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90章 这个天下,有多大?

第90章 这个天下,有多大?

作者:沉默的脑袋 返回目录

温禾能猜出来,李世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一旁的三小只却都惊讶的目瞪口呆。


“阿耶!”


李承乾有些慌,此前教他的几位先生,都和他说过如今突厥的局势。


刚刚建立的大唐,还不完全是突厥的对手,若是起了战乱,只怕他阿耶又要出征了。


“慌什么,区区突厥罢了,日后你是太子,如此慌乱……”


“咳!”


李世民话还没说完,只听温禾突然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


突然被打断的他不满的朝着温禾瞪去,却见后者冲他眨了眨眼。


他这才醒悟过来。


此前温禾便和他说过,后世李承乾就是因为压力太大,所以才崩溃的。


如今他这般斥责,只怕是要给这孩子更大的压力了。


‘唉,孤这毛病啊。’


他随即柔和了一些,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有孤在,那些胡虏不过尘埃,随手可灭,日后的大唐不需要惧怕他们,你更不需要。”


“嗯。”李承乾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自己阿耶会呵斥,没想到先生只是咳嗽了一下,阿耶便换了态度。


‘难不成阿耶害怕先生?’


他心里不禁疑惑,但也知道这种事不能问。


“就是,有阿耶在,谁人能是大唐的对手!”李泰叉着腰,仰着头发出豪言。


李恪也赞许的点了点头。


在他们心中,自家阿耶便是大唐最强的战神。


事实上也是如此。


要说李世民的功绩,只怕唐初这些功臣加起来,都没有他多。


毕竟那些功臣都是在他麾下建功立业的。


“够了,莫要吹嘘了,省的叫外人笑话。”李世民摆了摆手,要不然他嘴角压制不住的往上翘,温禾还真的信了他这番话了。


“温禾。”李世民轻咳了一声,叫了他的名字。


“此前朝议上,众臣都劝孤日后莫要亲征,你如何看?”李世民忽然将话题转到这上面来。


他在一旁的席子上跪坐下,李承乾格外有眼力的给他拿来支踵。


“不去就不去呗,您以后是万人之上的皇帝,这问题你还是别问我。”


那些大佬都叫李世民不要去了,他如果提出反对意见。


只怕过几日的朝议上,弹劾他的奏疏就要摆满李世民的桌案了。


见他如此没胆量,李世民当即哼了一声,转头问了他三个儿子。


“阿耶,日后我长大了替您出战打突厥去!”李泰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你好好养你的猪。”温禾也坐下了,听他这么说,随手就拿了一个木块朝他砸了过去。


然后被李世民狠狠的瞪了一眼:“你这叫什么话,青雀如此有志气,孤觉得……”


他正要往下说,又被温禾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打断了。


是啊,青雀未来还是不要领兵的好。


“孤觉得你先生说的对。”


“啊!”李泰愕然不已,他没想到自己阿耶竟然对先生如此言听计从,顿时翘起了嘴,有些忿忿。


一旁的李恪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阿耶日后贵为天子,正所谓君子不坐危堂,即便真的要亲征,也该等兄长年岁长一些,到时候孩儿随您一起,保护你。”


李承乾意外的看了一眼他,李恪居然冲他笑了一下。


李世民闻言更是大喜:“好,恪儿说的好,看到没有,孤的儿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勇气,还说日后要保护孤,哈哈哈哈。”


他转头看着温禾朗声大笑。


后者“呵呵”了两声,无奈的叹了口气。


只能说杨良娣确实教的好。


不过这小子到底有没有那个心啊?


他都有些纠结了。


“不过孩儿其实更愿意在先生身旁学习,先生近日说了好多奇妙的事,就连烧水都蕴含着大道理。”


李恪忽然话锋一转。


但他这话却说进了李世民的心里。


后者赞许的点了点头,再看温禾的目光,多了几分欣慰:“看来你没有辜负孤的期望。”


“所以殿下有奖励不?”温禾调笑道。


“没有,给你的够多了,你小小年纪哪里守得住那么多家产。”


李世民脸色顿时黑了。


他的内帑都没多少钱了,这才多久时间,他原本的一个田庄就全给温禾了。


现在都要拿禁苑的田地来赏赐了。


这竖子实在贪财。


但好在他不贪权。


“高明你说呢?”李世民看向李承乾。


后者抿了一下嘴,沉吟了片刻后向李世民大拜:“孩儿觉得,如今还不能与突厥开战,孔先生说穷兵黩武……”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李世民的脸色沉了下来,顿时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不用害怕,你继续说。”温禾提醒道。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世民,咽了咽口水,这才继续说道:“孩儿觉得,应该再等几年,等到大唐在阿耶治下仓廪充沛之时,再征讨突厥。”


李承乾说完,低着头,不敢直视李世民的目光。


不过他没等来李世民开口,却听到温禾夸赞。


“这不说的很好嘛,殿下,你别老是吓唬他,看把孩子吓的。”


李世民无奈的看了一眼温禾。


“孤又没有责怪他。”


这竖子,把孤当做是暴君了不成?


孤有那么可怖嘛?


“此话不无道理,但如今是突厥要袭扰我大唐,你觉得该如何?”


李世民沉着声音继续问道。


李承乾紧张的额头上都渗出汗来,他咽了好几次口水,满脸的困惑,不知道该怎么说。


“穷兵黩武确实不对,正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温禾开口帮他解围。


李世民没有说话,默默的看着他。


李泰和李恪有些担心,李承乾更是紧张的拽住自己的衣袖。


三小只没想到温禾竟然在李世民面前说出这番话。


但很快,温禾话锋一转:“可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要以为有高墙在外,长城阻隔,那些蛮夷便只会在草原游牧。”


李世民嘴角微微扬起。


他就知道温禾前面那句话的后面,肯定还有别的意思。


见他如此认真的给三小只讲课,他便没有打扰,转头冲着不远处角落里的文忠打了个手势。


让他端茶水过来。


温禾没被他的小动作打扰,继续对着三小只说道。


“若是国力强盛,不去征伐,那么在他们的眼中,富饶的中原就是一块肥肉,如西晋末年的灾祸还会发生。”


“草原人虽然杀不完,但就像是院子里的那些野草一样,也要时不时去割掉,否则它们就会长的到处都是。”


“等到草原人彻底微弱,便从大唐移民、以及流放囚犯过去,用军队看管让他们养牛养羊,不许擅自游牧,再建造军镇,等几十年后,那里便是我大唐自古以来固有领土。”


他最后一句话,三小只听的稀里糊涂,没太明白。


可李世民彷佛感觉胸前有一团火。


“我大唐自古以来固有领土嘛?”


这一刻,他感觉温禾这番话,和之前他对长孙无垢所说的那句话产生了共鸣。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臣妾!


但他心中一直有个疑问。


“这天下,有多大?”


李世民忽然问了一句,看向温禾的目光宛如烈火般灼热。


温禾望着他。


这还是李世民第一次主动问他这个问题。


这天下有多大?


温禾忽然笑了起来,冲着外头大喊一声:“拿我的纸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