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16章:盘活死局!张首辅请赏,小皇帝承情

第0016章:盘活死局!张首辅请赏,小皇帝承情

作者:上官不水 返回目录

皇极殿内,静得可怕。


官员们都望向沈念。


想听一听他会如何记撰今日之事。


马自强、王锡爵等一众担任着文学侍从的官员,都向沈念投以同情的目光。


换作他们。


也实难想出该如何妥善记注。


本来。


一句“五月六日,上视朝”,外加附录一份常朝简报就能解决。


但现在,复杂多了。


万历小皇帝冒失发言,说话后又改话,实乃君之大忌。


为君者。


今日出言反复,日后便有可能朝令夕改。


再者。


小皇帝最近任性话多。


张居正欲给小皇帝一个教训,故而选择在常朝之上敲打他。


此刻的沈念。


要么得罪张居正,要么被小皇帝记恨,很难将二者都讨好。


万历小皇帝低着脑袋,很是郁闷。


他被张居正怒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大多都发生在经筵日讲上。


但这次,是常朝。


是要将他的过错记录到史册上。


他这个年龄,极爱面子,正是觉得自己能成为天下贤君的时候。


如此被惩,心中自然不舒坦。


这时。


沈念缓了缓,朝前走了两步,高声道:“何为《起居注》?帝王之实录,将来之炯戒。”


“自古以来,君王皆无权翻阅《起居注》,更不能知晓其内容!臣若直言,是为陷陛下于不道,陷阁老于不忠,陷自己于不礼不智不忠,成为史官之耻,恕下官不能在御前直言!”


唰!唰!唰!


在沈念话落的那一瞬间,所有官员都如面向太阳的向日葵那般,扭脸看向沈念。


眼神里全是倾佩。


君王无权翻阅起居注,乃是自古以来的铁规。


不然,哪个皇帝容许臣子写他的坏话,哪个皇帝不想将自己写的贤明一些!


不过,规矩是规矩。


破坏此规矩的帝王不在少数。


当年,唐太宗就曾偷看起居注,传说还修改了玄武门事变的内容。


而宋太宗更是多次阅览起居注,恨不得日日翻阅,其中歌功隐恶、曲意回护之处甚多。


这使得起居注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但是——


当朝的起居注是张居正下令重启的。


他三令五申地要求:修撰起居注,须不虚美,不隐恶。


他若违逆这条铁规,那就破坏了重启起居注的目的。


这个坏头,不能开。


至少在常朝上,臣子若倡导君王翻阅起居注,那就是奸臣。


张居正为教育小万历,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这一刻,马自强的胸膛挺得高高的。


沈念太为翰林院长脸了。


以后谁再言翰林院是内阁的亲儿子,马自强便可用沈念今日之事回怼,这就是翰林院厉害的缘由。


自打张居正成为首辅后,沈念是让他第一个吃瘪的,且有理有据,合礼数、合法理。


后者根本无法辩驳。


御座之上。


小万历长呼一口气,嘴角微微上翘。


这是他首次在张居正面前占据上风,虽然沈念大概率还会实言,撰写小万历冒失失言,但至少没让他在常朝之上丢脸。


他已经很满足了。


这一刻,他对沈念甚是欣赏。


同时心中暗道:日后做事说话,一定要躲着这些修撰起居注的史官。


张居正先是一愣,然后朝前走两步,直接跪了下去。


“陛下,是臣失言,险些陷陛下于不道,请陛下责罚!”


小万历心中略美。


局势陡然翻转,由他认错变成了张居正认错。


“咳咳……”


帘幕后传来李太后的咳嗽声。


小万历一激灵,立马站起身来,将宽大的长袖扯了扯,虚抬双手道:“元辅快快起来,元辅不过是为教导朕莫朝令夕改,而忘却了这个规矩,元辅无错,是朕刚才过于冒失了,朕定谨记元辅教诲,日后三思而后言!”


“元辅,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当即,张居正站起身来。


在沈念眼里,李太后、张居正、小万历三人,就如同一家三口一般,冯保是家中的忠仆。


这种形容不是指李太后和张居正有私情。


而是这四人无论闹什么矛盾都是自家人,而满朝文武全是外人。


不单是沈念,许多官员都是这种感觉。


这时。


张居正又看向沈念,然后再次朝着小万历拱手。


“陛下,沈检讨谨遵史官职责,避免臣犯下大错,臣为沈检讨请赏!”


此话一出,满朝官员都面露羡慕。


张居正的为人,大家都很清楚。


人如其名,甚是端正。


从不说反话。


他虽柄国专政,在内阁实为一言堂,私生活也较为奢侈,但心中所谋皆为国事,无半点私心。


这也是他能坐稳首辅之位的主要原因。


他为沈念请赏,说明他认为沈念做得对,应该受赏。


“应赏!应赏!元辅教诲朕有功,亦该赏,周司业直言上谏,亦该赏!”


小万历缓了缓,提高了声音。


“赏元辅正银五十两,紵丝三表里。赏翰林检讨沈念正银二十两,紵丝二表里;赏国子监司业周子义正银二十两,紵丝二表里!”


紵丝,即一种先染丝后织造的丝织物,属于上等布料,一表里布即一匹布。


小万历封赏还是有一套的。


平时经常赏赐官员,但大多都是御食、甜点之类的。


而今赏赐银锭与布料,已属厚赏。


要知,从七品的沈念,年俸84石,折银不过三十余两。


“臣谢陛下厚赏!”


张居正、周子义、沈念跪在地上,同时高声道。


周子义有些懵,有些受宠若惊,若不是沈念,他根本不可能得赏。


小皇帝非常懂得笼络人心。


旋即,百官退朝。


马自强让沈念与其同行返回翰林院,走一路,夸了沈念一路。


很快。


沈念在朝堂上的这番言辞便会传遍各个官衙。


能将死局盘活,能让张首辅请赏,能让小皇帝承情。


此等表现。


可谓是官场朝堂,以下对上,教科书级别的处事案例。


能怼一怼首辅张居正,还能让其心悦诚服,是每一个官员的梦想。


……


半个时辰后,沈念回到了检讨厅。


刘楚先将茶水已沏好,刘克正为沈念拉开椅子,王祖嫡和赵用贤见到沈念,便躬身拱手。


“做史官,当如沈子珩!”四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诸位,折煞我了,今晚,我请诸位吃酒!”沈念笑着说道。


同僚之间,私下还是可以聚一聚的。


只要不乱议政事,便无人管。


沈念与这四人同屋做事,外加有同年之谊,彼此自然会多照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