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83:弃艺从文开始的文豪 > 第12章 去杂志社改稿子?(求追读!!!别养死了~)

第12章 去杂志社改稿子?(求追读!!!别养死了~)

作者:八十老登勇闯起点 返回目录

王海连忙朝着门里面走去


便看到李有思同志和朱春生正坐在那里讨论着关于文工团的事情,王海连忙喊了一声:“李同志…”


这个时候,朱春生才回头看到了宣传科的王海走了过来。


科长也是领导啊~


他连忙问道:“王主任,怎么了?”


王海从宣传科走到这里,还是有一些急的,这时候正大喘着气,他最后咳嗽一声说道:“李同志…我是来通知你…”


朱春生比起来李有思还要急,啧了一声之后,继续问道:“到底怎么了?”


王海大喘口气,然后吐槽道:“你别插嘴啊!”


“哦~”


两人等着他休息了半分钟,王海才说道:“走,跟着我去宣传科,你的小说过稿了!《北平文学》杂志社来电话了!”


听着这个话,李有思微微松口气。


虽然观察过现在很多杂志社的小说作品,他对于自己小说的质量是完全有着自信的,


但是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这封信件到了半路突然被邮政的搞丢了?


也可能刚刚好被一个不喜欢这篇小说味道的编辑看到了?


反正除去质量之外,意外确实挺多的。


李有思也是第一次写给杂志社投稿,通过了心中自然有些高兴。、


“真的啊?”


“嗯,刚刚才和我通过电话的,快点过去看看吧。”王海叹口气,继续说道。


说完这句话之后,就要拉着李有思往宣传科走去。


一旁的朱春生现在是一脸懵逼,李有思什么时候和宣传科的又搞上了?


这话说的?


难道李有思要被宣传科的撬走?


这才有些郁闷的问道:“你们俩到底在说些什么啊?”


李有思知道朱春生其实不太关注杂志社的事情,对于《北平文学》这些杂志社知之甚少,他笑着说道:


“我写了一篇小说投稿给杂志社,应该是过稿了,这让我过去和编辑谈话呢!”


朱春生忽然反应了过来。


紧接着看着李有思带着一丝不可思议。


要想知道,全部文工团就宣传科的人有些写小说的本领,虽然不知道《北平文学》这个杂志社意味着什么,但是能够让宣传科的主任都这么着急忙乎的跑过来通知,一看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他连忙跟在李有思的身后,说道:“我也跟着你过去看看吧!”


“嗯。”


王海领着两个人在前面走着。


速度倒是十分的快,自然是心里面高兴。


简单来说,进入县城文化馆的条件就只用在杂志社、报纸上面发表文章就可以了,他们文工团大多都是这种“草包”。


厉害一点的可以发表在省级杂志社,例如《长江文艺》《泸上文艺》这些杂志社。发表三篇省级刊物,便是比较厉害的省级作家了,这样的作家是可以进入省里面的作家协会的。


仅仅是省级作家在他们文工团都属于是凤毛麟角,也就一两个了。


再厉害一点就是投稿国家级的文学杂志社,这种他们文工团还没有出现过,李有思现在算是难得的第一例。


三层作家的身份是严重固化的。


真能够第一篇投稿就进入国家级别的杂志社,那么就是很有文学天赋的人了,有些作家写了一辈子都只能在省里面。


例如,李有思上一世在在短视频里面看到那些起号的作家,都是最多在省级发表文章,《人民文学》《北平文学》《收获》!这些是一篇都进不去的。


王海心中越想越是激动啊!


这不就是妥妥的国家作协的胚子??(国家作协条件:三篇国家级刊物文章!)


三人急匆匆的走过了小路,来到了宣传科的那个院子里面。


王海带着两人进去,然后说道:“李同志,朱同志,这还有茶呢!你们俩先坐着喝茶,我打个电话!”


李有思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面,给朱春生倒了一杯茶。


“朱老师,喝茶。”


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窗户旁边的王海正在急切的按电话键盘,现在已经淘汰那种太君的手摇电话了,是拨号式自动电话——就是自组电话亭里面那种电话机。


嘟嘟嘟~


响起了铃声。


“哎?你好?”电话通了,王海问了一句:


“这里是锦城战旗文工团,请问是《北平文学》的周编辑吗?”


“你好,这里是《北平文学》,周老师有事,我马上叫过来!”


电话那头,章德灵很快便反应过来:“周老师,那边来电话了。”


电话这头,王海同样有些紧张的看向李有思,挥了挥手,连忙说道:“李同志,接电话了!”


李有思连忙起身,走了过来。


接过电话。


电话那头有些吵,很快一个神通广大的贵妇人的柔声响起来:


“你好,请问是投稿《落叶归根》的李有思同志吗?”


“嗯,我是李有思。”


“我是《北平文学》的编辑周燕如。”


听到这声,李有思微微点头,周燕如是《北平文学》里面的老编辑,小说组组长,在杂志社工作了十几年,成就斐然。


“你写的《落叶归根》很优秀,成功通过了我们杂志社的审核,我们准备在十二月刊上发表这篇文章。”周燕如听到电话那头,声音还有些的稚嫩,看来是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很好,证明还有着更大的希望嘛!


“嗯,谢谢周编辑。”李有思回了一句。


不过能不能聊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一开始就弄这些套话~~


周燕如也是咳嗽一声,继续说道:“十一月月底,小说就需要定稿了,现在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我想要代表《北平文学》邀请你来杂志社改稿子!”


这边的李有思沉默了一会儿~


“这个,改稿子,恐怕……”


文工团是军人,没有最高指示,他是不能够外出的。


何况还是去北平?


“李同志,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吗?”周燕如知道现在的火车票很贵的!


去北平至少也要几十块,一般人确实支付不起:“我们杂志社报销来回的车费的~”


“不是,是文工团有安排,我是文工团的正式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