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妇人的话,岳飞的脑海中浮现那真君像的威严模样,当即摇头道:
“真君威严,庙宇乃是供奉他的重地,我稀溜溜的吃粥不雅观……这般亵渎真君之事,请老人家恕我不从之过。”
老妇人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只是缓缓蹲下身,看着他吃粥的样子说道:
“老身的孩子,若是还活着,也该和你一般大了。”
岳飞吃粥的动作一顿,他抬起头看向老妇人,就见对方笑着摇了摇头。
“老身自小就告诉他,保家卫国时,不可惜身……只是如今一语成谶,他死得其所,却留下老身一人活在世上。”
“那您后悔吗?”岳飞问道。
在问这话的时候,他想起来在家乡的时候,自己的母亲也告诉他要“精忠报国”。
一瞬间,他将眼前的老妇人和自己母亲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
老妇人闻言,只是摇头:“这后悔什么?”
“人终究是要死的,是要归于尘土、长眠不醒的,老身的孩儿,不过是先走一步罢了。”
“人生匆匆几十载,死则死矣,但在此前能留下点什么,有些许的意义存在便足够了。”
“所以,老身不会后悔,但若说遗憾,却是有些的……老身如孤魂野鬼般的游荡,多少是会孤独的。”
“不过,近日真君救世,却是让老身找到了些意义。”
“接下来,以此残生为真君、为有所需之人贡献些微不足道的力量,为老身那地下的孩儿积攒些阴德,就足够了。”
岳飞静静的听完,将粥碗放在地上,随后恭敬的起身向老妇人一礼。
老妇人摸了摸他的头发,“孩子,你和老身的孩儿很像,想来以后也是会参军的。”
岳飞轻轻点头,“我娘也曾与我说过,当‘精忠报国’,方能不负我这一身神力和武艺的。”
“好孩子……”
两人继续交谈着。
岳飞拿着碗,正要准备继续吃粥,然而就在这时,他的余光却忽然注意到真君庙中,有一道身影闪过。
看到这身影的瞬间,他便眼睛猛地睁大,难以置信的愣在原地,久久无法回神。
啪——
这碗被他一个不慎摔在地上,其破碎的声音也令他当即惊醒。
“这、这……”
与他相对而立的老妇人没有看到那身影,不由疑惑问道:“孩子,怎么了?”
岳飞这时已经回过神来,第一时间满脸心疼的看向地上摔碎的碗片。
不过好在粥都被他吃完了,不然浪费粮食怕是要令他更为难受的。
“我、我好像看到了真君的身影?”
老妇人闻言,却是出乎意料的平静。
她微笑着岳飞,拉着他向庙内走去。
岳飞被拉着进入庙内,而随着他愈发接近供奉真君的内堂,心脏也扑通扑通跳的愈发猛烈。
“那道身影……”
哗啦——
很快,当他走到内堂的时候,便见方才见过的周庙祝正在与一名神情平静淡然的少年交谈。
看到这少年容貌时,岳飞便猛地身躯一震,嘴巴颤动着,不停咽着唾沫。
他之所以如此反应,原因很简单,那便是这少年与被供奉的真君像,竟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不,不如说,那真君像,就是照着少年来雕刻的!
看到这一幕,岳飞整个人都懵了,脑海中迸发出无数思绪。
他一直以为,所谓的真君降世,乃是庙内供奉的神像在金军压境时显圣,击退敌军。
结果未曾想到,这真君降世,竟是真的活生生仙神下凡了!
在现实中看到与真君神像几乎相同的真人,这种冲击和震撼之感,直接让岳飞不知该说些什么。
“莫怕,孩子,真君慈爱,你无需感到畏惧。”老妇人轻轻拍着岳飞的手背说道。
然而她不知道,此刻的岳飞心中根本不是畏惧,而是震撼!
当愈发接近对方,他的心脏也跳的愈发快速,整个人的身体都有发烫。
未曾想,这么快,就以以一种无比巧合的方式见到了他仰慕的真君。
与此同时,他也听到了真君与庙祝交谈的话语:
“米面是否足够?”
“回真君,现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米面。
自前些时日知府大人对翊圣教展露善意,而且有您的关系在,每日都有商贾和豪族送来粮食。”
说到这里,周载的话语微微一顿,随后说道:
“不过相比这个,近来庙中前来不少军中之人。”
“都是太原府的士卒吗?”
“是的……他们虽然也是来做祷告的,但更倾向于杀伐破敌的祷文。”
真君庙重建的同时,周载也与其他信众一起,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祷文。
从护佑安宁、消灾祈福,再到杀伐破敌,以及更细分的领域,都有相对应的祷文。
而徐澜得知此事后,虽然面上平静,可心中却忍不住暗道自己的“真君”神职,后面估计还得扩展。
而且按照华夏百姓多多益善的习惯,随着时间流逝,他怕不是后面还得多个“求子祈嗣”、“安产保子”的神职……
“真君,有件事需要上报于您。”就在这时,周载忽的开口。
“但说无妨。”徐澜微笑。
“这段时间,除了重建庙宇和传教,以及帮助有需要的百姓,我还打算为您组建一支大军。”
周载神情严肃,郑重道:
“真君,我知道您神力之伟岸,足可一人破军,天下没有任何存在能抵挡您的步伐。”
“只是……信众们却也希望为您做些事情,将您的威严告知世人!”
“换言之,那更远之地,从吐蕃到北地高丽,再到西域、乃至极西,而非区区一个大宋,都需要您的光辉播撒!”
周载声音虽然依旧轻缓,可语气却带着压抑不住的热切。
他面对着徐澜,躬身作礼。
他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庙祝,自小便侍奉翊圣真君。
如今得见天神降世,他早已将自己看做圣徒、虔信,恨不得传教到世界各地。
只要是有人烟存在之地,便得听闻徐澜的事迹。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