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虎贲郎 > 第69章 驰援天子

第69章 驰援天子

作者:中更 返回目录

天色昏暗,安邑城南近郊。


天子行辕位于一处乡社,此刻乡社外杨奉率兵举火而来,却被虎贲、羽林十几人截停门外。


辅国将军伏完隔着鹿角询问:“将军何故兴兵于此?”


“河东虎贲赵基聚兵作乱,袭杀李乐、韩暹,本将督兵入卫天子,还请放行!”


杨奉怒声回应,火把照映下,就见伏完惊诧莫名:“将军说笑了,李征西、韩征东并为国家宿将,岂会被小卒所害?”


“我岂是说笑之人!快快通报天子,请天子决断!”


“是,将军稍候。”


伏完收敛惊容,后退几步对举着火把的儿子伏德低声:“死守此门!”


“喏!”


伏德沉声应答,伏完接过火把,独自一人快步去乡邑内。


沿途遇到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司徒赵温与侍中刘艾,杨彪就问:“杨奉何故兴兵?”


“说是虎贲赵基作乱,袭杀李乐、韩暹,想来已夺得闻喜。”


伏完快声回答,对杨彪拱手:“文先公去好言招抚此人,所料不差,虎贲正向我等而来!”


“好!”


杨彪果断应下,引着张喜、赵温两个三公重臣就往大门处走。


刘艾举着火把跟随伏完去见天子,天子屋舍外卫尉周忠,侍中杨琦披甲持戟,两个老人胡须泛白,杨琦瞪眼询问:“何故生变?”


刘艾回答:“虎贲南下,已杀李乐、韩暹,夺其兵马,此刻就在闻喜,旦夕可至!”


“甚好!”


杨琦、周忠也转身跟随入内,屋舍内此刻也举着两束火把。


即将满十五岁的天子端坐不动,边上坐着皇后伏寿,董妃站在另一侧,后面还站着宋、赵二贵人。


天子刘协只有十五岁,可想而知伏寿、董妃、另两个贵人的年龄。


此刻都神情严肃,眉宇间皆无稚气可言。


杨琦、刘艾、伏完入内,杨琦回答:“陛下,杨奉举兵,推说河东虎贲有赵基者谋乱,已杀李乐、韩暹,今聚众闻喜,旦夕可至。”


刘协闻言暗暗握拳,询问:“王邑如何?”


“不知。杨奉举火进围天子行辕,王邑绝无坐视之理。可召杨奉,观其胆色,再做决定。”


见杨琦准备拿下杨奉,伏完当即拒绝:“不可,虎贲随时可至,杨奉大势已去,今不过是顽隅负抗,存有侥幸。不若听任喧嚣,形势窘迫,自会引兵离去。”


说着又对刘协长拜:“陛下,臣以为可拟诏,敕封杨奉,念其护卫之功,使之就任一方,为国家屏障。”


杨奉再坏,也坏不过李傕郭汜,也的确有统兵之才。


真不给杨奉活路,这里三十多名虎贲、羽林根本挡不住杨奉。


刘协就看向刘艾:“拟诏如何?”


刘艾可是当过董卓长史的人,此刻不假思索就回答:“陛下,位高难受其信,位轻则不动其心。不若拜为河南尹,使耕耘河雒,以便今后。”


刘协思索,这是要让杨奉过渡走向清贵职务,何况河南尹的含权量很高。


可问题很明显,杨奉的官职是非正常环境下授予的官职,哪怕朝廷认可,地方上士人不认可,那等于没用。


就是拜杨奉为大将军,天下各方谁又会将杨奉当回事?


高官如此,普通职务更不可能让杨奉满意,也无法让杨奉的部属满意。


杨奉所部过度膨胀,结果就是现在找不到合适的安置办法。


刘协也能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可就是如此棘手,无法解决。


杨琦这时候又说:“陛下,迟则生变,还请速召杨奉。”


收拾了杨奉,胡才这里就好办了。


杨奉与胡才两个人能凑在一起朝夕相处,没别的原因,就是胡才性格宽和,能受委屈。


相对来说,胡才是个很好说话的人。


拿下杨奉,让胡才出面就能将大部分乱兵约束住。


杨琦铁了心要拿杨奉开刀,可刘协不怎么想杀杨奉,念杨奉护驾之功是一方面,他也不想闹的白刃相搏。


离开长安这一路上,百官就真的剩下百人了,实在经不起动乱厮杀。


这时候南阳郡守左灵披戴铠甲到门外拱手:“陛下,各署郎卫皆已聚集。”


闻言,刘协去看侍中刘艾。


刘艾微微欠身,后退几步出门,就见院内挤满了郎官,不乏四十多岁的五官署郎,小半人穿戴简陋铠甲,或提剑在手,或握持矛戟。


火把稀疏提供照明,郎官们便是天子最后的护卫。


议郎董昭与黄门侍郎钟繇就站在前排,钟繇拄着一杆铁戟抬头问:“子芳公?”


“不得喧哗。”


刘艾嘱咐一声,又返身回屋舍。


屋舍内四束火把燃烧,杨琦见天子迟迟下不定决心,不由闭目长叹。


又有脚步声急促传来,是钩盾令:“陛下,安邑出兵,正举火而来!”


紧随其后,伏德也快步而来:“陛下,胡才遣使来报,说右贤王去卑作乱,攻烧卫氏庄园!”


刘协问杨琦:“这是何意?是杨奉欲惊吓朝廷乎?”


杨琦沉眉:“恐非杨奉手段,以臣之见,是匈奴贪卫氏财货,乘机抄掠。”


君臣沉默之际,司空张喜快步冲入屋舍,长拜:“陛下,杨奉自云将引兵南下,欲往弘农,向朝廷索求弘农郡守之职。”


刘协又去看杨琦,又看看刘艾,杨琦开口:“给他,速遣使召胡才护驾。”


刘协侧头看尚书冯硕,冯硕当即取帛书,捉笔疾书,标准的章草书法。


确认无误后,当即盖下天子印玺。


至于传国玉玺,目前还掌握在袁术手里。


“传黄门侍郎钟繇宣诏。”


钟繇闻声将手里破旧长矛丢给身边郎官,正要进入屋舍时,司徒赵温快步而来一脸喜色,越过钟繇直入屋舍长拜:“陛下!杨奉拨马而走,贼兵突然溃散!”


一瞬间,屋内压抑气氛顿时尽去。


就连四束火把都欢快跳跃起来,刘协神情也轻松起来,立刻说:“拟诏,传胡才护驾。”


“喏。”


尚书台几人应下,立刻又捉笔疾书。


“报~!”


羽林郎侯折跑到门前,卫尉周忠转身到门口问:“何事!”


“虎贲赵基杀散贼兵,留一队虎贲后,又督兵追击杨奉而去!这是赵公手书!”


“快遣使劝阻,以免有失!”


周忠下令,目前没有虎贲中郎将,周忠接过侯折捧着的帛书转身又回屋舍内。


帛书很快转到杨琦手中,杨琦快速扫视:“社稷之幸呐!国朝山野之中,竟有如此英杰!”


他将帛书双手递给刘协,刘协翻阅,果然是赵彦的亲笔书。


简单描述了虎贲遇袭反破匈奴,诛杀李乐之事,至于诛讨宗贼侯氏、杀逆臣马矢枝这等微末事迹不值得用墨,反倒讲述赵基的出身。


刘协见此更是长舒一口气,整个人踏踏实实坐在榻上:“甚好,甚好啊!传虎贲问话。”


帛书又被他转手递给刘艾,供众人阅览。


几个公卿凑在一起,看到赵基的出身,都是松一口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现在出现的赵基,以及战力格外强横的虎贲,本就让他们担忧。


但这样出身的赵基,已经打消他们的顾虑。


杨琦转身立刻对门口的钟繇说:“立刻去召回虎贲,不得追击。贼臣杨奉奸滑狡诈,以免为贼所害。”


“喏!”


钟繇只能应下,出身颍川四姓又如何,现在的朝廷轮不到他说话。


不多时荚童被引来,手里还提着一颗头颅,单膝跪拜:“臣虎贲中郎荚童救驾来迟,伏望陛下恕罪。”


刘协瞥一眼被荚童放在面前的头颅,也见怪不怪:“此是何人?”


“回陛下,乃贼将胡才。与我军相遇,被赵中郎一箭射杀,贼众降服。”


顷刻间,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杨琦甚至感觉,现在或许可以将钟繇喊回来了。


刘协略感不适,他还是有点喜欢胡才的,就问:“何处诛杀的?”


“安邑城西,胡才率数十骑欲返乡,猝然遭遇躲避不及,为赵中郎射杀。”


荚童回答时,杨彪又引着唐宪入内,唐宪两手各提一颗头颅,都是洗干净的头颅,分别是略干枯的李乐以及韩暹。


这下,屋舍内一时间陷入寂静。


杨琦这时候干咳两声,问尚书裴茂:“巨光,可知赵基此人?”


“略有印象。”


裴茂从尚书队伍里走出来,拱手回答:“仆返乡时未见此人,只是听闻其少年顽强,意气卓群胆略超凡,非常人所能及。”


裴茂望着地上一字摆开的三颗头颅,他们生前让朝廷动弹不得,此刻却摆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对赵基的确有些印象,恶名也是名。


一时间只觉得赵敛还是克制了,知子莫如父,若不是早早压制了赵基,鬼知道这些年会把乡里祸害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