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长生仙族:从种下一亩良田开始 > 第10章 太玄真武

第10章 太玄真武

作者:蹦吧啦蹦 返回目录

两年半时间,积攒的愿景丝带,比先前多了些。


大儿子宋念丰有四条,第一条依然是想拜师学艺,获得高强武道功法。


第二条是希望家里每年收获再丰厚一些。


第三条,娶小九为妻,没有改变。


第四条则是保护爹娘和弟弟妹妹不受人欺负。


宋启山盯着带红色印记的第三条愿景丝带,看了许久。


这个世界娶妻生子普遍很早,从家族发展的角度来说,并非坏事。


若宋念丰真想娶老婆,宋启山并不反对。


只是以吉光助力儿子娶妻,总感觉怪怪的。


哪怕叫小九的姑娘,来自于县城大户人家。


若喜结连理,或许能给家族带来好处。


对此,宋启山完全不去考虑。


他希望儿女婚嫁源于真情,而非其它。


儿女感情,由得他们自己自行应对,还是不要随意搀和的好。


如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微微摇头,将这条愿景丝带撇开。


再看向二儿子宋念顺,共有三条。


“学到厉害的功法和招式。”


“打败江云庆。”


不得不说,宋念顺的性子是有些轴的。


认定什么事,不干成绝不放弃。


都快三年了,还没忘记打败江云庆的事。


最后一条愿景:“希望娘永远不知道那件事。”


宋启山并非首次看到这条愿景丝带,他一直很好奇,宋念顺所说的那件事,是指什么。


但儿子不说,他也不好直接过问。


再看向女儿宋念云,五条愿景,分别对应父母兄弟。


“愿娘亲身子更好些。”


“愿爹永远年轻。”


“愿大哥能娶到小九姐姐。”


“愿二哥能学到厉害的本事。”


“愿小弟君子如玉,冠绝天下。”


唯独她自己,一条愿景都没有。


在这丫头心里,父母兄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自身都重要。


看着女儿那依然模糊,却比几年前高挑些的身影,宋启山脸上挂起淡淡笑容。


随即,他看向谢玉婉的身影。


谢玉婉头顶,只有一条愿景丝带。


和之前一样,完全没有变化。


“愿与夫君白首偕老。”


既没有对家族的期望,也没有对子女的愿景。


心里唯有夫君一人。


若此生有什么愿望能实现,只此一条足矣!


宋启山眼里,多了份柔情。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看着谢玉婉的愿景丝带许久后,宋启山才看向小儿子宋念守。


年仅三岁的小娃娃,头顶同样飘了一条愿景丝带,只是上面的字样不断变化,始终不停歇。


“想和哥哥一起抓鱼。”


“想吃烤鱼。”


“想娘陪我一起抓鱼。”


“想骑大哥脖子上。”


“想爬上那棵树。”


“想抓住那只大蚱蜢。”


……


一堆乱七八糟的愿景,不停变换。


宋启山看的失笑,这孩子倒是心思转的快。


微微摇头,将宋念守的愿景丝带撇开。


转头看去,却见黄牛的头顶,也顶着一条愿景丝带。


“想吃草。”


宋启山哑然失笑,连牲畜的愿景都能显现出来,倒是有点意思。


“行吧,明天给你割些鲜草就是了。”宋启山笑着道,随即露出思索之色。


对家族发展来说,武力和财富是最重要的两条。


无论哪一项提升了,都可以积攒到更多的吉光。


吉光越多,能实现的愿景也就越多。


片刻后,宋启山从宋念丰头上拽下两条愿景丝带。


一条是希望获得武道功法和招式,另一条是希望家里每年收获更丰厚。


“这小子,莫非觉得自家没未来妻子有钱,怕被人笑话?”宋启山想着。


老话说的好,夫弱妻强,好景不长。


固有的传统思想,很难改变。


即便宋启山自己,又何尝愿意让儿子被人轻视呢。


抓着两条愿景丝带,掌心淡淡流光涌入。


丝带化作斑点金光,如星河灿烂,而后缓缓消散。


同一时间,属于宋家的田产,牲畜,均有常人看不到的金光落下。


别家一亩稻谷也就二三百斤,宋启山的地,经过几年的吉光赐福,产量已经来到了四百斤以上。


由他亲自种植的,更是能达到四百五十斤左右。


这次祈愿后,产量恐怕还要再增加两三成,那就是亩产五六百斤了!


比别家几乎要翻倍!


粮食增加,牲畜养殖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一头母猪生下十几只猪仔,不在话下。


粗略一算,下半年进账少说也得有个二三百两。


目前来看还算不上太多,但明年药草长起来,猪羊都成规模,可就不是这个数了。


翻个三四倍,都不成问题。


年进账千两白银,整个固安村无人能做到。


哪怕到了县城里,也算步入大户之列。


轻吐一口气,宋启山走到宋念守身前,抬手在其头顶虚按。


“祖宅庇佑,让我儿子宋念守平安健康,机智过人,顺利长大。”


最后一缕吉光,落在宋念守身上。


房梁上,也多出一道岁月纹路。


十几条纹路并列,让那房梁逐渐生出峥嵘沧桑气息。


祖宅外的宋氏门匾,更是充满古朴韵味。


宋启山回到正对大门的主位坐下,目光深邃,仿若在凝视无比久远的将来。


一条条灰色愿景丝带,将他的身影逐渐遮掩。


固安村西头,松仙河。


传闻数千年前,曾有一棵古松在此问道成仙。


飞升时对家乡恋恋不舍,落下一滴泪,化作宽十数米,长百里的绵延河流。


后人为纪念,将这条河取名为松仙河。


宋念云坐在岸边,看着宋念丰和宋念顺在河里扎猛子。


一旁忙着捉蚱蜢的宋念守忽然停下动作,然后眨了眨眼睛,像在听什么。


而后,他跑来拉着宋念云的胳膊。


“姐姐,姐姐。”


宋念云转头看他:“咋啦?”


宋念守歪着脑袋瓜,道:“我好像听见爹的声音了。”


“爹?”宋念云下意识四处看了看,并未看到熟悉的高大身影。


她笑着把弟弟拉过来,问道:“是不是想回家了?”


“没有,我真听见爹的声音了。”宋念守道。


宋念云自然不会信,只当弟弟可能太饿了。


便把他拉到身边坐下,然后冲河里喊着:“大哥二哥,阿守饿了!”


宋念顺从河里露出头来,手里抓着一条最少三斤重的花鲢,兴奋道:“阿守快看,哥给你抓了条大鱼!”


宋念守下意识要跑去,却被宋念云一把抓住。


小屁孩蹬着腿挣扎,还不忘喊着:“哥哥好厉害!”


旁边水花四溅,宋念顺转头看去,见大哥宋念丰探出头来。


河水顺着能让妇人面红耳赤的健壮肌肉流淌而下,却是两手空空。


宋念顺不由得意道:“大哥,我抓到鱼先上去了,你可不能空着手上来啊。”


说罢,他率先朝着岸边游去。


却没注意到宋念丰手中虽无鱼获,眼里却露出惊喜之色。


一篇名为太虚真武卷的功法涌入脑海。


三大境,十二式。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更有功法批注,看的宋念丰双目绽放精光,热血沸腾。


只闻:


“混元无极藏真意,刚柔吞吐化玄机;


云龙三折惊鬼神,截脉打穴断生机。


借力反冲乾坤转,听劲辨风破万敌;


莫道拳脚无上道,一啄一饮皆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