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这个导演没有格局 > 第3章 第一次策划

第3章 第一次策划

作者:中贰钓鱼佬 返回目录

接下来几天,江一锋一边熟悉和适应环境,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一边花时间重新学习英语。


好在他以前的英语基础还在,再加上日常工作就是浏览英语网站和视频节目,有工作环境,学习起来还是很快的。


20号晚上6点半,江一锋把剪辑好的视频素材保存下来,又写好了文案。


抬头一看,发现周围的同事已经走了一大半。


只有小部分人在加班。


这就是搜弧的工作文化,整体是比较佛系的,加班的情况并不多。


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是“勤奋、聪明、健康、快乐”。


这四个词语,写在了员工卡的背面。


在普遍内卷的当下,在996盛行的互联网大厂里,搜弧算是一个异类。


这家公司早早的就取得成功,现金流一直很充足,从老板到员工,都没有太大的危机感。


此时的张朝扬,认为员工应该自由健康的发展,自发成为好人,这样能产生更积极的工作效果。


他把这种企业文化,总结为“好人文化”。


江一锋还是很喜欢这种工作氛围的,有比较大的自由度。


就比如大鹏,江一锋入职三天了,还没见到这位节目主持人。


除了在搜狐工作之外,大鹏还在外面当演员,出演了一些话剧和电影。


今年情人节,他出演的电影《变身契约》上映,这会儿他还在跟着剧组宣传。


“小江,今天的素材收集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合适的桥段。”


胡倩走到江一锋身边,询问他的工作进度。


江一锋说道:“今天收获挺大的,欧美那边有两段素材。


但是我觉得港岛的这段更劲爆,可以作为下一期节目的主题。”


“哦,什么素材?”


“吴君茹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跟刘德桦聊天,爆料圈内有女明星爱好集邮。


她说有人像是收集邮票一般,要集齐四大天王。


只可惜集到了黎铭、章学友和郭富成,没有集到刘德桦,是个巨大的遗憾。”


江一锋一边解释,一边点开了视频。


胡倩有点近视,连忙俯身观看。


她弯腰的弧度有点大,嘴巴都快碰到江一锋的耳朵了。


江一锋都能感受到这女人的鼻息,以及身上的香水味。


看完视频后,胡倩不置可否,只是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江一锋打开了自己的文档,说道:“马上就是陈冠夕退圈一周年,我们可以把吴君茹的这个爆料,称作港岛集邮门。


先谈一谈集邮门,盘点吴君茹爆料的女明星可能是谁,然后再盘点一下照片门一周年后,各大主角的近况。


这样节目就有话题爆点,能够获得很高的点击量。


这是我写的文案,麻烦倩姐你帮我改一下。”


听到江一锋的讲述,胡倩越来越感兴趣了。


她看向电脑,屏幕上是江一锋的文案。


“片头小剧场。


姜涛坐在地上,看着地上众多女明星的写真照,嘴里念道:


“范兵兵、章紫怡、巩莉、王祖娴、李玉春……”


大鹏走到姜涛身前,看着一地的写真照,问道:“你这是干啥呢,摆摊吗?”


姜涛:“集邮啊,你看,这都是我的偶像!”


这些都是我上过的女明星。


镜头近景,大鹏满脸惊讶,“啊?”


姜涛解释:“不是,是我遇上过的明星,我再把这几个遇上了,集邮就齐了。”


大鹏拿出一张自己的写真照,放在姜涛面前。


“这张呢?”


镜头近景,姜涛“啊?”


大鹏:“难道我比不上李玉春?”


(观众大笑背景音)


片头结束,开始播放港岛节目素材。


播放结束后,大鹏主持:“这制作单位给了吴君茹多少钱啊,她做节目总是这么卖命,原来集邮这个词儿,还有这一层含义!


我再次不负责任的预测一波啊,集邮这个词,将成为今年的网络热门词汇。


说实话,我对集邮门的爆料,并不感到吃惊。


这个圈子嘛,你玩我、我玩他,他又玩你,大家早就达成了默契。


为此,他们还合唱了一首歌。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唱出来)……”


看到这里,胡倩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她感叹道:“你的选题很好,具备爆点,文案写得更好,生动有趣。


不过下一期视频的选题已经定了——“又是一年艺考时”,关注各大艺考生报考专业院校的情况。


你的选题和文案,就留到下下期吧。”


江一锋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期节目是我策划的,我想要做小剧场的现场导演,可以吗?”


胡倩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道:“可以,这场拍摄难度不大,我可以让你试试。”


《大鹏嘚吧嘚》这个节目,经常会有一些小剧场。


这些小剧场的拍摄比较简单,对江一锋这个新人来说,难度刚刚好。


“多谢倩姐!”


江一锋非常高兴。


他今天独自策划了一期节目,并亲手写了一篇文案。


这是江一锋第一次体验到创作的快乐,不同于以前枯燥的工作赚钱,创作是有作品呈现的。


虽然作品不成熟,还有一些擦边,但笑果是有的。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成就感。


胡倩也被江一锋的笑容感染了,她笑着说道:“其实你的主要目的,不是当编导,而是想当导演吧?”


江一锋点头说道:“不想当导演的编导,不是好编导。”


每个编导都有一个导演梦,只是当导演,要么有天赋,有么有资源,没那么容易。


看江一锋这么坦诚,胡倩回到自己的工位,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光盘。


“这份光盘,是周传基大师的电影课,里面有讲如何从零开始拍电影。


其实当导演,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并不需要掌握太多技术。”


把光盘递给江一锋后,胡倩就下班离开了。


江一锋把光盘放到电脑里,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完全入迷了。


“……电影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


但构成一部电影的,就是四大元素:时间与空间,光与声。


时空系统和声画系统合成的电影系统,更准确的说,就是用声画系统来实现的时空系统。


这是一个观念问题,需要你去实践,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学会用视听语言来传达信息。


如果不深入了解光和声的表现力,视听语言也使用不好,所以需要有一门摄影课,主要是讲光。


一门录音课,主要是讲录音给声音提供的种种可能性以及局限性。


最后就是一个结构的问题,也就是镜头组合的问题,这就是剪辑。


其实任何学校只开这三门课就可以了:摄影,录音,剪辑。


其它的课都是应景的花架子活。


我这次讲课,是应一些网友的要求,教大家零基础拍电影……”


周传基不愧是张一某和程凯歌的老师,对电影的本质,理解得很透彻。


江一锋听完他的课,犹如醍醐灌顶。


他之前一直被最佳导演系统误导了。


这个系统包含多个模块,什么剧本创作、影视审美、镜头语言、演员调教、资源统筹、叙事剪辑、特效科技等等。


导致江一锋认为,一个好的导演,这些都要会。


其实并不是如此。


摄影,录音,剪辑,这三门技术,才是导演的核心基础。


通过这三项技术,来构造视听系统,从而传递导演想表达的信息。


随着剧组分工的细化,摄影,录音和剪辑,都可以交给其他人来做。


进一步减轻了导演的工作量。


所以才会出现一些工具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