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宋秀 > 第八十七章 全军出击!

第八十七章 全军出击!

作者:渔舟客 返回目录

军中的骚乱正在快速蔓延时,卢赞领着几名士卒连忙来到一处营帐中。


刘继业,正是被关押在这处营帐内。


刘钧圣旨中明言,要将刘继业押解回京。


有这道圣旨在,全军再如何慌乱撤离,卢赞都不会忘记了刘继业。


在帐内刘继业就已听到,帐外时不时传来的骚动声。


正当刘继业满心忧虑时,卢赞恰好入内,这让刘继业焦急问道:


“外间发生何事了?”


刘继业的焦急神态不似作假,这让卢赞看向他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


若是...


脑中的些许杂念一出现,就被卢赞登时打断。


“斥候回报...”


卢赞一边带着刘继业朝外走去,一边将他知道的所有情报,都大致地说了出来。


听到那些惊人的军情时,刘继业还来不及过多思考,来到帐外的他,就见到大营中那尽显杂乱的一幕。


许多士卒从他身前惊慌奔过,士卒奔过时,撞倒了许多营中林立的军旗。


这一幕让刘继业大惊。


若事态紧急,全军撤离并非不可。


可眼下的汉军状态,称的上撤离吗?


称作逃难还差不多!


大军就像一只猛兽,一旦失序起来,那后果是很可怕的。


须臾之间,强烈的危机感让刘继业问出了关键的一件事:


“殿下可曾安排精兵殿后?”


听到刘继业问及此事,卢赞重重叹了口气,他摇了摇头。


“留下殿后的,是辅兵。”


大军撤离,为了不让敌军有机可乘,必须留下精兵殿后。


这一常识,军中很多人都知道。


然重点是,当下汉军中军心涣散,人人畏战。


各位将率都认为再晚一步退回国境,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谁会愿意留下为素无威信的刘继恩殿后送死?


诸将皆不愿意,刘继恩又岂敢强行安排。


卢赞的回答,让刘继业惨然的轻笑了一声:


“辅兵殿后...”


口中不断咀嚼着宛若毒药的这四个字,刘继业心中可笑与可悲的情绪,正强烈的翻涌着。


最后他不由仰天悲叹道:


“国家大事,今日败矣!”


...


汉军准备撤离的消息,很快就传至赵德秀耳中。


得知此事后,赵德秀开怀大笑:


“国家大事,今日成矣!”


诸多时日的苦心谋划,终究没有白费。


数万汉军,他们的绝境已至!


意识到这一点后,赵德秀连擂鼓聚将集兵。


汉军斥候有一点判断是对的。


这几日为了让三千余宋军,能一直保持着作战的状态,这一路上赵德秀在饮食上面是一点都不亏待。


养兵多时,正为今日。


未用太久时间,三千余精锐就聚集在大营内的校场内。


站在高台上的赵德秀,命斥候大声宣读出刚刚得到的军情。


听闻汉军的意图后,校场内的数千控鹤军皆面露喜色。


离赵德秀最近的,是诸位控鹤军将校,他们是赵德秀指挥这数千控鹤军的关键所在。


紧盯着他们的脸庞,赵德秀朗声说道:


“敌军大乱,我军当击!”


下达完这声军令后,赵德秀在数千控鹤军的注视下,径直翻跃上了身旁的骏马。


赵德秀这一举动,惊得一旁的田重进连上前阻止。


“敌军兵众,这一战,何须郡侯亲往?”


在田重进看来,纵然汉军已军心大乱,可汉军人数还是倍于宋军。


赵德秀身份尊贵,怎可亲率军队追击?


田重进的想法,赵德秀岂能不知。


赵德秀更知道,田重进的想法代表着许多将校。


以当下赵德秀在控鹤军中的威望,他的命令控鹤军定会执行。


可执行是一回事,执行到何种程度是另外一回事。


再怎么用疑兵之计,己方兵力的劣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而这一劣势,会让控鹤军的战心无法达到巅峰状态。


这是不利于赵德秀全歼汉军的战略意图的。


“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得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数万汉军,是当下北汉大部分的有生野战力量。


若能将这支汉军彻底埋葬在潞州,北汉的军事力量将会再次遭受重创。


这意味着,至少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北汉都无法再对大宋北境造成大的威胁。


甚至要是有可能的话,大宋消灭北汉的时机,更会提前到来。


战略规划光会说没用,还要去勉力践行。


面对田重进的劝阻,赵德秀语气坚定的说道:


“以众则我非彼敌,以谋则彼非我敌。


昔秦王三千破十万,惜身否?


今我亦三千,何避焉!”


说这番话时,赵德秀音调朗朗,语气铿锵。


当这番话落入众多控鹤军耳中后,他们的神色正逐渐变得亢奋起来。


宋初禁军,是从来不缺胆气的。


他们时常缺的,是如太宗那般的英雄。


察觉到诸多控鹤军神色的变化后,田重进不由大急。


一旦兵士心中的狼性被彻底激发出来,那事情就再无法挽回了。


田重进连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吕端。


他记得之前攻下壶关时,就是吕端成功阻止住赵德秀。


在察觉到田重进的目光后,吕端连连上前几步,来到赵德秀马下。


在田重进饱含期待的目光下,吕端躬身为赵德秀递上了天子剑。


吕端的这一举动,将田重进给看懵了。


递完天子剑后,吕端亦上了一旁的骏马。


这一战,他同去!


吕端深知今日一战若能全歼汉军,将会为大宋,为他们“澶州党”带来多大的益处。


干大事,岂能惜身!


吕端的支持,让赵德秀面露笑意。


接着他驾驭着骏马跃下高台。


在与最前方的控鹤军距离不过咫尺时,赵德秀高举着手中天子剑,再度朗声道:


“今日一战,亦为自身。


大丈夫立于世,当建功名,取富贵。


功名富贵,皆在北面。


诸位大丈夫,愿与吾共取乎!”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赵德秀已在三千控鹤军身前抽出天子剑剑身。


剑鞘脱落,天子剑在日光下锋芒毕露。


而这一刻那抹锐利锋芒,正径直指向汉军大营处。


望着在烈日下,不断散发出流光的天子剑,下一刻校场内外爆发出阵阵响亮的应战声。


“愿!”


“愿!”


...


一阵阵应战声,一浪高过一浪,“震”开了紧闭的宋营营门。


下一刻数股杀气四溢的洪流,在赵德秀的带领下,倾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