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宋有喷子 > 第六十七章 柳三变

第六十七章 柳三变

作者:长夜天高 返回目录

“直钩钓王八……”


身后传来了错愕的声音。


随着这声音落幕,转而变成了豪放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种笑声,一点都不像是一个人听到笑话后,淡薄无力的空洞笑容。


而像是对这个世道的讥讽,又夹杂着对自己成功的赞赏,又有对某些无知的嘲弄。


是啊,在章旷这儿,皇帝就像王八。


而自己在皇帝那儿,自己就像王八。


这就是差别吗?


这么标准的笑声,章旷还是第二次听到。


上一次听到,是看电视的时候,《大宋提刑官》里的大boss刁光斗,发出过这样完美的笑声。


爽朗是爽朗,却带有太多不一样的感情了。


虽然身后笑声和刁光斗的还略有一些区别。


章旷回头看去,不由陷入沉思,随后恍然大悟。


是他。


范仲淹看去,也是急忙拍打不整洁的衣袖:“是柳兄!”


此时,柳永转着罗圈的笑,仿佛在嘲弄自己这一辈子。


笑出了眼泪的柳永疯疯癫癫:“姜太公直钩钓……钓王八?哈哈哈哈哈!”


章旷当然也认得柳永。


探花郎柳永。


这一届科考,章旷第一,原本1034年的状元张唐卿,排在第二。


柳永,第三。


面对眼前这个柳永,章旷也是不得不感叹。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为什么后世那么多擦边场所叫做红浪漫?因为自古红浪就是指这个事儿。因为这是柳三变柳永写的。


柳永,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了。


他们家叔伯全部是考上科举入朝为官的。


到了他,他兄弟们都考上了,他,也考上了。


那时候他还不叫柳永,而叫做柳三变。


那大概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柳三变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考试时,宋真宗认为他“属辞浮糜”,柳三变初的名字被划掉了。


当时的柳三变不仅没有反省,而且还写了一首词《鹤冲天,黄金榜上》阴阳怪气。


而后,本来就喜欢烟花柳巷的柳三变,就一直在这些地方流荡,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词。


但凡谁做出新曲子,必定要找他填词,才能唱出名来。


但这期间,柳三变一直在参加科考。


屡次科考,屡次不中。


柳三变很清楚,自己考不上不是因为自己没实力,而是因为皇帝讨厌自己。


讨厌柳三变。


去年,柳三变一路出发去成都,本来准备顺着长江游历(古代认为岷江是长江上游),结果刚在成都起步,还没玩儿多久,就听到风声说今年要科考。


于是从成都马不停蹄的出发,总算是赶上了。


当时也许章旷前身和他走的是一样的路线。


这一次,柳三变想通了关键,既然皇帝不喜欢柳三变这个名字,不让柳三变考上。


那改名好了。


于是,他改名成了柳永。


一举高中。


今年,柳永四十九。


本来,二十五年前,就该中了。


这些年来,柳永是极端难受的。


他整个家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一个人是那个反面典型。


说柳永流连于烟花柳巷,他还能干什么呢?他又能做什么呢?


坐在河边思国思君?


虽然的确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进朝堂就能做,但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就导致他不知道除了当官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为民。


柳永在后世被夸奖被赞美,和他在这个时代被辱骂被轻蔑,都是同一个原因。


他给妓女写诗词。


对柳永来说,这人世间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做到的,自己也已经中过了,只是被坏掉了名字。


他一直科考,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


而是从小读书学的就是当官为民做主,所以他不断地科考不断地科考,哪怕现在五十,能当十年,二十年官,做点事儿,也好。


可笑就可笑在,真正想干事儿的人考不上,不干事儿的人,都考上了。


或者说,其实这些不想干事儿的人,在考的时候,也是想要干事儿的,后来自己堕落了。


此时的柳永,终于是笑完了,沉默不语,低着头。


听到章旷这句话后,柳永就感觉自己这辈子就是个笑话。


自己就是那个被直钩卡穿喉咙的王八。


他转头看着章旷提溜着的王八,一语不发。


章旷看柳永盯着自己的王八,最终开口:“呐!我这个人一般喜欢吃独食的,看你这么想吃这只王八,那就一起吃吧。”


柳永失魂落魄。


章旷看向范仲淹:“怎么说?”


范仲淹摆了摆头:“等等就好了。”


章旷思索了一下:“书院里炒王八吃?”


加点芥末油炒,一绝。


范仲淹只好点头:“走吧。”


范仲淹推着柳永走。


章旷询问:“你们怎么认识的?”


这话说起来就复杂了。


又要说到废后的事儿了。


当时除了孔道辅宋庠他们,范仲淹也去了。


当时的情况是他们上书说废后不好不祥。


但吕夷简事先令有司不得接受台谏章疏,疏入内廷,不得奏。


所以,他们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就去宫门跪着去上书去了。


范仲淹那时候刚回来也是赶上了。


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被惩罚了,绝大部分人都被贬出了京城。


有两个例外。


一个是宋庠,因为宋庠虽然是明牌站后党,但可是赵祯老班底的人了,给赵祯写起居注的来着,是近臣,所以赵祯饶过了他。


另一个好运气的人是范仲淹。


范仲淹才被调回来任开封府通判,还没走马上任呢,又给贬出去?


这是不是朝令夕改太搞笑了太儿戏了?


但当时赵祯的命令是让下面的人给这一批人每个人找个缺,赶出东京,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当时就有传闻出来,说要让范仲淹去睦州当知州。


巧了,刚刚考上科考的柳永,得到的消息是,自己要去做睦州团练推官。


对方也是诗词名家,又是一起出任地方,又是同一个地方。


巧的是,还是睦州,和睦相处的睦。


于是柳永就找到了范仲淹,先是拜访,二是学习。


这样一来,柳永就和范仲淹认识了,熟悉了。


但更巧的是,两个人的调令都被取消了。


愿意那也简单,范仲淹是因为还没新上任怎么能再改任?


而柳永则是纯运气好。


话说这次科考前三,第一的状元章旷,抨击阴阳怪气朝廷,直接没有入朝为官。


虽然国学的院长也是官员,但却是只有六品俸禄却没有品级的官员。


第二是张唐卿。


张唐卿,他还有些故事,他几年前还年少时,曾经写诗,经由韩琦推荐而出名。


韩琦是谁?这家伙最喜欢告状得罪人。


之前才告状大谈“货赂公行”“因缘请托”的社会风气和“侥幸日滋,赏罚倒置”的官场腐败作风。


他要是换个时间说,那没啥。


但这个时间,朝堂之上剑拔弩张,各党之间明争暗斗。


任何风吹草动,都被当做是对方在下黑手。


现在的韩琦还是图样图森破,直接被各党当做敌人打。


他这个太常丞露头就被打,但别人也抓不到他的毛病,所以就没动他。


但是跟他有关系的人可就不好过了。


————


感谢读者火焰之心提供的大量宋朝资料。刚好用上了两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