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二十九章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第二十九章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这李善长真狠啊!完全不把人当人。


就算是牲口,都没这么用的!”


阴影之中,有人开口,带着一些感慨。


“嘻嘻,要的就是他不把人当人,越是这样,咱们生存的土壤就越多。


越能吸引更多的信众,咱们的力量也就更大!”


“中都城内,咱们的信众,现在有多少了?”


一个显得沉稳的声音响起。


“回禀教主,已经有两万人了。”


又一个人回答,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教主,咱们要不……近期就准备起事吧?现在中都城就是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两万人用来起事足够了!”


处在最中间的那人,摇了摇头,声音依旧显得沉稳:


“不急,好饭不怕晚,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再等上一个月,咱们中都城的信徒,至少还能再增加一万。


凤阳这里朝廷的兵马多,李善长也不是那般好相与的,只两万人就想要闹出大事端来,不容易。


再等等……”


几个人在这里又看了一阵儿,便悄然离去。


很快就没入到了夜色里,不见了踪影……


……


离天亮还早着,朱元璋便已经醒了。


下意识的伸手,朝着床头柜摸去,想要拿手机看几点了。


结果却摸了一个空。


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返回到了洪武年间,不再是现代了。


哪里还有什么手机?


在现代,手机早就成为了第二生命一般的存在,那是真的离不开。


回到洪武时空已经几天了,他还是不习惯,只觉得哪哪都不方便。


禁不住在想,自己重回洪武八年时,要是能把自己的手机带回来就好了。


哪怕没有网络,但里面存的诸多资料,也对自己大有用处。


不过,却也知道,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还没有通过自己的治理,让自己大明造出手机靠谱。


但再想想自己大明的现状,以及后世的科技发展水平。


朱元璋觉得,手搓手机好像也一样不靠谱。


有生之年,能见到大明进入到蒸汽时代,就已经非常难了……


摇摇头,朱元璋把这些念头甩出脑海,觉得最实际的,还是赶紧着手解决中都城的事。


穿衣起床,洗漱过后,先打了一趟拳,活动筋骨,然后去用早膳。


用饭的同时,还有学士在边上给自己讲古。


这倒不是在现代时养成的听书习惯,而是他原本就坚持做的事。


成为皇帝,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朱元璋本身又非常惜时。


单纯的吃饭,总觉得浪费时间,所以就安排了学士,在他吃饭时给他读史书听。


朱元璋原本对此还是比较享受的,但是现在,习惯了在现代用手机开两倍速听小说等东西。


现在再来听大明真人版,昂扬顿挫的诵读,还真有些别扭。


总想给他调个两倍速……


用过早膳去上朝,处理了一阵朝政后,返回到了武英殿。


朱元璋这里很快就传出了旨意,说是秦王樉,晋王棡,燕王棣,三人犯下大错,关玄武湖思过两个月。


为了以儆效尤,狠狠惩戒,不允许任何进行探视!


这个说法,倒也能让人信服。


毕竟正旦晚宴时,很多人都留意到了秦王,晋王等人行动不便,一看就是被揍的……


玄武湖原本是对外敞开的,当年让刘伯温选址修建皇宫,刘伯温一番仔细观看后,选中了燕雀湖。


于是就把燕雀湖给填上,修建了皇宫。


因为距离玄武湖近,所以朱元璋索性就让人把玄武湖也给圈了起来。


筑起高墙,变成了皇家的私人湖泊。


朱元璋知道,不少所谓的人文墨客都因此而骂自己,说自己为了私人享受,把玄武湖给霸占了。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在湖中岛屿上,建造房屋,为今后存放黄册做准备!


黄册,就是大明版本的户籍,不过,比后世的户籍涉及的东西更多。


不仅详细的记录了家里有几口人,还要记录家里有几亩地。


是对大明人口和土地的大摸底。


有了它,才能知道大明的具体情况,今后不论是收税,还是征发徭役,制定发展规划,都有了根据。


再配上洪武二十年开始绘制的鱼鳞图册,成为了大明对下统治的基础。


这等至关重要的东西,自然要妥善管理。


其中,最关紧的就是防火。


弄到玄武湖这么一个大湖中的小岛上储存,再好不过。


不过,现在玄武湖岛屿上,还没有黄册。


因为上一世的时候,他是到洪武十四年,才开始下令清查田亩,建立黄册。


之所以等到洪武十四年才开始干这事,不是他不想提前做,而是不能。


清丈田亩,清查隐户,历来都是一块极为难啃的硬骨头。


这是与天下整个富人阶层为敌,是从他们身上剜肉。


阻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这事情要是好办的话,能够中兴大汉的光武帝刘秀,也不至于完不成清查田亩了。


哪怕上辈子历时十年,完成了这事,但现在想起这辈子,自己还要再做一次,朱元璋也依旧是觉得困难重重。


但,就算是再困难,这件事也要做,且做的要比上辈子更好!


清丈田亩,谁不听话,谁敢阻拦,谁死!


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决心特别大!


并也觉得自己接下来,需要提前为这件事情铺路。


至少要比上辈子用的时间更少,完成的更好才行。


要是重来一次,还和上辈子的水平一样,这些年岂不是都活到狗身上了?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更是无穷!


在朱元璋心中想法翻滚之时,朱樉,朱棡,朱棣三人,已经被人带着,前去玄武湖看管起来。


哥几个,人前时一个个神情沮丧,但没了人之后,立刻就跟浇了水的茄子一样。


又支棱起来了。


对于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都想着大展拳脚。


却根本不知道,他们将要去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以寻常百姓的身份前去,又有多艰险……


也不知道,他们的慈父,为了忽悠他们过去,对他们隐瞒了多少消息。


总而言之,这必然是一趟,令他们终身难忘的旅程!


夜深人静,有小船载着他们,偷偷走水门离开,汇入到了大江。


一路辗转,带着改头换面的哥仨,沿着水路朝凤阳那边而去……


而朱元璋一直等到几个儿子,都送走了,确认追不回来后。


这才准备对太子朱标说,在此之前被他所隐瞒的一个要紧情况……


可以说,把慈父的形象,演义的淋漓尽致……


……


有马蹄子冒着火星子的战马,一路冲进了中都城,径直前往行工部衙门,去找李善长。


片刻之后,一封书信,被摆在了李善长的桌案前。


只是扫视了一眼,李善长便已神色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