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要做阁老 > 第一百零一章 仇鸾下狱

第一百零一章 仇鸾下狱

作者:一袖乾坤 返回目录

见小胖子杨鹏举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徐言有些心软了。


他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鹏举贤弟便且先住下来吧。”


杨鹏举得到允诺,立时心花怒放道:“还是大哥对我好!”


徐言心道也罢,不就是年夜饭多添一副碗筷嘛。


过年图的就是一个喜庆气氛,如今国丧期间别的娱乐活动是别想了,坐在一起,吃顿年夜饭热闹热闹就好。


要说徐家的年夜饭倒真是丰盛,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但真正让徐言犯馋的还是那一碗云吞面。


自从在孤山书院尝到这等美味后,徐言便爱不释口,软磨硬泡的向钱老先生请教了做法,再教自家厨子去做。


虽然这云吞面比起原版差了一两分,但卖相口味都已经很不错了。


徐家一家三口再加上杨鹏举围坐一桌,就等着徐怀远放话。


只见徐怀远举起杯子朗声道:“新年万福。”


其余三人亦纷纷道:“新年万福。”


说了这句话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吃饭了。


徐言早就等不及了,夹起筷子就开始吃面。


杨鹏举更甚,大快朵颐狼吞虎咽了起来。


徐怀远见到此等情景笑的合不拢嘴。


“大哥,这可是嘉靖二十六年最后一天了。明早便是嘉靖二十七年了,你就不想说点什么?”


小胖子吃饭间歇还不忘调侃一句。


“唔,这日子不就是一天天的过嘛。”


徐言还真是没有刻意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一定要制定一个小目标的话,那应该就是活的精彩一些吧。


毕竟活着和生活是两码事。


“不愧是大哥,这话说的就是有水平,滴水不漏的。”


杨鹏举啃着一只油腻的鸡腿,咕噜噜的说道。


“你呢,嘉靖二十七年你有什么目标?”


“我?”


杨鹏举放下手中啃了一半的鸡腿,用满是油腻的手挠了挠头道:“多吃多睡,活的开心一点。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嘛。”


徐言心道小胖子虽然没有太多追求,不过讲的都是大实话。


做人开心最重要,想要的东西多了反倒是不美了。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京师西城一座不太起眼的宅院中,张居正背负双手,望着空中皎月怅然叹了一声。


湖广荆州的这轮明月应该和京师的一模一样吧?


自打出生以来,二十余载的除夕夜他都是与家人同过,这是第一年远赴京师,与家人千里之隔。


父母年岁渐长,张居正却不能陪在身边尽孝服侍,心中自然是极为痛苦的。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尽忠他只能选择远离家乡,留在京师了。


庶吉士一当就是几年,期间肯定是不能离京的,再之后授官不出意外应该也是没有机会。


再有机会返乡不知是何年了。


在翰林院的这半年,张居正的主要任务便是修史修典籍,空余的时间很多。


人一闲了免不了就会多想多思考。


在张居正看来如今的大明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就在腊月,甘肃总兵仇鸾因阻挠军务、贪污受贿等罪名为总督曾铣所劾。


之后天子下令逮拿仇鸾进京问罪。


随后仇鸾被下狱。


这件事表面看起来是仇鸾个人的问题。


但稍微知情的人都明白,这起弹劾其实是因为总督曾铣和仇鸾不和。


不和是因为分歧造成的。


这分歧自然是因为收复河套产生的。


总督曾铣是坚定的收复河套派,曾经多次上书天子请求收复河套。就在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曾铣再次上书。


曾铣要求所辖军镇各总兵联名上书,其余总兵皆联名,唯独仇鸾没有署名。


这种桀骜不驯,不服上峰管束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曾铣。


虽然曾铣嘴上不说,但心中必定恼恨不已。


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总督是文官,总兵是武官。


在同等级别的情况下,武官在文官面前就如同蝼蚁一般。


仇鸾如此挑衅曾铣,他如何能够不怒?


但是张居正知道此事一定不会就此结束。


因为仇鸾的背后是阁臣严嵩,而曾铣的靠山是首辅夏言。


夏言与严嵩虽然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但满朝皆知这二人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按理说二人都是江西人,可以说是同乡,关系应该不错。


但二人之间的小摩擦却是不断。


据说在严嵩还没有入阁之前,曾经宴请时任首辅的夏言,夏言几次三番拒绝。


严嵩却是锲而不舍,仍然持续不断的邀请。


终于有一天夏言被严嵩的执着“感动”了,答应参加宴会。


严嵩大喜过望,沐浴更衣提前做了一应布置,还对亲朋好友们说了这一消息。


上朝当值之后,夏言从内阁回家,借口要休息一下。


严嵩自然不敢说什么,翘首以盼等着首辅莅临。


可是他左等右等,时至深夜宴会都结束夏言还是没有来。


严嵩大话已经说了出去,在宾客亲朋面前丢尽了颜面,自然对夏言怀恨在心。


在严嵩看来,夏言这根本不是忘了,而是存心要羞辱他。


至此事之后,严嵩便发誓和夏言势不两立。


如今仇鸾被夏言的党羽曾铣弹劾,严嵩如何能够坐的住?


这不等于是打他的脸吗?


如果放在严嵩还没有入阁前,严嵩还可能会隐忍,因为他和夏言的实力相差太多。


但是现在严嵩也是阁臣,势力与夏言不相上下。可以说夏言除了一个首辅的名头,对严嵩没有任何的优势。


此事严嵩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关键就是看他会如何反击。


张居正对此忧心忡忡。


严嵩对夏言的斗争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而是涉及了几乎整个朝堂。


他们的门生党羽无数,他二人真要是展开攻讦,那朝堂必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这是张居正万万不想看到的。


可惜他现在不过是个庶吉士,人微言轻说话根本不会有人听。


只希望圣天子可以重瞳亲照,明辨是非,阻止这起争端于伊始吧。


大明已今非昔比,真的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