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47章 都督管教育

第47章 都督管教育

作者:黑胖的老鼠 返回目录

距离京城越来越近,马寻好像没有什么近乡情怯的感觉。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到底算是在哪,对此好像也不是特别在意,随遇而安就好,有个容身之所就行。


不过对于回到京城,马寻还是开心的,不只是因为这边还有亲戚朋友,也是因为这边的生活条件更好。


徐达等一众将士显然非常激动,他们离开京城太久了,回来了就可以见到亲人了。


刚过长江,就有塘骑飞马来报,“报大将军,太子殿下率百官与龙江关外迎接大将军凯旋。”


龙江关,龙江造船厂就位于这片港口。旁边就是仪凤门,就是应天府的西门了,而应天府一共十三座城门。


徐达等人立刻开始整理仪表,随即加快速度朝着龙江关而去。


温润如玉、气质儒雅的朱标满脸微笑,就站在百官之首迎接着凯旋的众人。


徐达等人跳下马背,脚步匆匆向前。


“臣徐达,奉诏回京,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立刻上前扶着徐达的小臂,“大将军北伐建功,捷报传来父皇颇为欣喜,特令本宫迎候大将军。”


徐达就连忙谦虚,“臣惶恐!”


朱标扶起来徐达后立刻快走几步,“舅舅快快起身,外甥安敢受舅舅大礼。”


马寻可是聪明人,连忙说道,“太子殿下是大明国本,外臣不敢僭越。”


“舅舅!”朱标有些责怪的说道,“舅舅如此说,可是让外甥在父皇、母后面前为难?祭拜外公之时,我哪有颜面!”


这话听一听就好,马寻要是在这个时候站着,不要说迎候的百官弹劾的奏章马上就能将皇帝淹没。


到那时候就算是马秀英都要受牵连,她的弟弟不敬国本,那还了得!


私下里可以亲近一些,但是正式的场合该行礼就要行礼,这个分寸肯定要有。


扶起来马寻之后,朱标也让随行的众将士起身。


这才对徐达说道,“大将军劳苦功高,本该是本宫亲自驾车迎大将军入城。只是大将军军中统帅,还是骑马最好。”


大家自然也没意见,太子亲自来迎接,这就说明了皇帝对徐达的认可。真要是太子驾车,徐达还不敢坐。


朱标随即对着百官方向说道,“老二、老三,过来为大将军、为舅舅牵马。”


徐达和马寻都是谨慎谦逊的人,连忙拒绝。虽然自古以来也就有着让皇子驾车或者牵马的殊荣,可是现在还没到时候呢。


等真的打跑了王保保或者抓到了元帝,到时候再让皇子牵马,现在北伐还没有完全成功。


既然徐达和马寻拒绝,这就变成了朱标骑着马走在前头,徐达和马寻一左一右的跟着,不过都是落后朱标半个身位。


朱樉和朱棡骑着马跟在后头,而朱棣得意洋洋的骑着马牵着驴,老五岁数小些没有让他出宫。


队伍浩浩荡荡的从仪凤门进入了应天府,直接朝着正阳门而去。


沿途有不少百姓的围观,虽然这些年应天府的百姓也习惯了大军时常凯旋,可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北伐建功、又是一次辉煌的大胜。


北方基本上是被打下来了,关陇已定、这是多大的喜事啊!


朱樉忽然催马上前几步,小声说道,“舅舅,舅母肯定就在前头,娘昨天就派人去说了。”


马寻扭头小声说道,“不要瞎说,别坏了她清誉。”


朱标则笑着对马寻说道,“舅舅,老三说的没错。前些时候已经定下了亲事,舅舅只需待元宵后就成亲。”


朱樉邀功说道,“舅舅,是俺去替舅舅下的聘!”


朱棡气的不轻,连忙说道,“舅舅,俺也去了。二哥是主宾,俺是陪宾。”


这,效率快的惊人啊!


在说话间,马寻就看到了不远处有着一辆马车。常蓝氏开心的站在马车上挥着手,站在她旁边的不是常婉,而是刘姝宁。


就在马寻痛心疾首没有好好收拾一下仪表的时候,忽然觉得不对劲。


朱樉和朱棡这两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人扛着一面大旗,标志性的‘镇国上将军’,以及‘马’。


趾高气昂的样子比马寻还要威风,也非常享受百姓们的议论、好奇、敬畏。


太高调了,非我愿!


在洪武门外队伍停下,朱标下马后微微抬手,立刻有太监上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大将军、右丞相、信国公徐达攻取山东、河南、燕冀、秦晋等处州郡,克敌制胜,振扬国威,抚绥军民,得大将体,赏白金五百两,文币五十表里!”


徐达立刻领旨谢恩,这个赏赐不多不少,这也是对他功劳的肯定。


朱标继续宣读圣旨,“镇国上将军马寻医治将士无数,先登破城、擒杀敌将,当居首功。赏白金五百两,文币五十表里,进大都督府右都督、领国子学事!”


马寻一时间大脑宕机,我这就是大都督府右都督了?


和六部尚书一个品级的正二品!


更让马寻无语的是他就要掌管着大明最高学府的国子学,也就是未来的国子监!


元朝的时候在北平就有国子监,而朱元璋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


而在建都之后,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用不了几年就要改为国子监。


我到底算文官还是武将?


不过想想看也正常,历史上李文忠就是同时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梅殷这个驸马任山东学政。


大明初创,很多的制度还不完善。不过大部分的王朝开国初年都是武强文弱,皇帝的心腹之人掌管要害衙门实属正常。


可是马寻心虚啊,李文忠、沐英这都是能文能武的全才。梅殷虽然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不过饱读诗书、精通经义,这可没法比!


徐达替马寻开心,也为自己开心。


而朱标在宣读完圣旨后,除了极少数将校外可恶意进宫,其他兵马归营。


刚进宫,朱标就扭头说道,“舅舅自去祭拜外公,再去姑父那就行。”


马寻没有意见,朝着徐达抱拳,“徐大哥,那我先走了。”


徐达笑着回礼说道,“小弟,记好了过几天咱们再好好喝一杯。到时候我带着允恭去府上叨扰,可不要嫌烦。”


马寻连忙客气,随后带着朱樉等人朝着太庙方向走去。而朱标和徐达说说笑笑,这是要去见皇帝、奏报军国大事。


“舅舅,让人先将旺财送回去。”朱棣蹿了出来,说道,“去祭拜外公,不好带着旺财。”


马寻自然没有意见,让人先将旺财给牵走。


朱樉非常好奇,也十分期待,“舅舅,这一次打仗有意思吗?”


朱棡也连忙问道,“都说那张良臣是小平章,义子七人七条枪,舅舅是如何擒杀他们的?”


马寻脸红了,“他七个义子大多数死在战场上,庆阳都被大将军他们围困、弹尽粮绝,张良臣父子投井被吊出来斩首了。”


朱棣就追问道,“舅舅,那你是如何先登破城的?舅舅身先士卒了?”


马寻更加老脸通红,我都不知道城是怎么破的,我甚至都没进庆阳城!


也不得不说朱樉几个都是好战分子,提起打仗都眉飞色舞,显得非常向往。


先去祭拜,战场上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就不和孩子们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