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62、辞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62、辞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卡拉马佐夫 返回目录

在财务这一块,除了刚刚创办《祖国纪事》的时候赌了一把以外,其它时间克拉耶夫斯基基本上都是谨小慎微,尽量让杂志的财务状况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因此每一期的印刷量的话,克拉耶夫斯基往往是稳步推进,在现有的基础上稍微多印那么一点。


但是现在的话,克拉耶夫斯基发现自己好像已经是个激进分子了.........


完全就是在大步前进,偏偏他还觉得就算这样了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对此克拉耶夫斯基只能说多亏了他的努力,否则杂志怎么可能蒸蒸日上?


嗯,跟那位年轻人也有点关系就是了..........


而就当最新一期的《祖国纪事》在不断地被印刷出来的时候,就在圣彼得堡的街头,一位瘦小的金发年轻人,此时此刻也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感到一定的期许和担忧。


至于原因,就像他在信中所写的那样:


“哥哥,我提出了辞呈,我向你起誓,我再也不能继续任职了。本来这样的生活即便艰苦,我也仍认为我能再坚持一段时间,但自打在杂志上看到那位先生一篇篇精妙的小说之后,我就再也抑制不住创作的热情了。


而我目前的工作大大地影响了我的进度,也常常让我觉得我在虚度光阴。


尽管我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此刻我连添置衣服的钱都没有,但关于我的生活请别担心,一块面包我很快会找到的。我将拼命工作.........


好在我的小说进度不错,近来我正在对他进行最后的修改,等真正完稿后,我就准备先念给我的朋友格里戈洛维奇听听,他在圣彼得堡的文化界似乎有一些朋友,或许他听了我的小说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帮我。


但是谁知道到底能不能行呢?我想过直接寄往《祖国纪事》,但听人说,他们那里积压了许多稿件,轮到我的时候估计要半年以后了,而且新人发表了也不会给稿费..........”


他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既然如此,他又如何能不发愁呢?


其实硬要说的话,他的工资以及他分到的那一部分遗产,已经足够他过上富足的生活,但大抵是因为染上了一些坏毛病的缘故,陀思妥耶夫斯基目前不仅没有钱,甚至身上还背了一笔不小的债务。


但即便如此,我们的老陀还是选择了勇敢追梦,试图在写作上有所成就。


而既然一说到写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了那位近来声势越来越大的米哈伊尔。


对方的作品确实配得上他的名声就是了。


而像他这样一位先生,想必如今一定已经很富有了吧?


应该就是天天都吃白面包,喝最好的茶水,参加各种聚会,被各种小姐们围在一起,是社交场上的中心.........


光是想想这位越来越有名的先生的处境,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羡慕的直流口水。


什么时候我才能过上像他一样的日子呢?


抱着这种强烈的愿望,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孤独地走在大街上。


事到如今的话,他其实对他即将完成的那部小说十分满意,但就是如何投递出去让他犯了难。


而在满意的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偶尔也会想到那位名为米哈伊尔的作者的作品,只要想到了,他的信心就也稍稍有些不足了..........


当然,如果说可以的话,如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想跟对方见上一面,跟对方说说话,然后再向对方请教请教,说不定还能享受到对方那优渥的生活呢。


但他如今确实是没有什么门路,只能是尽可能地碰碰运气,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机会。


虽然如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确实有点艰难,但等到了最新一期的《祖国纪事》的发行,这位瘦小的青年还是早早地就出了门,在尚未完全亮起来的街道赶路的同时,也在盘算着兜里的那些钱到底够不够用。


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只能写信再问自己的哥哥要一点..........


而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陀思妥耶夫斯基总觉得来买《祖国纪事》的人比之前的还要多,就算他出门的很早,但等他来到书店的时候,场面就已经有些拥挤了。


没有多少人大声询问,大家都在用力地朝某本杂志挤过去,倘若拿到了,便会像个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用力挥拳,然后迅速地挤了出来,准备找上一个地方好好读一读。


这种情况的话,身材瘦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占什么优势,本来大早上的心情就不好,再加上挤了这么一通,精神状态本来就不太问题的他多多少少有些烦躁,以至于在拿到杂志后,心情竟然并没有多激动。


他甚至在想:上帝啊,我快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怎么就硬要来买上这么一本呢?从别的先生那里听听不好吗?


想归想,杂志终究还是买了。


他心里哀叹的同时,也是准备找上一个地方先简单地看一下,看看对方的小说究竟能不能刺激到他已经开始有些麻木的神经。


只是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往日里这个时候,从街头以及那些咖啡馆之类的地方,基本上听不到什么声音,而只有沉默到一定程度后,很多人才会表达起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以及抒发那种压抑的情绪。


但是今天的话,不知为何,他总觉得笑声在不断地出现,不断地从一个又一个地方传过来,仿佛是看到了什么很好笑的东西一般。


这些笑声多多少少让这个敏感的年轻人有些心烦意乱,仿佛这里面一定有声音是在嘲笑他的处境一般。


怀着这种更加烦躁的心情,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然后在那些讨厌的声音中翻到了这一期杂志的某一页上。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崭新的军大衣,胳膊下夹着小包,正步行穿过集市的广场.........”


开始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依旧心烦意乱,看了一点后感觉心情稍稍平复了一点,等到第一个转折来临的时候,他渐渐忘掉了周围的声音,当又一次突转到来的时候,他已经忍不住边摇头边笑出了声。


等到看完整篇小说后,他就变成了传出去笑声的那个人。


而在这种笑声中,他又难免对自己、对身边的那些人乃至对某些更大的东西展开了一些思考。


稍稍回过神后,他就忍不住长叹一声,半是羡慕半是惊叹地自言自语道:“我看过的最好的讽刺小说之一了!怎么能不让人发笑呢?而这笑声中也隐藏了许多东西..........”


由于这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再次对那位尚未见过面的先生产生了羡慕的情绪,既羡慕这份才华,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在羡慕对方那大概率十分优渥的生活..........


而当他想着这些的时候,另一边,不知为何,米哈伊尔突然从梦中惊醒,感受着自己硬邦邦的沙发,再看看自己那起身幅度大一点就会撞到头的灰色天花板,以及闻着空气中那股打扫不干净的腐朽的味道。


米哈伊尔忍不住笑了。


还好还有机会住更好的,不然每天都这样醒来的话,米哈伊尔是真的觉得自己这辈子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