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三十六章 勇卫营密报!

第三十六章 勇卫营密报!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返回目录

皇帝和太子吩咐的事情?


还是交给一个阁老亲自去办的?


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可是这种事情他们怎么不知道?


这不应该啊!


一瞬间,以周延儒为首的几个内阁大臣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他们总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而他们这些人全部都被蒙在鼓里。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但薛国观根本懒得再搭理他们,直接便转身离开了。


大明日报的事情太子爷只给了他三天时间,他现在忙的要死,根本没功夫和这些人扯皮。


下朝之后,朱慈烺没有去奉天殿,也没有回东宫,而是直接奔向了御马监。


他想搞一匹马来练习一下骑马,这样万一以后御驾亲征的话也不至于太难堪。


可到了御马监之后,朱慈烺直接傻眼了,因为整个御马监压根就没什么人,甚至连马也没几匹。


看着身前下跪的几个太监,朱慈烺强压着怒气问道:


“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和提督太监呢?让他们滚来见本宫!”


要知道在明朝的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和御马监是最为重要的部门。


其中司礼监可以代替皇帝批红,有干预明朝各种决策的权利。


而御马监不止是需要养马,还掌管了一部分兵权。


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部门,居然被荒废成了这个样子,也难怪朱慈烺会生气了。


然而在听到这话的时候,跪在地上的太监们却是一脸的茫然。


片刻之后,一个小太监小声回道:


“太...太子殿下,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和提督太监不是被陛下调到勇卫营去了吗?”


..............


朱慈烺瞬间哑火。


该死!


他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两年前,崇祯改革军制无果之后,便从京营中挑选出了一批精兵,和御马监以及腾骧四卫重新组建成了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就是勇卫营!


之后这支军队就被崇祯派去陕西参与剿灭李自成了,至今都没有回来。


所以御马监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因为能打的士兵和太监都派出去剿灭李自成了......


不得不说,眼下的场景貌似有点尴尬。


人家在外面为你老朱家拼命,结果你跑到人家这里发脾气。


朱慈烺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虚的说道:


“行了,没事了,你们都起来吧!”


“给本宫挑一匹最好的马,本宫要练习一下骑马。”


..........


不多时,御马监的马场上。


朱慈烺正慢悠悠的坐在马背上练习着骑马,李虎则万分小心的牵着马绳,唯恐这马突然脑子抽风,把太子爷给甩下来。


真要这样的话,他可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到了明朝这个时候,马鞍、脚蹬之类的东西早就普及了,所以骑马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朱慈烺溜达了一圈之后,就已经可以自己骑了。


但很明显,他身边的那些亲兵们还是不怎么放心,周围围了一大圈的人,随时准备救驾。


突然就在这时,一个人影风风火火的闯了过来,口中还大喊道:


“太子爷,勇卫营密报!”


勇卫营?


这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朱慈烺直接翻身下马,随手接过了太监手中的信。


然后无视了上面‘陛下亲启’四个字,直接打开了信封。


信是勇卫营的总兵黄得功写的。


说是勇卫营经过了一年多的厮杀,损伤已经过半,掌印太监为国捐躯、提督太监重伤。


兵员和粮草都无法补充,请求崇祯拨付一些军饷和粮草,让他可以继续招兵买马为剿灭流贼。


朱慈烺看着手中的信,一时间思绪有些复杂。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中,勇卫营可是崇祯可以掌握的最后一支军队了!


而这支军队也没有让崇祯失望,最终全部殉国!


写这封信的黄得功也是一个人才,最终死在了和建奴的交战中,以死报国。


不行!


不能让这支队伍再这么打下去了,再打下去的话,真的会打没的!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朱慈烺直接吩咐道:


“李虎,去内帑支十万两银子,派人送去给勇卫营,让他们原地修整十天之后,全部返回京城。”


“是!”


李虎答应了一声,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朱慈烺也没什么心情再骑马了,嘱咐了一下好好照顾这些马之后,他这才离开了。


等回到东宫,锦衣卫来报,说是英国公已经出发去辽东了。


朱慈烺没有在意,只是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毕竟这是昨天就制定好的计划。


文华殿。


这里是明朝内阁首辅们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


正常情况下,内阁首辅们应该是和崇祯一起处理朝政的。


只是现在皇帝‘病重’,太子又‘年幼’,所以朝政只能由几位内阁大臣们独自办公了。


当然,也并不是只有他们,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位秉笔太监。


但秉笔太监不负责处理朝政,只负责将他们处理好的奏折交给崇祯批复。


总的来说,国家依旧在正常运转着。


不过今天的气氛明显有点不太对劲,几位内阁大臣处理朝政的时候都阴着一张脸,好似憋着什么闷气一般。


但王承恩也只当做没看到,因为他不用想也知道,这群内阁大臣肯定是因为太子爷之前想要重设厂卫的事情生气呢!


作为一个太监,王承恩自然是站在太子爷这边的,所以他也懒得搭理这群和太子爷唱反调的内阁大臣们。


周延儒翻看了一下今天各地的送上来的奏折,心中只觉得更加烦闷了。


因为这些奏折里面连一件好事都没有,全部都是惹人烦的糟糕事儿!


要么是要钱要粮草、要么是闯贼又攻破了哪座城池、要么是哪里又发生了灾祸需要国家出钱救灾。


看着这一份份奏折,周延儒的心情更加糟糕了。


特别是一想到之前薛国观那副得意的样子,周延儒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现在在文华殿,他真想把手里的茶杯给砸了!


突然就在这时,同为内阁大臣的张四知突然来到了周延儒身边,然后小声道:


“周阁老,兵部最近发生了两件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跟您说,反正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挺奇怪的。”


嗯?


周延儒听到这话,瞬间来了几分兴趣。


毕竟兵部的事情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