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房赢高阳公主 >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海市里面怪事多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海市里面怪事多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全场震惊。


望着眼前这一幕,所有的人都陷入深深的震撼中,不可自拔。


....这是一种陌生而全新的曲调。


猛然一听,好似秦腔,却没有其中的高亢,有的,只是那自由随心的哼曲,以及看透世事的洒脱。


男与女、善与恶、债与偿、强与弱、神圣与亵渎,极强的对立中,充斥着现实与幻境的各种残缺,


让人仿若入道,如梦如幻。


但归根结底,人们却只听出了两个字——


痛快!


发自心底的痛快!


就像三伏天被泼下了一盆冷水,让人从头一直爽到脚……


有人爽。


有人就不爽。


当房赢悠悠唱完,杨士伸“啪”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用沙哑的声音嘶吼:


“乡间俚调,难登大雅之堂!”


“没错!简直是低俗至极!”王山峰也站了起来,一张四方脸皆是威严:


“那小子,这可是宫里牵头举办的诗会,你如此羞辱我们,陛下可饶不了你!”


杨妙凤没说话。


只是坐在那里,一双死鱼眼死死盯着房赢,高高的颧骨耸动,愈加显得尖酸刻薄。


“我…羞辱你们了吗?”


房赢依旧低着头,压低着草帽,没人能看清的表情:


“我只是在说一个故事,你们又何必对号入座,把自己当成了又鸟和马户?”


“你——!”


王山峰气的暴怒,指着房赢大吼:“来人!把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抓起来!”


“我看谁敢....”


房赢语气加重了一下,缓缓伸手,摘下了草帽。


嗡——


好似一股无形的力量,从他身上荡漾至四周!


现场的空气凝固了一瞬,然后“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房二郎!!!”


“他是房二郎!!!”


“我的天!驸马房遗爱回来了!”


“我说谁这么有能耐!竟然真是的房赢房遗爱!”


“哈哈哈!有趣,有趣啊!”


……


杨妙凤三人都傻了。


他们长大嘴巴,呆呆的看着那个高大的青年,仿佛已经忘记了怎样呼吸。


“切!一群吊毛……”


房赢撇了撇嘴,转身离去。


“房二郎!”


一名年轻士子站了起来,激动的大声说:


“长安无你房遗爱,诗道万古如长夜……如今你重现大唐,面对这诗词大会,难道不想赋诗一首吗?”


房赢的脚步顿了下,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


“不必了,我也要为你们让路……记住,年轻人,这天下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此言一出。


所有的年轻士子浑身一震。


不约而同的全体起立,对着房赢的背影躬身施礼。


直至身影消失。


杨妙凤一声凄厉的尖叫,打破了现场的宁静:


“快…快去禀告官府!判出大唐的房赢回来了!快把他抓拿归案!”


“不必了……”


吴王李恪站了起来,背着手,淡淡的说道:


“你口中的叛国之贼,实则是奉了圣人密令,在西域执行任务。”


“什么?!”


全场再次震惊。


“噗通”一声,杨士伸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浑身僵硬,眼神发直,脑袋朝一边不断的一抽一抽。


显然,他经常服五石散。


惊吓之下,竟当场犯了瘾。


李恪瞥了眼他的丑态,皱着眉头命令:


“来人,将他们押入县衙……”


“告诉县令,他们都做过什么恶事,背后有谁在撑腰,一件件全都给我挖出来!”


“如果谁来求情,来一个,抓一个!”


“长安的天,黑的已经够久了,也该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了!”


……


另一边。


房赢骑上快马,直奔太极宫。


到了门口,他翻身下马,迈步就要往里走。


值守卫士先是愣了下,继而大怒,“站住!何人敢私闯皇宫大内!”


房赢缓缓摘下草帽,露出真容:


“怎么?这么块就把兄弟给忘了?”


值守卫士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房…房二郎?你是房二郎!”


“行了,让他进来吧。”


一道苍老的声音传出。


张阿难揣着手,不知何时出现在宫门口。


“拜见张将军!”房赢抱拳,对着老人一丝不苟的行礼。


“一段时间不见,你小子竟还学会了这酸文礼节,赶紧给咱家滚进来……”


大太监一句话。


房赢笑呵呵的直起腰,跟着一道进了宫。


几名值守卫士面面相觑。


“这…没事吧?”


一名守卫咽了口吐沫,说道:“叛出大唐的房二,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入了皇宫,这算不算咱们失职?”


“对,按规矩,最不济他也该出示牌子。”


另一名守卫刚说一句,便被旁人打断:“你们他娘的瞎了?没见张将军保他呢?”


此话一出。


几人长长松了一口气。


“对对,有张将军在呢。”


“没错,哥几个放心吧。”


“呵呵,这世上谁都有可能背叛圣人,唯独张将军不会。”


……


两仪殿内。


一场政论正在进行。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司空长孙无忌,中书令杨师道,黄门侍郎刘洎,门下省侍中魏征……


几乎所有的宰相,皆悉数到场。


此外,还有李绩、尉迟恭、侯君集、程咬金等一干武将,就连向来不理政事的李靖,也出现在了朝堂上。


这么多大佬一起现身,讨论的焦点只有一个:


吐谷浑内乱……


消息是鄯善城传出来的,采用了不常使用的飞鸽传书,因此先一步到达。


密信将整个过程详细的叙述。


好消息是:席君买果断出手,直接将这场叛乱镇压,顺带还斩了反王的头颅,堪称大胜。


坏消息是:慕容氏难以服众,即便有大唐公主帮助震慑,当地的羌人豪族还是反了……


如果不闻不问。


类似的反叛还会不断发生。


故而,吐谷浑不平,西域则不平....这会直接影响大唐的西陲边关,进而引发整个此绸之路的动荡。


因此,大家讨论的重点是,是否要向西域派兵,对三十六国发动一次浩大的军事打击,以保证帝国在当地的领导地位。


眼看着有仗打。


武将们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侯君集征高昌,已被编入了史书!


如今大唐欲再次举起王者之剑,在场的各位,谁不想做那执剑之人?


李靖等人呼吸急促,正欲开口,就听旁边忽然传出“嗷”的一声:


“陛下——!”


群臣吓了一跳。


齐刷刷扭头望去。


只见尉迟恭灵敏的跳了出来,黑炭般的脸上,破天荒的极尽谄媚之色:


“陛下,这次带兵,轮也该轮到老臣了吧?”


“我去你的!”


程咬金一脚将其踹开,转身面向李世民,一双牛眼眨巴眨巴,竟怆然而泪下:


“圣人,老臣…老了……”


“如果这次不能带兵驰骋沙场,今后老臣,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呜呜呜呜……”


“你们…这两个老匹夫!”


李绩等人脸色铁青,看着两个滚刀肉,恨得牙根痒痒。


与之相反。


文臣一派则大惊失色。


“陛下不可!”


岑文本一声高呼,躬身行礼道:“我大唐兴师动众,刚刚讨伐高昌,今次若再次大动干戈,恐伤国本——”


“没错。”


魏征也一步跨出,拱手道:“如此密集的用兵,必会劳民伤财,令百姓徭役不止,还请陛下三思。”


与此同时。


长孙无忌竟也站了出来:


“陛下,吐谷浑早已被我大唐打残,就算些许旧臣羌豪,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而西域诸国国小兵弱,亦不足为惧。”


“最大的两股势力,突厥南北两庭,正在相互厮杀,无暇东顾……”


“故而臣以为,现在的西域,是最稳定、也是最安全的,根本无需吾等大规模用兵。”


“臣附议!”


一道朗声传来。


太子李承乾,坡着脚站了出来。


作为东宫之首,他本就有听政的资格,今日群臣商讨吐谷浑内乱,他也被请了过来。


皇子之中,一同被请的还有魏王李泰。


只不过自房赢叛出大唐,他声势渐弱,在朝堂上越来越像个小透明。


“国舅所言,亦是臣心之所想....如今,我大唐最大的隐患,是北面的薛延陀,以及东面的高句丽,区区吐谷浑,不值得我们耗费精力。”


李承乾高声谏议。


举止彬彬有礼,气质雍容华贵,尽显一国储君之风范。


有他带头。


太子党们哗啦啦出来一片,纷纷躬身劝谏:


“臣等,附议,请陛下暂停用兵,于民休养生息。”


……


压力给到了皇帝。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好似一个被孤立的领跑者。


…真是好熟悉的一幕啊!


想当初,伊吾城内附,他要易名伊州,立州设县,群臣反对。


六年后,他要打高昌,群臣反对....打下了高昌,要驻兵,群臣还是反对!


现如今,皇帝想出兵西域,群臣照例依旧是反对……


“幸好,还有赢儿啊!”


李世民暗自感叹了一句。


不经意的抬眼望向大殿之外,蓦然发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李世民眼睛一亮,继而缓缓开口:


“行了,朕就听尔等一言,不攻伐西域了。”


众臣长长松了口气,纷纷躬身道:“陛下圣明——”


“但是,不攻伐,不代表不出兵。”李世民的话石破天惊,众人震惊的抬头,只见李世民嘴角翘起,语气轻松道:


“因为,朕的好驸马,已经替朕把西域打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