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四十三章 天下浮动

第四十三章 天下浮动

作者:世间一点咸 返回目录

初平三年,四月中旬。


公孙瓒横戈跃马,率领麾下骁勇善战,胡汉混杂的边军。


来势汹汹,南下攻取冀州。


袁绍被迫应战,将调遣去讨董的士卒重新调回。


却还是不敌幽州军。


公孙瓒一路攻取,河间、安平、甘陵数郡国。


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与袁绍大军对峙。


将天下目光吸引了过去。


各州诸侯震惊不已,没想到公孙瓒勇猛过人,怕不逊色于身故的孙文台了。


好一头幽州猛虎。


尤其是袁术高兴不已。


设宴请来诸多宾客,不乏名士济济一堂,高朋满座。


每人怀中皆有美婢,时而饮酒,时而调笑。


乐女在后边抚琴、吹笙奏乐,美貌的舞姬柔软腰身,绕袖起舞。


袁术坐在主座上,欣赏绝妙舞姿,手里摇晃着酒樽,心情很好。


公孙瓒表袁绍十罪状,简直骂到了他的心坎上。


其中一条:“绍母亲为婢使,袁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损辱袁氏。”


让他不由痛饮三樽酒。


只想对投靠袁本初那帮士人说,看到了罢?


这便是庶子的下场。


真正袁氏子是我袁公路,你们这些贪图虚名的竖子不从我,反去找袁氏家奴。


等袁绍败亡后,看你们这群沽名钓誉的士人如何是好。


要寻来南阳,我袁公路可不是好相与的。


想到这里,袁术高兴站起身来,举起酒樽道:“诸位,我置筵宴没有别的要求,唯有一点,那就须畅怀痛饮!诸位请!”


宾客纷纷端起酒樽遥敬袁术,齐声道:“袁公请!”


“哈哈哈,快哉!果然还是在南阳畅快!”袁术仰头饮尽,将空樽放下案台,遥望北面抚掌笑道。


……


远在关中郿县的董卓闻讯,公孙瓒愤然攻打袁绍的消息,也是合不拢嘴。


“好一个公孙伯圭,袁本初你焉能想到也会有今日?”


“真是双喜临门,一为坞堡建成,二为公孙氏与袁绍交战,看他还怎样领关东军来伐我。”


现在的董卓肥硕长膘的身材,全然看不出昔日的勇武。


抚着胡须,失笑不已。


望着刚建好墙高七丈,厚也七丈,储存足可供应全城三十年消耗谷米的眉坞。


心底豪气纵生,此坞建成为董氏的退路,也算是有了。


董卓自忖笑道:“若能有幸成就大业,那就在天下称雄,假使事不能成,我退守眉坞也可安度晚年,纵使关东进军围困,即便不敌,也能坐守城中。”


“静待诸贼,徒劳无功而返。”


他厮杀大半辈子,凭借天生的敏锐,抓住了雒阳城内乱,才有了今日的享受。


老实说,董卓觉得这辈子也该知足了。


皇帝的车辆与衣服,也不是没用过,用久了也就那样。


先帝的宫女和美人,也玩弄享受了不少。


天底下尊贵的太后和皇帝。


他董卓废过也杀后。


死了也没和寻常人有何不同。


死前也会恐惧不安,会求饶性命,临死之时也大小失禁,几日就臭味难闻。


只要刀利,何人杀不死?


董卓琢磨着,以后再杀人或许可不用刀刃。


直接推墙掩埋,无疑省了很多事。


他咧嘴笑了下,那些所谓名士王芬与许攸等人,连废个皇帝都能泄露,畏缩不前。


不知只要军权在握,哪怕多少皇帝,也可随手废立。


他把持朝政又立新帝,朝堂的公卿大臣,不还是怕死?


要依附他。


一众官吏就以司徒兼尚书令的王允,最知他的心意,舔地极为舒服。


于是大手一挥,便将王允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此人非常识相,只受领了两千户。


其余尽赠送给董氏。


董卓翌日便在朝堂大肆表扬王允。


如若朝堂衮衮诸公皆像王司徒一般,早就天下大定了。


也不会有袁氏的叛乱。


群臣听罢,心里对王允唾骂不已。


你舔归舔,为什么还要影响我们?


你太原王允,也算天下名士,怎么就这么没节操?


真令王氏蒙羞!


王允全程沉默以对,不露任何喜怒之色。


董卓想到王允,就想起和王允同出并州的吕布,他以亲子相待。


董卓是个急性子,脾气火爆。


来的快,去的也快。


从不会把事情记挂在心。


两人亲如父子,纵然有些许矛盾,也能很快重归于好。


凉州诸将都知道,在董太师发恕时,最好离其远点,过会儿便好。


董卓想起两人,不由叹喟道:“还是边州之人懂得忠义,知道谁待他们好。”


“不像关东士人蔡邕,平日也待他极好,还奏封为高阳乡侯,却始终对我隔阂不小。”


董卓招揽的蔡邕,虽言语尊敬,可暗地里或依旧看不起他。


要不是惜蔡邕有班固之才,哪会留其在耳边絮絮叨叨。


董卓瞧着远处长安城方向,哑然而笑。


这辈子也算驯服过最烈的马,玩过宫阙最漂亮的美人,不得不说,还是天子活得很好。


在满足自己的私欲上,董卓还有些自愧不如,无法超越先帝。


固然大权在握比拟霍光,可还差天子一筹。


董卓摸着肥胖的肚子,感叹说:“为何吾偏偏不是姓刘,要是姓刘天下哪有这么多事?”


他要姓刘,早把天下士族给收拾完了。


哪用得着伏首做低数十年,才有今日地位。


登时,陡然有亲信过来,在耳旁附语数息。


董卓色变,思索片刻,恍然大悟笑了起来。


摆了摆手道:“无妨,无妨,奉先与子师乃同州乡人,我深有了解。


宴请数回也正常,勿要惊怪,还需将耳目放在诸公身上。”


亲信收到暗报,吕布近来偷偷多次赴宴王允,意图不明,遂来告知太师。


董卓知两人不算忠义,也难逃唯利是图。


他待其不薄,以高官厚禄笼络作为爪牙。


两人凭什么背叛他。


当时雒阳时,且不敢轻举妄动,何况董卓早就羽翼丰满。


谁敢对他心怀不轨,敢问有几族可诛?


吕布偷偷与宫女私通。


真以为他董卓不知道?


不过念着情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就等着吕布开口讨要,再做个顺水人情,赏赐给他罢了。


宫中美人,早玩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