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 第86章 霸王

第86章 霸王

作者:两知小龙虾 返回目录

十年前百壑村被征兵的那些人,在徐孝牛回家之后,陆陆续续有零散的三四十人回来。


四百人,回来的不到十分之一。


回来的人中,大部分没有军功,只有几个有五等军功。


杜家从徐孝牛口中得知杜勇死在了战场上,伤心不已。好在老二杜猛早早成婚生子,让杜海没有那么痛苦绝望。


六年前送回家书和军功时,刘家老二刘鸿展是最高的三等军功,然而他没能回来。


这不妨碍刘家依旧在百壑村是地主大户。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家家底丰厚,远不是普通农户能比的。


刘鸿展带回来的三等军功,也给刘家增加了积攒财产的资本。


征兵之后,村中各家各户几乎都忙着怀孕生子,以至于十年过去百壑村又恢复了生气,村头巷尾随处可见跑来跑去的孩童。


其中最出名的孩童,当之无愧是徐家老六:徐孝厚。


————


如今徐家干农活有长工,家务活有丫鬟,徐孝厚不需要在家里干活,得以发挥孩子的天性。


他这年纪正是疯玩的时候,除了早晚在家练桩功,上午读书识字,中午和下午都在外面浪,直到饭点才回家。


偶尔他还去县里玩,有他四哥给他钱。


徐孝云是从小苦过来的,小时候很缺钱,爹娘给几个铜板都得攒起来舍不得花。以至于到六弟这里,他出奇的大方,不想让六弟体会他小时候的窘迫。


村口林场。


九岁的徐孝厚和一伙同伴嬉戏玩闹。


“六哥、六哥!”


这时候,一个裤脚磨破、脸上沾着鼻涕痕的半大孩童跑来。


“咋的了?”


徐孝厚小名“六子”,因此年纪小的伙伴叫他“六哥”。


那孩童呼哧呼哧喘着气,指着村里的方向:“启鸣和启胜又欺负二丫了。”


刘启鸣,刘家老大刘鸿伟的儿子。


刘启胜,刘家老三刘鸿图的儿子。


“嘿呀,那俩不长记性啊。大家伙跟我走,找他们算账去!”


徐孝厚一挥手,带着一帮孩童乌央乌央跑向村里。


刘家的农田地头。


两个八九岁的男孩在抢夺一个女孩手中的陶罐。


陶罐里几只蝈蝈发出此起彼伏的清脆声响。


两个男孩正是刘启鸣和刘启胜。


女孩身形瘦小,看上去六七岁模样,她叫二丫。她家是刘家的佃户,她爹在农忙时分还会到刘家当短工干活。


被推倒在地的二丫呜呜哭泣。


以她家的情况,她就算被欺负了告诉爹娘,爹娘也不敢声张,只能忍气吞声。


“哭什么哭,你这是在我家地里逮的蝈蝈。就该是我们的。”


刘家两个堂兄弟的性格,和他们爹没什么区别。刘家这些年虽然收敛了不少,但骨子里的蛮横、欺软怕硬没变。


“看那边!徐老六来了!”


刘启鸣见到远处跑来的徐孝厚等人,拉着刘启胜转身就跑。


他俩本来就打不过徐孝厚,如今徐孝厚有了“大哥”这个更大的靠山,动起手来毫无顾忌。


“孬种,有本事别跑!”


徐孝厚口中大喊,脚下发力追上二人。


他桩功二层,体质比同龄人强得多。追上刘家堂兄弟,他二话不说拳脚相加,打得他们鼻青脸肿、痛哭流涕地求饶才停手。


旁边伙伴们拍手叫好。


他脏兮兮的脚踩在刘启鸣脸上:“喂,再让我见你们欺负二丫,我见你们一次揍一次,知道了么?”


“呜~知、知道咯~”


刘启鸣满是泪珠的脸上沾上徐孝厚的鞋底灰。


“滚吧!”


徐孝厚又一脚踢在刘启胜屁股上,将其踢出两米远。


二人连滚带爬逃了。


徐孝厚丝毫不怕他们告状,他大哥是县尉,三哥是先天武者,四哥是富商。附近十里八村的,他怕谁?


没过一会儿,又有人前来找他:“六哥六哥,咱们经常玩的河边地盘被隔壁村几个大孩子占了!”


“走!”


徐孝厚二话不说,又带着一群伙伴去找场子。


百壑村旁边有一条小河,他们经常在那里摸鱼捉蟹。


河边浅滩,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带头的几个十几岁大孩子。


“喂!这是我们的地盘,你们快走!”


徐孝厚霸道喊话。


“这又不是你们村的地方,怎么还写你名字了?”


对方人群中有人满脸不服气。


人家说的有道理,这条小河并非百壑村的。


然而以徐孝厚的年纪,他不管什么对错。锄强扶弱的好事他会做,蛮横霸道的事情他也做。


“呦嘿,不服是吧,来比划比划。打赢的才有资格在这儿玩,输了的回家玩泥巴去。”


徐孝厚说着就要动手。


对方人群中有人认出他,低声言语了几句。


他们并非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在听说了“县尉”这个不能招惹的大人物后,灰溜溜离开。


“吁~~”


徐孝厚吹着口哨,很得意。


随着时间推移,百壑村徐家老六徐孝厚“小霸王”的名号传播开来。


其名声好坏参半。


有人说他很讲义气,身边伙伴无不服他。


有人说他武道天赋卓绝,比他三哥还要出色。


也有人说他粗俗霸道,只懂拳脚,不讲道理。或是说他多管闲事,和他无关的事情都要插手。


总之,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不能招惹的人物。


偶尔有人告状到徐家。


徐福贵和佳珍屡屡管教徐孝厚,可是没什么用。


有些事情,徐孝厚做的并非错的,只是多管闲事了,其本意是做善事。


而那些确实做错了的,徐孝厚干脆认罚,就是不改。


面壁罚站成了常事,徐孝厚“死猪不怕开水烫”,罚多了反而麻木。


徐福贵教训地狠了,徐孝厚会躲去县城。


徐孝牛、徐孝苟、徐孝云平时都住在县城,徐孝厚在县城有地方住。


除了徐孝牛严格按照他爹的吩咐,对徐孝厚很严厉。其余徐孝苟和徐孝云都对六弟宠溺得很。


这是造成徐孝厚不受管教的主要原因。


时间长了,徐福贵见其本性不坏、没犯过什么大错,索性由他去了。


对他最大的管教,是徐福贵减少了给他五行灵药汤的次数。


以徐孝厚的桩功进度,再以五行灵药汤辅助的话,实力会提升得很快。


然而其年龄和品性,无法驾驭自身实力。武力与品性不匹配,易惹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