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043 常客

043 常客

作者:庄申晨 返回目录

吴记川饭三人齐上阵,吴铭和李二郎负责打粥,谢清欢负责收钱。


有前两天的经验,今日来买粥的食客大多自备碗筷,虽说少挣一文钱,却省去了收碗刷碗的工夫,效率显著提高。


第一个买粥的虬髯汉子是应召排涝的役夫,生得虎背熊腰,食量也大。五岳观施的稀粥清汤寡水,远不足以填饱他的肚皮,每日要另买三五回炊饼才够裹腹。


好在是条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靠着应召排涝的饷钱,倒也够他尽情吃喝了。


此刻端着及第粥,配两个炊饼、一枚茶叶蛋,也不进店,蹲在路边哗啦啦扒食。不过喘口气的工夫,碗底已照得见人影。


此时已有七分饱,换作往日就算是吃好了。


虬髯汉子本欲搁碗,怎奈唇齿余香勾人,他舔了舔唇上油星,又往队尾钻去。


再次轮到他时,吴铭不禁一愣:“咦?方才有个汉子和你长得很像……”


“那也是俺!”虬髯汉子笑声爽朗,“吃得不过瘾!再给俺盛碗肉粥!”


“可还要炊饼?”


“不要不要!掌柜的休怪俺嘴直,你家的炊饼不如城南王家的实在。不过你家的粥和茶叶蛋是极好的!”


这是实话,王家的炊饼他也尝过,虽然不如预制馒头细腻松软,却胜在筋道结实,一个顶俩。


吴铭淡然一笑,往碗里盛两勺皮蛋瘦肉粥,答道:“所以我家比他家卖得便宜。”


“倒也是!除了粥饭,店里可还有别的吃食?”


“有的!”吴铭舀一小勺酸菜覆在粥面,将粥碗递给他,“五十文的现炒小菜,三十文的浇汁盖饭,十文的杂烩盒饭,五文的鸡汤素面……”


话音未落,虬髯汉子已接过粥碗,蹲回老位置呼噜扒粥去了。


今日多熬了一锅粥,售罄所花的时间却和昨日相差无几,卯时开卖,辰时未至便收摊,檐角犹挂雨露,东方尚未大白。


将锅碗瓢盆收进厨房,先吃早饭。


吴铭看着面前的两碗粥,略一迟疑,端起了皮蛋瘦肉粥,将另一碗及第粥封上保鲜膜。


一旁的谢清欢看在眼里,笑问:“这碗粥可是留给师公的?”


吴铭一下愣住。


对哦,我一心想着老梅,竟忘了给老爸留饭!


他正色道:“这碗粥还不够你师公塞牙缝的。等他来了,你给他煮三两素面吧。”


“啊?”


谢清欢只道师父已备下珍馐,岂料竟是素面,还不如粥呢。


“当然不只是面,还得有下面的小菜,就做昨日在状元楼吃的那道肉鲊。”


“我来做么?”


“你会做么?”


“会!”


谢清欢霍然挺直腰杆,这可是难得的表现机会,她岂会放过!


吴铭笑起来:“那好,以后这道菜都由你来做。”


话虽如此,第一次试做仍然由吴铭来主导,倒不是担心小谢做不好,主要是他要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良,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这道菜虽然带个“鲊”字,本质上是道开胃的凉拌菜,状元楼选用羊腿肉来做,首先成本有点太高了,其次瘦肉丁的口感终究差了点,不如用猪皮来做,一来口感更Q弹劲道,二来猪皮还剩下不少,无需另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醋要减量,须融入少许辣味进去,将味型改成酸辣口,更符合川渝宝宝的体质。


谢清欢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忍不住问:“师父,这道菜莫非是做给那边的客人吃的?”


她朝通往仙界的门努努嘴。


“也可以卖给那边的客人。”吴铭朝通往宋朝的门努努嘴,“只不过味型要做的和状元楼一致。”


“弟子谨记!”


谢清欢心头雀跃:头一回独立做菜便要呈予仙人,足见师父对我的器重!


便在此时,店外忽然响起一声喊:“吴掌柜!”


嗓音苍劲温厚,一听便知是梅尧臣。


“来喽!”


吴铭忙擦干净手,掀帘相迎。


来的却不止梅翁一人,他身侧立着位矍铄老者,眉眼含笑,腰间悬着金鱼袋,手里拎着瓷酒壶,不是醉翁更是何人?


吴铭叉手行礼:“欧阳学士,圣俞先生,快快请进!”


欧阳修抬脚跨过门槛,晃着酒壶笑道:“特来还壶,兼解圣俞兄连日念叨的馋虫,尝尝你家的肉粥。”


“不巧今日留的并非肉粥,而是及第粥。”


“及第粥?”


二人撩袍落座,对视一眼。


梅尧臣捋须笑道:“看来吴掌柜又添新花样!”


欧阳修拍拍肚皮,急切道:“管他是及第粥还是落第粥,速速填了这五脏庙方是正经,老夫肚里的馋虫可等不得了!”


“二位稍候。”


吴铭撩起灶间布帘,却见人影一闪,谢清欢急退半步,略显心虚地移开目光。


“鬼鬼祟祟的,在此作甚?”


“无甚要紧事……师父,那位佩金鱼袋的官人可是欧阳学士?”


“你竟识得醉翁?”


“欧公文章冠绝当世,天下谁人不识?”


瞎说,寻常百姓就算听过欧阳修之名,也没几个能认出真人。


转念想到谢清欢乃大户人家出身,也就不以为怪了。


吴铭走进厨房,把粥热上:“欧公乃本店常客,往后还会经常见到的。”


谢清欢双眸粲然,连走路都带了几分雀跃,恍然道:“这碗粥原是留给欧阳学士的。”


“非也!这碗粥是留给梅翁的,欧阳学士多半是来蹭饭的。”


“梅翁……另一人竟是圣俞先生!”


“你连梅翁都识得,看来以前读过不少诗书啊。”


梅尧臣可远不如欧阳修有名,更不如欧阳修在京城待得时间长,若非念过他的诗文,焉能知晓他的名号?


“师父又拿弟子取笑!清欢虽为女儿身,幼时也是开过蒙的。”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


吴铭神情古怪地看了她一眼,见谢清欢面色微红,目光却狡黠,不禁暗叹果真是我的亲传弟子,竟然连托辞都一般无二。


粥本就是温热的,稍微热一热即可。


吴铭捧起青瓷碗,说道:“你既景仰二位鸿儒,那便随为师一同奉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