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颜书薄夙 > 第446章 入住皓镧,大爷病危

第446章 入住皓镧,大爷病危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菘蓝面色淡漠:“原谅?你何苦求我原谅,在我心里,你们已经不是我的亲人。我只当你是一个红尘里的过客罢了。”


燕老太太闻言,失声痛哭。


菘蓝冷眼睨着她,无悲无喜,就好像看一个路人。


“好自为之吧。”菘蓝说完,转身决绝的走了。


燕老夫人忽然在她背后歇斯底里的喊起来:“菘蓝,你想知道你养父母的死因吗?”


菘蓝脚步一滞,徐徐回头。


脑海里,蓦地回想起养父母和她相处的那些时光。她童年时,养父母待她极其严厉,特别是养父,不许她外出游玩,也不许她交朋友,每天她的生活就是枯燥的背书,还有无止境的实验。


她那时候小,对剂量总是掌握得不得要领,导致一些实验会出现失败,养父总是会劈头盖脸臭骂他一顿:“菘蓝,你怎么可以这么粗心,你就是废物,这么简单的实验都做不好。今天不许吃饭了。”


她会躲在外面偷偷的哭泣。


那时候她觉得自己好可怜,爹地妈妈不像其他的父母,她认识的几个同伴,他们总是无忧无虑的玩耍。不论她们犯多大的错误,甚至打破饭碗,摘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毁了邻居的庄稼地,他们的父母也都是笑盈盈的安抚他们。


因此,那时候的菘蓝认定养父母不爱她。非常不爱她。直到有一天,她偷听到父母说话,她才知道她不是爸爸妈妈的女儿。


那天她哭了很久很久,哭自己悲惨的身世。


直到后来养父母出事,她遇到薄夙,薄夙宠她入骨,让她渐渐找回了自信。


而她对养父母的感情,一直是惨淡的。为养父母报仇的决心,也不那么浓烈。


再后来,她通过薄夙,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她满怀期待回归燕家,却发现燕家对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情。


她觉得大户人家重视血脉,在做基因检测前,他们对她的身份不太那么确定,对她冷漠些也实属常情。


可是慢慢的,燕家的野心和贪婪在她身上展露出来。他们不想对她付出至诚的亲情,却妄图利用这份血脉,将她的价值榨取干净。


菘蓝见识到燕家的人对她的冷漠无情,对她的残忍刻薄后,她如醍醐灌顶,便又觉得当年的养父母对她,也是仁至义尽。


从那以后,菘蓝对神医门才有了归属的心思。


她对养父母,也抱着真挚的忏悔之心。


为养父母复仇的决心便愈演愈烈。


燕老太太这个时候透露养父母的死因,真正击中菘蓝的心坎。


她折回燕老太身边,定定的望着她:“告诉我,是谁杀了他们?”


燕老太沉默了瞬,道:“想知道是谁杀了你的养父母,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


菘蓝淡淡道:“说吧。”


燕老太道:“我想见我爹霍老太爷。”


菘蓝犹豫了瞬,也不知她是如何考量的。她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她找到院长,为燕老太办理了出院手续。


然后径直把燕老太带到皓镧庄园。


当燕老太看到皓镧庄园奢华气派的大门时,她无比惊喜。


燕老太脸色黯然。


她那时候还不知道,她从一个火坑,跳入了另一个火坑。


她只是觉得菘蓝吓唬她而已。


偏偏这时候,有女佣慌里慌张的跑到菘蓝面前,神色慌张的禀告道:“夫人,大爷命危,薄爷刚才电话来询问你,是否愿意去医院见大爷最后一面?”


女佣只知道大爷是菘蓝的公公,所以得知大爷命危,便觉得天都塌了。


燕老太目瞪口呆。


她难以置信,菘蓝作为白家的儿媳妇,对大爷如此无礼?


而薄夙竟然容许她如此胡闹?


他身为大总裁,就不怕媒体写他家庭不和?


燕老太太觉得菘蓝年轻,不顾大局。以后必然有苦吃。她摆着过来人的姿态,对菘蓝苦口婆心的说教道:“书书,他是你公公,他如今命在旦夕,你最好还是去看他一眼。毕竟媳妇是半个女儿。你不去看他最后一眼,薄夙在媒体面前不好交代啊。”


女佣附和着点头。


菘蓝瞬间怨气冲天,她怒怼燕老太:“我们家的事情,你没有资格插手。还有,我菘蓝不需要你来教我怎么做事。”


燕老太太吃了一鼻子的灰,顿时有些尴尬。


菘蓝将燕老太带入兰草园,让她入住了先前大爷居住过得矮屋子。


“以后,你就住这里吧。”


燕老太望着矮矮的房子,目光流露出一抹不情愿。“这房子怎么这么矮?我看着不像人居住的啊?”


菘蓝淡淡道:“这是先前大爷居住的地方。”


燕老太傻眼。


“大爷……住这里?”


心里暗暗惶恐,这薄爷竟然对他的亲爹如此残忍?


这矮屋子分明就是狗舍。


菘蓝也顾不得那么多,她给女佣吩咐了几句,就丢下燕老太扬长而去。


菘蓝回到房间,薄夙的电话再次拨过来。


菘蓝接了电话,薄夙在彼端哀求她:“蓝蓝,你来一趟医院,好不好?”


菘蓝很是疑惑,为何薄夙非要她去医院?


“嗯。”菘蓝应了下来。


没多久,菘蓝来到天使之翼。


径直来到大爷白珏的病房,她老远就听到白珏哭得惨绝人寰的声音。


“啊,好疼啊,疼死我了。”


“菘蓝,你好狠的心啊。”


“你如此折磨我,你就不怕遭报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