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十七章 崇祯是圣明的!朝廷也是圣明的!

第四十七章 崇祯是圣明的!朝廷也是圣明的!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返回目录

而汤若望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爽快,无非也就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汤若望确实对火炮很感兴趣。


二是因为汤若望作为天主教的传教士,传教向来是他的主要工作!


可是至今为止,信教的也只是那些大臣,他迫切的想要拉拢一位真正有权势的人信教。


而眼前的太子殿下,无疑就是他能接触到的最有权势的人了!


毕竟谁都知道,眼下皇帝病重,这位太子殿下正在监国,甚至说不定哪天就成为新的皇帝了!


这可是大明朝最大的大腿啊!


汤若望怎么能放弃呢?


看到汤若望答应的这么爽快,朱慈烺微微一笑。


他当然知道此刻汤若望再想些什么,不过他并不在乎。


“既如此!那就这么说定了!”


“目前火器研究院还在筹备之中,不过本宫专门在东宫腾出了一个宫殿用来各项研究。”


“汤大人没事的话也可以过去看看,钦天监的职位也由你继续担任,火器研究院算是兼职吧!”


“等火器研究院建好之后,再请你过去任职。”


“只要你尽心尽力的帮助大明研制火炮,本宫不会亏待你的!”


朱慈烺道。


“臣谢过太子殿下!”


“臣一定不负太子殿下重托!”


汤若望赶忙答应了下来,同时也终于明白刚才毕懋康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双方又聊了一会儿,喝了一杯茶之后,朱慈烺这才带着毕懋康离开了。


回东宫的路上,察觉到旁边的毕懋康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朱慈烺笑着问道:


“毕大人,是不是担心本宫会被汤若望蛊惑,然后信奉了天主教?”


毕懋康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没错!这正是老臣担心的事情!”


“大明朝的任何人都可以信奉其他教派,但君王不行!”


“君王若是信奉教派的话,带来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老臣有点担忧!”


毕懋康实话实说。


他并不歧视任何信仰,但他绝对不能接受未来的皇帝信奉什么天主教。


朱慈烺只觉得心中好笑,随即便宽慰道:


“放心吧!本宫对什么天主教压根就不感兴趣,更别提信教了!”


“但是你也知道,这些西洋传教士拥有的很多技术都是我们不了解的,而这些技术都可以帮助大明更加强盛。”


“大明需要用到他们的技术!”


“所以这种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等到未来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本宫自然有办法收拾他们!”


毕懋康听到这话,才松了口气。


“太子殿下圣明,是老臣多心了!”


等回到东宫的时候,毕文轩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回了腾出来的宫殿,然后按朱慈烺给的方法开始研究了起了玻璃。


毕懋康老远的打量了一下,随后依旧好奇的看向朱慈烺问道:


“太子殿下,按照您给的方法,真的可以制造出水晶吗?”


毕懋康还是有些不信的!


毕竟在他看来,水晶这种东西从来只有从自然界获取,哪里是人为可以制造出来的?


朱慈烺对此也懒得解释了,只是笑着拍了拍毕懋康的肩膀。


“毕大人,放宽心,最迟明天我们就会知道结果了!”


毕懋康听到这话,也就不再说些什么了。


告别朱慈烺之后,他也去忙着准备开始研究燧发枪了。


闲来无事,朱慈烺则是回去补了一个觉,中午吃饭的时候这才醒来。


下午,亲兵来报,大概讲述了一下周皇后和周奎的谈话内容,因为没察觉到任何问题,所以他们也没动手。


朱慈烺点了点头,并没有感到意外。


毕竟之前想干掉周奎的想法也是最终的无奈之举罢了,只要周奎不搞事情,朱慈烺还是可以让他安享晚年的。


总的来说,今天倒是没发生什么大事。


昨晚没睡好觉,所以今晚朱慈烺准备睡个早觉,晚上天刚黑,他就准备睡觉了。


结果刚躺床上,就被马宝的声音吵醒了。


“太子爷,薛阁老来了!”


薛国观?


他来做什么?


朱慈烺有些纳闷,但下一秒,朱慈烺就反应了过来。


该不会是大明日报已经做好了吧?


想到这里,朱慈烺赶忙吩咐道:


“带他去书房,本宫马上就到!”


不多时,朱慈烺就在书房内见到了薛国观。


薛国观的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一样的东西,‘大明日报’明晃晃的四个字已然映入了朱慈烺的眼帘。


“太子殿下!老臣幸不辱命,终于将大明的第一份大明日报做出来了,请您过目!”


薛国观说着,满脸兴奋的将手中的大明日报递给了朱慈烺。


他确实是挺兴奋的。


因为他知道大明日报会对大明的未来造成怎样的影响,而这其中就有他的功劳。


“你辛苦了!”


朱慈烺随口安慰了一句,然后接过了大明日报。


入手的感觉非常好,看来应该是使用了上好的宣纸。


这也是朱慈烺特意嘱咐的,大明日报不能使用劣质纸张,只能使用最好的宣旨。


成本或许大了些,但却可以让人知道大明日报的重要性!


一眼望去,最醒目的就是‘大明日报’四个字,其次就是正面的标题了:


‘大明勋贵贪污腐败,意图造反,陛下为杜绝此类事件,特重启厂卫监察百官’


而标题下面的内容,自然就是详细的说明之前为什么要对勋贵们下手、以及为什么要重设厂卫了。


总而言之,崇祯是圣明的,朝廷也是圣明的。


只是有那么几只蛀虫在啃食大明朝。


崇祯杀了那些蛀虫,并且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然后决定重设厂卫,用来监察百官,以确保贪污受贿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而且用的都是白话文,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听懂。


朱慈烺对这篇文章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它足够白!足够直接!而且没有那种文叨叨的味道。


可以很直观的让所有人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


紧接着,朱慈烺又翻看了一下其他版面,果然都是按照之前制定好的来的。


大明日报的另外一面,都是一些朝廷百官的人员调动,其中就包括薛国观恢复内阁首辅、以及孙传庭担任三边总督的事情。


反面则是一些诗词歌赋、小故事之类的内容。


虽然故事的内容看起来有点生硬,不过总的来说朱慈烺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刚刚开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