珍惜这样的时光,往后的好日子,或许不太多了。


“喝!”


众人举杯畅饮,刚开始还好好的,接下来又变成牢骚大会。


“哎,三弟,你是不知道,大哥我看起来威风,在世家眼里还不如他们的护院,这帮人真该打一顿。”刘充重重放下酒杯,拳头握紧。


“可不是,整天浊官浊官,啥事不干,反倒成了高门。”徐羡之愤愤不平。


林坚自嘲一笑:“呵呵,谁叫我们是“寒贱”呢。”


柳庄部将深以为然,两年来年景不错,没有贼寇,反倒是世家虎视眈眈。


士族禁锢,向来不是嘴上说说。


武夫一辈子是武夫,呼来喝去,贱如仆从。


浊官一辈子是浊官,政绩彰显,永世无法晋升。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梁岳侥幸封个爵,已是登天之难,其中甚至依仗谢玄的鼎力支持。


梁岳笑道:“大家终有一日会出头,相信我,这一天不远了。”


其他人一头雾水,唯有刘充、林坚心中一惊,难道当年三弟所说的乱局即将到来了吗?


宴会散去,其他人回到客房休息。


三兄弟在庭院之中放风。


“大哥,军务时时操练,往后年景不佳。二哥,钱粮一定要充足。我们建功立业的时机,或许很快到来。”梁岳嘱咐道。


“我明白。”


“知道了。”


三弟眼光见微知著,看待时局比一般人明朗。两人相信三弟的判断,因此这几年并没有享乐,更没有攀比斗富。


大丈夫当如祖逖一般,闻鸡起舞,枕戈待旦。


两人醉醺醺回去休息,梁岳望着天象,久久不能言语。


并不是当了侯爷,就能安享太平。


个人命运,除了自我奋斗,还要看时代环境。


现在这点兵马,只能让他们乱世中保全,无法创造太平盛世。


剩下的只能靠刘充他们奋斗了,阻碍刘充他们的自然是世家门阀枷锁。


当然,士族目前暂且只是阻碍他们上升,并无抄家灭族之危。


当前有个危机以及机遇——太平天师道。


太平天师道信仰遍布各阶层,孙家号召力强,很轻易鼓动教众信徒,引起一场一场叛乱。


这是危机也是机遇。


在此过程,士族势力洗牌,寒门借机上升。


不光是刘充,甚至柳庄这几个人才,亦可踏入仕途,成为柳庄桃源的保护伞,打造一个太平环境。


“尔等是该升一升了。”


梁岳目光明亮,望着飘摇帝星。


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终隐隐于史。


登上历史舞台,融入历史事件,盖棺定论于历史。


目光移向钱塘,定格在某些人身上。


“太平天师道、孙家、或者各方枭雄,到你们了!”


……


钱塘孙氏,宫观成群,一人独坐高台,盘膝打坐。


忽然心有所感,望向苍穹,似乎有冥冥中的感应,好似太上老君垂视。


举头望去,只见帝星飘摇荧惑高。


……


(求月票,快上架了,到时候爆更,每天保证质量前提下,八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