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宋有喷子 > 第一章 郁郁而寻欢

第一章 郁郁而寻欢

作者:长夜天高 返回目录

章旷举着酒瓶子,走在东京的大街上。


如果这里是霓虹的东京,虽然讨厌,但也能接受,好歹是现代,飞机也就飞回去了,回去之前还能找个好地方撒个尿。


但这里是,北宋东京——汴梁。


如今是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


东京的确商业繁荣至极,光是被称之为正店,堪比五星级酒店的酒楼,就有七十二家。


其他酒肆,妓院,更是数不胜数。


自古以来就有宵禁,到了今朝,连宵禁都没了。


灯火通明,东京繁荣的可怕!


这根本不像是封建社会能发展出的富裕。


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此地如此富裕,不敢想象其他地方被收刮的有多凄惨。


章旷走了许久,却找不到喝酒的地方。


今夜,家家满座。


地方土地兼并已然开始,京城四方全是流民,人满为患。


而城里酒馆却找不到座位。


朱门酒肉臭演绎的淋漓尽致。


章旷一路往前走,路过的人都躲着他。


“新科状元郎章旷啊!”


“嘘,躲开点,小心被牵连杀头。”


“咱们大宋之初有过文官被杀头的事情,这几十年一个没有,不知道章郎君是不是要再开先河。”


章旷轻笑了一下,继续往前走。


不知道是自己导致的蝴蝶效应,还是历史在其他地方出现了偏差,总之,应该在1034年举行的科举,在1033年就举行了。


章旷意识到自己穿越的时候,已经是殿试之中了。


并且,前身水平极高,已经把文章都写完了。


章旷冥思苦想,想清楚处境后,万念俱灰。


宋仁宗四十年,是有些人口中吹嘘的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


然而就是这四十年,土地兼并极快,百姓流离失所,宋王朝上层却歌舞升平。


与此同时,踩武崇文正在激烈进行之中。


那些让中华积弱的弊病正在疯狂生长之中。


这个以仁为名的皇帝,被文人塑造成了典范,把后面的不少智力低一些的皇帝忽悠的找不着北。


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章旷根本不想呆一天。


于是章旷把书写的考卷翻过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殿试的题目是如何提振经济,章旷提笔就来。


【呈官家,朝廷以……】


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写这种题材,应该先讲经济是什么,所谓经济,经世济国,这才是后世人应该有的思路。


写完之后不中状元简直是对不起多一千年的见识。


但是章旷没这么写。


章旷写的第一句是,【呈官家……当年后赵篡逆石虎残暴不仁,后赵太子石邃恐惧,始称其官家,家里石虎说了算,官面石虎说了算。咱大宋皇帝叫官家,倒也合适。】


第二句写的是【四海上贡为之朝,我大宋既夺回燕云又有南滇在手,夏王姓赵不姓李人尽皆知。小小辽国胆敢自称天下诸国朝贡,我大宋绝对没有被辽国摁在地上摩擦,签下的盟约是辽国认我大宋当爹,我大宋绝对没有圈地自萌,绝对没有冒充万国朝贡之廷,冒充朝廷。】


第三句写的是【经济这事儿好办,把天下的财富全部搜刮来东京,钱全在眼皮子底下,看起来可不就富裕了吗?】


又补了第四句【我出生在成都,听人说我大宋建立之初,从成都搜刮钱粮珠宝往汴京运送,车连车,送了十五年才送完。现在成都又发展起来了,赶紧大车再去拉十五年,东京一准满眼富贵。】


章旷还准备多写点呢,殿试结束了。


殿堂之上,赵祯看起了收上去的文章。


殿下,有几个人得意洋洋。


著名天才,花柳巷风流词人柳永,以前屡考屡不中,这一次终于感觉到诸事皆顺了,欣喜不已。


著名废材,二十岁前连押韵对偶都理解不了的苏洵,在游历大宋河山之后,突然顿悟,开始奋发学习,今年参加科举也是异常顺利,在卷子上,他没有答题,而是把朝廷现行的所有政策全部骂了一遍,他写的全是游历中华所见所闻,心中美滋滋。


赵祯一路看下去,看到苏洵的文章时,抬头瞪了苏洵好几眼,最终没有发作。


最终,赵祯看到了章旷的文章。


才华横溢,惊世天才!


当时现在的章旷已经穿越,所以前身脑子里多了很多后世的记忆,拥有前身的才华和学识拥有章旷的见识和知识,所以写出的文章,把赵祯看傻了。


观点之亮眼,简直惊人!


赵祯没有二话,开始点状元榜眼探花。


章旷,毫无疑问的状元。


赵祯甚至点完了状元,还举起文章,洋洋得意的看了起来。


他举起文章,满朝文武……不好意思说错了,满朝文官就不可能看到卷子后面还有字。


在场的哪个不是文采惊人?听赵祯说惊世骇俗,都想先睹为快。


然后有人看赵祯迟迟没有翻篇,于是提醒:“官家,背后面还有几段。”


这几段赵祯看都看不懂。


赵祯看章旷是个人才,喜欢的不得了,亲昵:“章爱卿,这后面这些文字,怎么读不通啊。”


章旷:“从左往右读。”


这下能读懂了,赵祯读懂之后,脸色大变。


这些是大白话,不是之乎者也,但大白话能读通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就三句话,用贩夫走卒说的大白话说了三句话。


不对,准确的说是阴阳怪气了一番,表达了三个意思:


一,咱大宋皇帝没德行。


二,咱大宋也配叫朝廷?


三,想要发展经济,再去抢啊?


讲真如果是宋初二帝时期,章旷马上就得被砍头。


但赵祯忍了。


一是因为朝廷很久没杀过文官了,二是因为……章旷说的是实话。


大宋当初拿下蜀地后,就开始搜刮成都。


日进纲是真的水陆两运用了十几年才把成都搜刮完。


搜刮成都事小,就算大家过穷日子也行,蜀地的人不是受不了苦。


但,车连车运输要多少民夫?那可不是夸张手法,而是真实的描述,车连车的运输,送了十几年,才把蜀地搬空。


整个蜀地的人全都被抽调当快递员。


什么美丰顺团饿了没,哪有大宋的快递员多?


然后运完了事情没结束,朝廷又建立了‘博买务’,简单来说就是官方强制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成都的茶叶丝绸刺绣。


就这,当地人也只是不满。


但顶不住你四十年如一日的抢啊?


持续时间太久了之后,终于,爆发了。


王小波起义开始,蜀地不断有人起义。


为什么现在稍微缓和一点了呢?


因为赵祯他妈刘太后是成都人。


准确的说刘太后是成都府华阳人。


成都这种超大型城市,是不能分一个县了事的,他右边叫做成都县左边华阳县,所以实际上刘娥就是成都人。


有了一个成都皇后,加上赵祯又没亲政,他妈总揽大权,这一下成都光速追发展,短短时间商业繁荣甚至超过了汴京。


要不是东京附近是个城市群,就被真的远超过了。


甚至繁荣到出现了交子这种纸币,才能维持蜀地自身的贸易。


刘娥也是直接把交子官方化,成为法定货币。


成都的经济直接原地起飞。


虽然被搜刮了几十年,但短短时间补回来了。


这个时候,章旷文章写,想要发展经济还不简单,再搜刮一次成都就完事儿了。


如果是别的人,赵祯就当他是蠢货了。


但赵祯看了看章旷的介绍。


成都人。


这就不可能是蠢,这就是故意的。


但君无戏言,赵祯在不久前已经点了他当状元,难道刚过十分钟又改了?


所以,朝堂之上,气压极低,赵祯脸都绿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亲妈病倒,自己刚刚亲政终于能够掌控权力的赵祯:“来人,关进去!”


气糊涂了的赵祯没说清楚。


可能是朝廷很久没有对文官动粗了,统领懵逼询问:“关哪里?”


赵祯:“关天牢!关官家……”


本来想说关官家寝宫吗,提起官家两个字,赵祯就想起了章旷骂官家是暴君的称谓。


顿时暴怒:“推出去砍了!”


好几十年,好几十年没有文官被砍头了,更没有皇帝说过这话,朝堂上的人都懵逼了。


一群大臣急忙阻止。


章旷笑了。


还仁宗,我就是你的劫,你这辈子别想当仁宗了。


杀了我也好,这样大宋百官和皇帝的默契坏了,以后也不会变成那个狗样子。


要是不杀,那我下次接着骂。


最终,在群臣阻挠下,章旷只是被关进了天牢。


谁能想到,几天后,刘娥病危,赵祯宣布大赦天下为太后祈福。


骂皇帝骂朝廷的章旷,居然又被放了出来!


被放出来又如何,章旷虽然不是一心求死,但也没想干啥好事儿,出门找酒喝。


只是今天,满大街的酒楼都满了。


找了许久,终于,玉香正楼。


“有,客官,有位置。”


大厅正中间?


在七十二正楼坐在中间,那和武林大会坐在龙头椅上没区别。


但章旷不懂,只是想着,正中间就正中间,直接坐了上去。


刚坐上去就听见背后有人叹息:“哎,君非君,臣非臣。”


还有高手?敢大庭广众骂皇帝?


章旷转头去看。


咦?


黑脸,黑的可怕,额头一道月牙。


包拯没来过这种地方,不懂规矩,只看章旷一个人坐这么大的桌子,拱手:“兄台,没位置了,能不能挤一挤?”


章旷:“拼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