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中药逆袭:从每日情报开始 > 第49章 确认

第49章 确认

作者:黑天天 返回目录

津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礼堂。


一场医学学术论坛正在举办。


大礼堂内灯光璀璨,记者们的相机不停地闪烁。


王韬站在演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显示着“蜱虫病治疗新突破——‘清气固血方’的临床研究”。


“我们的‘清气固血方’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王韬介绍了研究清气固血方的历程。


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


紧接着,话音一转,“但我们也发现,它在保护脏器官方面仍有不足,部分重症患者虽然病毒被清除,但肝肾功能仍然受损。”


台下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一位记者举手提问:“王教授,您认为这个缺陷未来能解决吗?”


王韬微微点头:“当然。医学研究本就是不断优化的过程,我们团队已经在探索新的配伍方案,相信很快会有突破。”


他的语气坚定,但心里清楚——想要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仍需要艰难的研究,甚至十年内都不一定能做到。


……


论坛结束后,王韬和团队成员在内部餐厅聚餐。


“大家别灰心。”王韬举起酒杯,微笑道,“‘清气固血方’已经是重大突破,至于脏器官保护的问题,我们继续研究,总能找到答案。”


团队成员纷纷点头,但气氛仍有些沉闷。


毕竟,脏器损伤是蜱虫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研究成果终究不够完美。


就在这时,王韬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一挑——高光辉。


“喂,老高?”王韬笑着接通,“怎么,听说我今天在论坛上发言,特意打电话祝贺?”


电话那头传来高光辉的笑声:“老王,你这人就是爱显摆!不过我给你打电话,可不是为了听你吹牛的。”


王韬失笑:“那你是来干嘛的?总不会是来嘲笑我‘清气固血方’还有缺陷吧?”


“嘿,你还真说对了!”高光辉语气得意,“不过我不是来嘲笑的,我是来给你送答案的!”


王韬一愣:“什么意思?”


高光辉嘿嘿一笑:“你们那个‘清气固血方’不是对脏器保护不够吗?我这边有个年轻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芹黄素配合木犀草素,单独服用,不熬煮,能够有效保护脏器官!”


“你说什么?!”王韬第一反应是不信。


芹黄素能够解毒消炎,和木犀草素效果类似。


他们当初做实验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芹黄素和木犀草素配合。


不过,效果一般。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们最终才选定了金银花、丹参、连翘、乌药、玄参五种药材组成复方。


这五种药材中主要含有的成份是木犀草素。


没有芹黄素。


因为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团队成员纷纷侧目。


高光辉更加得意:“我已经做了活体实验,效果显著!病毒抑制后,脏器损伤明显减轻!”


王韬的大脑飞速运转。


他想到了一件事。


他们当时是把芹菜和其他药材一起熬煮,效果并不理想。


单独服用?这……他们从未尝试过!


“老高,你确定?”王韬的声音激动。


“废话!实验数据我都发你邮箱了!”高光辉笑道,“怎么样,要不要让你的团队赶紧验证一下?”


王韬冷静下来。


是真是假,让实验数据说话吧。


“大家快点吃,吃完后立刻回实验室,做一个实验。”


……


深夜,实验室里灯火通明。


王韬带领团队正紧张的做实验。


同样是活体小白鼠实验。


流程和高光辉一样。


分成两组,然后分别实验芹黄素和‘清气固血方’的效果。


第二天,初步数据出来。


“真的有效……”王韬盯着数据,喃喃自语。


团队成员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撼。


“教授,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一名研究员忍不住问道。


王韬苦笑:“我们被传统思维束缚了,总想着把所有药材一起熬煮,却忽略了某些成分可能因高温失效。”


还有一点,同样一种药材,直接服用,熬煮服用,提取成份,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药材分阴阳,分五行……


每一点变动,都可能引发药效的变化。


这也是中药研究的难点。


如果不是李旭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他们还不知道要费多长时间,多少精力才能发现呢。


“呼~”


王韬吐了一口气,拿起手机,再次拨通高光辉的电话。


“老高,你说得对……这方法确实可行!”王韬的声音带着一丝解脱,“那个提出猜想的年轻人是谁?我们下次发表论文时,加上他的名字!”


高光辉笑道:“老王,我没看错你,你有格局,他叫李旭,是个年轻中医,现在在风城开诊所,我一会把他的资料给你。你们什么时候发布?”


王韬想了想,“尽快吧。”


《龙国病毒性》是学术性双期刊。


即两个月发布一期,一年共六期。


上一期刚刚发布。


如果等下一期,还需要近两个月时间。


在已经完全确定李旭方法有效的情况下,王韬不愿意再等。


“我联系杂志编辑部,看能不能发表一期增刊或特刊。”


增刊是指在期刊的正常出版周期之外,额外出版的刊物。


增刊通常使用原期刊的ISSN号,并在封面和版权页上标明“增刊”字样,同时说明增加刊期的原因或主题。


特刊是为纪念日或特定目的发行的刊物,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编辑,如新兴领域、现有研究问题的新视角等。


特刊的管理可以由客座编辑或组稿编辑负责,学者发表在特刊上的文章通常会得到更多的下载和引用。


王韬更愿意发布一期特刊。


蜱虫病毒是传染病,目的明确,发布特刊比较有意义。


……


李旭并不知道因为他的一篇猜想文章,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此时,他的诊所来了一位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病人——王老三。


王老三和他的老婆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登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