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64章 至暗时刻(下)

第64章 至暗时刻(下)

作者:老左老左 返回目录

震惊,绝对的震惊。


这竟然是一个旅长的诀别遗言?


你特么写出师表呢?


众人一阵羞愧,这是第几个战死的旅长了?


第3个?第4个?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民国双壁】就这么葬送在了淞沪,估计那个胡琏的绝笔信也快来了。


但震惊之后,又是绝望。


沈复兴要走的这条路有多难?做起来可不是一封信那么简单。


北拒黄河,南守长江,真的做得到吗?


至于后面几句,他们都不敢想!


也不是他们对沈复兴后面提的那些个建议不采纳,因为...还有一条路可走。


是的,一条谁都不愿意主动开口的路。


说是看不到未来才会选的路,但这...又何尝不是因为看到了未来呢?


看着听完沈复兴绝笔仍旧不说话的会议室,台上之人终于怒了:


“或许?你们也在期盼着,我去跟那帮家伙谈判?”


这冷不丁的问题让众人顿时冷汗直流。


谁知道这是不是反话?


可有人却在思考,这是不是在找一个台阶?


很快,那道无力地声音再次响起:“中间人后天就会到金陵,所以这两天不会有轰炸...”


人心思动!


沉默...长久的沉默...


直到夜已经深了,没人离开。


似乎这一夜,将决定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一般。


这里的会议死气沉沉,但金陵却早有人乐开了花。


豪华的公馆内,那个每每用力挺直背脊就会隐隐发痛的男人正认真地挑选每一件衣服。


“这件不行,太死气沉沉了,和平谈判是喜庆的事情。”


侍从又拿了一件白色的中山装:“先生,这是您以前很喜欢的一套白色,要不?”


“不行,太过招摇,而且现在我也不喜欢白色了,不吉利。”


侍从欲言又止,只能躬身退到一旁。


男人自己翻了又翻,直到看见那件浅蓝色的西装,左看右看都很满意:


“就是这套,好好熨烫,后天我要穿去见重要客人。”


侍从走后,男人默默来到窗台,看着漫天的星光:“我时日无多,想要那个位置,只有这个机会了!”


“十数万伤亡,如今败退就在须臾之间,何必呢?”


“从清朝开始,国家羸弱,列强环伺,打不过的,试过了,不可能打过的。”


“再打下去,国家就要没了!他这个武夫根本就不懂!”


“整天就知道打打打,打赢了军阀,以为那些列强跟军阀一样?幼稚!”


“只有我...只有我坐到那个位置,才能救这个国家。”


“他们不过是要驻军,要矿产,给他们就是了,至少国家还在,海内外弱肉强食的世界,本就是如此!”


“你舍得交出关税,就舍不得交出矿产了?”


此刻,他的眼中光芒闪动,似乎没几天,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一般。


那挺不直的背脊,在这一刻也逐渐变得挺直。


而同一时刻,申城、金陵有不少人都是与我们的汪某人一样,蠢蠢欲动。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连夜绣国旗。


哦不,应该说是传统。


正如同陈誠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汉奸多如牛毛!


....


回到南翔指挥部会议室


顾祝同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看了一眼怀表,时间已经来到了10点42分。


此时的气压已经低到可怕,每个人的脑海都已经千转百回。


要不要撤?


怎么撤?谁先撤?谁殿后?


要不要谈?


怎么谈?谁去谈?谁负责?


有些人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辞呈,怎么说都不想趟这浑水。


而有些人,已经想好了不打仗该以后要做什么生意发财。


只有寥寥几人,还在千辛万苦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破敌,哪里还有援军。


负责右翼的张司令甚至打算提议,调动驻守浙东的三个旅湘军暂编旅补充杭州湾防线,而驻守杭州湾的湘军第62、63师北上增援。


突然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会议室的宁静,一名作战参谋拿着电报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门口。


“前方急电!”


但无人回应。


这时候,会议室内的“摆件”冯总司令居然开口:“念嘛,怕什么?”


整个会议室,也就他敢这么说了。


得到冯总司令许可的参谋当场立正,双手捧着电报,大声念道:


“第51师王耀武电:我部已于今夜抵达刘行,行军中击溃日寇迂回部队,正在向杨家行挺进,重复,我部正在向杨家行挺进!”


!!


所有人都抬起头,烟雾缭绕的会议室仿佛有一束光照射进来。


“你再说一遍?”顾祝同激动地起身冲到参谋身旁,一把夺过电报。


“第51师王耀武部正在向杨家行挺进!”


瘫坐着的众人终于有了精神,仿佛垂死之人被打了一针吗啡,振作起来。


“委座,独立旅跟33旅有救了,我们能守住!我们能守住!”


看着大呼小叫的顾祝同,冯总司令轻轻点头:“看来,事情还有还转的余地,陆续将部队撤出来也不是不行。”


陈誠同样松了口气:“冯张司令所言甚是,18军所部只要再坚持两天,陆续撤军还是可以做到的。”


很可悲,众人的心思此时也只是停留在撤军这件事情上。


可台上的最高指挥脸上,却没有任何喜色:


“此时撤军,国联更不会介入了,我们...还是孤立无援。”


众人脸上的喜色骤然消失。


是啊,现在似乎除了沈复兴的那套长期抗战的理论,别无他法。


可同样的看法,法肯豪森顾问早就提出过。


真要走到那一步...太难了。


那是一条仅有微不足道希望的道路!


会议室的气氛又陷入沉默,这让兴冲冲跑来的参谋有些不知所措。


咚!咚!咚!


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人纷纷扭头看向大门,一个熟悉的身影很快出现,是俞飞鹏。


他将帽子交给副官,大踏步来到台前行李:


“委座,樵峰来迟了!”


回答他的声音有气无力:“坐,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俞飞鹏见对方声音中透露着疲惫,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面向众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整个指挥室回荡:


“向各位汇报一下:钟松率第20独立旅5000余人,已经抵达嘉兴,距离申城不足80公里!”


吱嘎~吱嘎~


又是一阵调整座椅的声音,众人纷纷坐直了身体,脸上的表情也出现了变化。


“俞济时率第58师10900余人,已经抵达宣城,距离申城不足200公里!”


“陈德法率第37独立旅4000余人,已经抵达吴江,距离申城不足60公里!”


“周喦(yán)率第6师9300余人,已经抵达嘉善,距离申城不足70公里!”


“湘军,王东原率第15师5400余人,已经抵达南浔,距离申城不足100公里!”


“西北军,王修身率第32师4000余人,已经抵达吴兴,距离申城不足100公里!”


“粤军,彭林生率第66军教导旅3000余人,已经抵达桐乡,距离申城不足110公里!”


“豫军,刘培绪率第40师5000余人,已经抵达张家港,距离申城不足90公里!”


听到这里,众人早已热血沸腾,有救了!


真的有救了!


就连最高位置上的那人也坐不住起身,眼中竟然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泪水。


俞飞鹏说完这些,再次站定行礼:


“交通部上下日夜奋战,5个师又3个旅近5万援军,距离战场仅一日路程!!”


“另各路援军10个师6万余人,7日内必到!!”


光明之后有黑暗,黑暗之后还有光明。


举国一体,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寸土寸血,抗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