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200章:我的天,诗还能这样写!!!……(求订阅)

第200章:我的天,诗还能这样写!!!……(求订阅)

作者:天下第一白 返回目录

“你是谪仙人啊!!!”


谪仙人是什么意思?


谪就是被贬。


仙人就是仙人的意思。


谪仙人,那就是被贬下凡尘的仙人。


“乖乖,这个谪仙人的称呼也太大了吧。”


“我好像记得当时讲贺知章的时候,贺知章并没有说这一段啊。”


“那是陈凡老师没有说,毕竟当时贺知章才是主角。”


谪仙人这个词。


可谓是将李白的名气推至一个让人无法启达的地步。


“好像陈凡老师之前说过,李白是太白金星转世,所以又字太白。”


“我靠,他不会真是仙人转世吧。”


“这当然不可能啦。”


理智来说。


什么仙人转世,各种出生异象之类在历史当中见得太多了。


这种东西,大多都是假的。


或者不是大多,而是全部都是假的。


所以有一些比较冷静的看客,都觉得谪仙人这样的称呼有一些夸大。


不过。


就在贺知章称李白是谪仙人时。


陈凡却是恭敬的朝着贺知章做了一个鞠。


随后开口念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蜀道难》的第一句。


与之许多的诗句不一样。


李白的诗,他不只充满着无比的想象力。


他对于格律句式平仄押韵……都是完全打破。


正如这一句。


这是五言还是七言?


这是七律还是五律?


这又哪里押韵?


但不管这是五言还是七言,也不管押韵还是不押韵。


陈凡这一句一念,只是瞬间便将人们好像拉到了青天之上。


但陈凡这会儿并没有停下,他继续念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首《蜀道难》。


说是诗。


但其实是采用律体与散文相加创作而成。


整篇诗句,文句参差不齐,笔意纵横,豪放洒脱……虽然没有具体的形式,但却比任何形式更为出彩。


而这样的诗句念出。


所有看客,观众,学者,教授……他们已经完全的目瞪口呆。


“尼玛,这是什么诗句?”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一个字,爽。”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两个字,很爽。”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三个字,太他喵的爽了。”


“这是六个字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好爽啊……”


几千年来。


中华不知道流传了多少诗句。


几千年来,中华不知道出现了多少诗人。


不少人以为,自己算是对于唐诗多少有些心得。


哪怕就是一些没有心得的,多少也算是看过或者是读过很多的诗句。


可是。


当李白这首《蜀道难》一出,他们才发现,原来此前他读的诗,全都白读了。


但这并没有结束。


听着陈凡饰演李白念出来的《蜀道难》,一边的贺知章抚摸着下巴的胡子,眼睛里面无限的欣赏。


陈凡再次念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有些诗。


可能一两句就达到诗的高潮。


有些诗。


可能一句话就点名了主旨。


但李白的诗。


他的大气,他的豪放,他的想象力,他的句式,那可是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


一波未停,一波又起。


这也使得整个的诗句表现出一唱三叹,连绵不绝,说不出来的爽快,说不出来的淋漓。


只要闭上眼睛,脑海里面,全都是这篇《蜀道难》。


“这首诗,我服了。”


“我也服了。之前我以为诗魔在诗词艺术这一块可以说是一个巅峰了,没想到,我错了。”


“是啊。我太喜欢白居易了,虽然后面杜甫出来,虽然我也认可杜甫是诗圣。但杜甫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现实主义手法。但在诗词文字艺术性上面,我还是觉得长恨歌与琵琶行稍稍高那么一筹。但现在,我才发现。白居易引以为傲的诗词艺术性,却在李白面前完全的崩塌。”


“这不对怪李白,他是谪仙人啊……”


……


“各位同学,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手法将诗歌的境界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让唐诗不仅仅只局限于艺术表现手法,而是推出了一种新的描写当代,反应现实的题材。”


“这种题材不仅仅让诗的意境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而且从诗歌当中,我们也能与历史相结合,让我们对于当时的年代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某中文系班级群里。


导师此前看完杜甫之后,一时若有所思,将自己的感受发到了群里。


而就在这时。


群里一位学子却是说道:“导师,您快看央视1套。”


“怎么了?”


“央视1套正在直播唐诗何止三百首。”


“我知道……不过暂时我在思考问题,没有时间看。”


“导师,您还是看看吧。因为我们觉得,当诗歌中的艺术性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连诗歌的现实主义也都不会记得。”


……


“同学们,老规矩,今天的晚自习,还是给大家播放《唐诗何止三百首》。”


“这一期讲的是李白,大家一边看,一边自己做好笔记。”


“对了,记得挑一首诗背诵哦。”


老师还是与之前一样,在晚自习的时候,给同学们布置着作业。


只是。


当耳边传来《蜀道难》中一系列的诗句时,老师再也坐不住了,大声的说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的天……同学们,给我背,给我狠狠的背。这首诗,明天一定给我背下来。”


这会儿。


老师的声音已经有一些破音。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央视1套后台。


看着陈凡在舞台上朗诵的《蜀道难》,央视1套所有工作人员已经全部站了起来。


是的。


他们与普通观众一样,


同样被被陈凡这首《蜀道难》给震得脑袋短路。


而如果这个时候你看到央视1套此时的收视率时,那估计这会儿短路还得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15个点。”


“16个点。”


“18个点。”


“20个点……”


央视1套除了新闻联播,除了大年晚会……何时有过如此的收视率啊。


但现在。


《唐诗何止三百首》创造了一个奇迹。


……


只是。


《蜀道难》这一首诗仍没有结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有的一些文章,诗句,他似乎天生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不管是背,还是念,更或是朗读……他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爽感。


这种爽感从内而发,一时激发而出。


哪怕陈凡此前读过这一首诗不知道多少遍,但这会儿再朗读一遍,仍是感觉无比的心中畅快。


这哪里是朗读啊。


这比之任何大保剑……也爽快多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时的陈凡。


似乎已经完全化身于李白。


在李白所写的蜀道里面,陈凡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蜀道上。


他见到了古蜀国开国的历史。


他看到了太白山上的鸟道。


他看到了六驾龙车飞奔而过,一时遮天蔽日。


他更看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雄风。


而就算是这一些都经历了一遍。


到最后,你还是仍不得感叹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哈哈哈。”


“哈哈哈。”


“李白小兄弟,你果然是谪仙人。”


一边的贺知章哈哈大笑。


谪仙人之名……彻底进入到了万众看客的脑海。


……


“刚才体验了一回李白,如果不是时间有限,真想一直穿上那一袭白衣……”


与贺知章分开。


陈凡重新换回了主持人的身份。


与之同时。


掌声,又是疯狂来袭。


“只是可惜,虽然李白有大才,但在经过贺知章推荐之后,李白苦等许久仍没有消息。后来,李白还在元丹丘的推荐之下见到了玉真公主,并献上《玉真仙人词》。但可惜,仍没有消息。无奈,李白只好再一次离开长安。”


很多人的一生未必有这么幸运。


哪怕就是号称谪仙人的李白,同样也不是一帆风顺。


“回到家里的李白过得并不好,因为之前许氏去世,所以李白又与一位刘姓女子同居。可同居后不久,这位刘姓女子便觉得李白即没钱,又喜欢喝酒,还喜欢吹牛,更有些狂,于是就离开了他。他不得不回家照顾孩子,而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长安传来好消息,此前他拜访的贺知章与玉真公主的推荐终于发挥了作用。一道玉旨,宣李白进京……”


说到这里。


陈凡笑了笑:“在这里,我不经想起当年孟郊登科后的喜悦,我也不经想起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欣喜……这一次玉旨召李白进京,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做为如此豪放的李白,他听到这一个消息,又将如何?”


说完。


一边的陈凡便已离开。


随之而后。


镜头里面,却是再一次出现李白的身影。


白酒的香味让李白舔了舔嘴唇。


院子里的黄鸡正欢快的吃着地里的谷粒。


而屋子里,正炖着肥肥的黄鸡。


小孩子们笑笑哈哈拉着李白的衣衫。


但之前那个看不起李白的刘姓女子,已不知道在哪。


不过接到圣旨的李白,也得再一次启程。


这正是: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叮嘱了一翻子女。


又交待了家里的仆人。


谪仙人推开院门,大笑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