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33章:打一儆百!当疯子遇到大疯子(大章)

第0033章:打一儆百!当疯子遇到大疯子(大章)

作者:上官不水 返回目录

碧云寺,后院。


从拐角处走出的不是别人。


正是曾对沈念以“钱财、文玩、美色”行贿未遂的晋商乔文道。


沈念没想到此人就像狗皮膏药一般,仍不死心。


“沈检讨,真巧呀,我们又见面了!”


乔文道面带笑容。


沈念挥手示意顾月儿和小桃去一旁的禅房休息。


待二人离去,他看向乔文道。


“乔大官人,你的手段实在是拙劣不堪,用四本宋版书,就想逼着我登上你的贼船?”


乔文道接过书摊主递过来的宋版书,挥手让其离开。


“没想到竟让沈检讨瞧出来了,惭愧!惭愧!”


乔文道将四册宋版书用双手举到沈念面前。


“乔某听闻沈检讨昨日在御前日讲,赢得满堂彩,在此向沈检讨道喜了,此为贺礼,咱交个朋友,如何?”


沈念将双手背于后方,道:“你以此等粗鄙的方式贿赂朝廷命官,应该没少吃闭门羹吧!”


大明官员虽受贿成风。


但也知不收陌生人之礼,不收无来由之礼。


像乔文道这样。


没有中间人介绍,直接堵路上,开门见山就送金银、送文玩、送女人的人,能吓坏许多人。


万一他送完礼,反手一个举报,受贿者的仕途岂不危哉?


今日他又给沈念设了一个类似“仙人跳”的局,这哪是交朋友,分明是在得罪人。


乔文道自信一笑。


“非也!我乔文道瞧上的官员,几乎都与我成了朋友。接下来,沈检讨听我细讲一番,便一定能与我成为朋友了!”


沈念顿时来了兴趣。


虽然乔文道这两次行贿都看似粗鄙少谋,但沈念却从直觉上觉得他是个聪明人。


“沈检讨,我们这边聊!”


乔文道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看向前方墙角处的石桌石凳。


与此同时。


一名小厮将石桌石凳迅速擦拭干净,还端上了两盏茶。


这就是有钱的好处。


只需一个眼神或手势,仆从就将所有东西都安排好了。


当即,沈念走了过去。


书童阿吉则站在不远处,听候沈念吩咐。


……


乔文道将四本宋版书放在石桌上,看向沈念。


“沈检讨,我乔某结交官员,向来简单粗暴,因为论勾心斗角,谁能比得上你们这些当官的!”


“我只有三招:送钱,送美人,送名声。”


“能抵得住钱财与美色诱惑的官员寥寥,而若抵得住,我便只好送名声了。”


“只不过,我送的名声,不是什么好名声!”


乔文道缓了缓,喝下一口茶。


“当下,沈检讨深受陛下喜欢、阁老器重,距离成为正式的日讲官,只有一步之遥。”


“日讲者,陛下之师也,沈检讨日后必然前途无量,如果我这时坏沈检讨的名声,沈检讨恐怕承受不住吧!”


对方在威胁他。


“今日,沈检讨看出了这四本宋版书的陷阱,明日、后日、大后日,我还有许多计策,不一定用在你身上,或许用在你父亲身上、或许用在你岳丈身上,或许……”


“我这个人不喜欢奉承官员,因为奉承到最后,我养肥养到高位的官员却还要将我供出去挡罪!”


“我喜欢泼脏水,一盆不够泼两盆,两盆不够泼五盆,毁掉像你这样官员实在太容易了!”


……


此刻的沈念,面色冰冷,变得认真起来。


这个乔文道简直就是个疯子!


别的官商勾结,都是商人跪舔官员;但他却想着造官员的污点,以此为把柄控制官员。


而沈念这类年轻官卑,未来前途无量的官员。


正是他的目标。


就如同穷苦人家长得好看的女儿一般,往往大概率受到欺凌。


当下的沈念就是这样。


无数人想着将他拉进京师官场的淤泥池子呢!


沈念冷声道:“乔文道,你真是个疯子,你不怕我假意妥协,一旦身居高位,第一个杀掉的人就是你?”


“哈哈,不会。”


“沈检讨,你这样的官员我见的多了,初入仕途,年轻气盛,一身正气,一心想着致君尧舜,但最多五年,你就会明白,官场之上,唯有权钱不可辜负!”


“今日,你与我交个朋友,我保证你仕途顺畅,擢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只是时间问题。待你身居高位,即使恨我,也绝对离不开我,我自有自保之法。”


“曾经,有一位大儒比你还要刚直,当时我拿住他的把柄、威胁他时,他甚至要悬梁自尽,然后写血书举报我。”


“但不到半个月,就开心地趴在我为她安排的姑娘怀里,一啃就是半个时辰,和发情的猴子没有什么两样!”


“沈检讨,何必斗个鱼死网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仇人要好吧!”


听罢乔文道这番论述。


沈念对当下黑暗的官场,理解程度又深了一层。


乌鸦的世界里,不止白天鹅有罪,灰斑鸠都有罪。


想在当下官场出淤泥而不染,几乎不可能。


乔文道对付沈念,使用的乃是阳谋——你不与我结交,我便毁掉你!


此刻的沈念,有些后悔。


后悔当时只将乔文道当成了一个浅薄的暴发户商人,没有调查他的底细。


从他的话语中便能听出。


乔文道在朝中绝对有大靠山,不然不可能如此自信且对沈念之事如此了解。


当下,朝堂的山西官员很多。


新晋阁老张四维,户部尚书王国光,外加刚任日讲官的王家屏都是山西人。


乔文道是一个有野心骑在官员脖子上的商人,与他结交,只会成为他的工具。


沈念不由得感概——


当下的官场,真是处处都是陷阱,即使你不跳,也有人将陷阱移到你的脚下。


此刻,沈念的脑子飞快旋转着。


告对方行贿?对方贿赂未遂,根本不算罪。


以权势压倒对方?当下的沈念也只是官场小绵羊,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并且,他根本没有功夫一直提防着这类人。


大明的日讲经筵官,最怕的就是名声被毁。


有时一些空穴来风的诬陷,那都是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


乔文道一脸自信,站起身,再次举起那四本宋版书,道:“沈检讨,接过这四本书,咱们就是朋友了!”


沈念讨厌别人威胁他。


他想了想,心中喃喃道:解决一个疯子,只能用疯子的方式。


思索完毕。


沈念也站起身,面带笑容看向乔文道,喃喃道:“《大明律》有载,以手足殴人,成伤者、笞四十。”


“什么?”乔文道没有听清,探头问道。


就在这时,沈念突然一拳击在乔文道的肚子上。


砰!


乔文道直接就躺在了地上,在其还一脸迷惘之时,沈念大步朝前,直接骑在他的腰上。


啪!啪!啪!


对着对方的脸颊便狂扇起来。


一旁乔文道的小厮,愣在原地根本不敢动。


沈念足足扇了十余个耳光子,才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来,然后看向那小厮,瞪眼道:“愣着干什么,去报官呀!”


那小厮连忙朝着外面奔去。


而此刻。


乔文道躺在地上不断哀嚎着。


其脸颊下侧被沈念扇的青肿一片,根本说不出话来。


他从商多年,还从来没有被一名官员连扇这么多耳光。


沈念望了一眼乔文道脸上的伤痕,甚是满意。


依照大明律:以手足殴人,不成伤者,笞二十;成伤及以他物殴人、不成伤者,笞三十;成伤者,笞四十,青赤肿为伤;拔发方寸以上、笞五十;若血从耳目中出、及内损吐血者、杖八十。


笞是小木棍,杖是大木板,一般情况下,笞刑打不死人。


沈念故意朝着乔文道的腮帮子打。


很疼。


但不会导致血从耳目中出,更不会导致内损吐血。


若被笞四十,沈念还是能够接受的。


一旁寺院的游人香客都纷纷躲得远远的。


这时,阿吉快步走到沈念身边,一脸认真地说道:“少爷,你快跑,官差来了,我就说我打的。”


老阿吉伺候着沈念的父亲,小阿吉伺候着沈念,二者对沈家都甚是忠诚。


沈念顿时乐了,道:“不用。”


这时,顾月儿和小桃从禅房里跑了出来。


她快速奔到沈念的身边,见沈念的手掌发红,连忙道:“你的手打疼了吧,我给你揉揉!”


地上呻吟的乔文道听到此话,气得差点儿没有背过气去。


沈念道:“月儿,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中,你们三人立即回家,我今晚可能要在衙门过夜了,但明日肯定安全回家。”


沈念的话语不容置疑。


顾月儿点了点头,便与小桃、阿吉快速离开了。


沈念殴打乔文道。


并非是因气愤突然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当有些矛盾无法解决时,不如激化矛盾。


待官差前来抓人,此事必然会惊动翰林院、甚至内阁。


追问原因,沈念便称对方行贿,他拒绝后,对方出言威胁,欲谋划毁其名声,故怒而出手。


沈念殴打乔文道,最重的惩罚无外乎是:笞四十。


但好处多多。


其一,沈念拒绝受贿,清名可立。


其二,打得一拳出,免得百拳来。沈念如此狂殴行贿人,以后定然会吓退诸多行贿者,使得沈念的生活安静许多。


其三,若以后沈念或家人亲眷出现一些私德上的问题被人弹劾,只要没有十足证据,沈念就称可能是被乔文道陷害。


一石三鸟,甚是划算。


……


不多时。


身穿北城兵马司兵服的两名一胖一瘦的官差快步走了过来。


北城兵马司即五城兵马司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巡街、捕盗、夜巡、抓贼等。


曾主责京师治安。


但当下随着东厂与锦衣卫的人增多,京师治安都交给了他们,五城兵马司多在背锅时出现。


“谁在斗殴?”胖官差高声道。


沈念将手举的高高的,喊道:“这里!这里!”


那名胖官差大步走过来,先看了一眼在地上呻吟的乔文道,又看向沈念。


“你好大的胆子,打了人竟还如此开心,走吧,跟我们去衙门!”


沈念从怀中拿出京朝官独有的朝参牙牌,道:“二位,吾乃翰林院检讨沈念,麻烦将我们送到北镇抚司吧!”


唰!


胖瘦官差听到“翰林院检讨”五个字后,立即弯下腰来。


翰林院,那是内阁的亲儿子,里面的官员皆前途无量。


“大人,您……您怎么在这里?是……是他打你,你自卫才出手吗?”


沈念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无须多问,将我们送到北镇抚司即可。”


“是,是。”两名官差低头答道。


瘦官差见乔文道身上无伤,踢了踢他,后者只得爬了起来。


京师审讯之处有三个。


其一,刑部,主要是民事案件。


其二,东厂,主要是涉及宦官和公门中人。


其三,锦衣卫北镇抚司,主要负责大案要案,但涉及翰林院官员的,一般也都在北镇抚司核查。


北镇抚司监狱,便是传说中的诏狱。


沈念觉得,今晚大概率要在诏狱之中度过了。


……


约大半个时辰后,日近黄昏。


沈念来到了北镇抚司。


这时。


一名身材壮硕、身穿四品官服的官员带着一众飞鱼服锦衣卫走了过来。


沈念识得为首者。


正是当下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兼北镇抚司镇抚使,曹威。


正四品,主管诏狱。


可不经刑部,直接刑讯、处决犯人。


沈念连忙拱手,道:“下官参见曹镇抚使。”


曹威无视几乎被打成猪头的乔文道,看向沈念,关切地问道:“沈检讨,此人怎么招惹你了?”


沈念笑着道:“三两句话说不清楚,能否拿张状纸,我将今日之情况写于纸上,依照大明律惩治就行。”


“另外,麻烦镇抚使派人汇禀一下马学士,告知一下情况,我明日可能不能按时到衙了!”


“好说,好说!”


曹威道:“来人,安排个敞亮的地方,送沈检讨休息,另外将这个人也带下去。”


沈念虽然官职不高。


但昨日才在御前讲史显圣,陛下、阁老皆赞,锦衣卫无人不知,自然要对他特别关照一些。


至于如何定他的罪,那自然是内阁与翰林院说了算。


曹威绝对不会直接定刑。


不多时,沈念便住进了牢房。


里面还算干净,从一旁的小窗口,没准儿晚些还能看到月亮。


八月十五,在诏狱过中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