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房赢高阳公主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未来储君的变化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未来储君的变化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齐王被赐死了。


没有一点悬念。


因为他不是长孙皇后所生。


虽贵为皇子,但在造反这么大的事面前,这层身份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次日,其母阴德妃遭到连坐,降级为“嫔”。


四妃之一的德妃空了出来,如果不出意外,获得这一称号的将会是燕妃,也就是后来的燕德妃。


值得一提的是,燕妃的母亲,与武媚的母亲为堂姐妹。


这一日。


李世民召见了李承乾。


他亲自要问问,自己立的这位储君,到底为什么要造反。


李承乾倒也干脆,直接说道:


“本来我当了太子,又‘复何所求?’”


“但是弟弟李泰步步紧逼,儿子我只是想跟手下们,设法寻找一个‘自安之术’,最终才闹出想谋反这么个事来……”


“说起来,李泰要是当了太子,那就刚好中了他的圈套了。”


他这么一说。


李泰却吓坏了。


赶紧跑来见李世民:


“陛下啊,虽然我有个儿子,但等我死了,我一定把儿子给杀了,然后把皇位传给晋王!”


他不提还好。


这一提,让李世民豁然开朗。


之前的储君之争,是李承乾和李泰的游戏....可现在李承乾倒了,还有个嫡子李治!


他年龄虽然小,但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李世民当即召集大臣们商量。


大臣们得知李泰的言论,感觉像是吃了屎。


“荒谬!”


褚遂良忍不住站了出来,反驳道:


“陛下莫要听信魏王的话!假设他当了皇帝,他怎么可能杀了自己儿子,再把帝位传给晋王?”


“当初陛下您,就是一面立承乾为太子,一面又不断扶持魏王,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啊。”


说完又补充:“您如果要立魏王为太子,就请先安置好晋王,以免兄弟相残。”


此言一出。


一向以硬汉示人的李世民,竟然留下了眼泪:


“我,不能尔……”


我不能,再让儿子们跟我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以致手足相残了!


调子定了。


问题却没有解决。


因为如何处置李承乾是个难题。


按说,造反这种事,按律当诛……可这毕竟是皇帝的嫡长子,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事,说说也就罢了,谁信谁是傻子。


于是皇帝把难题扔给了大臣们:


“朕不管了,你们看着办吧!”


这么大的事,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包括魏征....他是愤青不假,但他不傻。


就在僵持之际,通事舍人来济站了出来:


”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李世民松了口气,当即下令,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作为回报。


来济当场由通事舍人,升为了中书舍人……


通事舍人,从六品上。


中书舍人,正五品上。


这就是现实,前提是,要遇到李世民这样够意思的领导。


接下来便是其他帮凶的处理了。


…皇帝保住了儿子,其他人就要说抱歉了。


于是,陈国公侯君集、汉王李元昌、襄阳郡公杜荷等,皆被赐死,驸马都尉王敬直,与南平公主和离,流放岭南……


南平公主成了单身。


王珪临死前的交代,也注定无法完成了,因为王敬直自己作死,连虎逼娘们南平都拦不住。


而对于李泰。


李世民也有了定论,“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于是挥了挥手,让大臣们退下。


只留了房玄龄、长孙无忌、李绩、魏征四名大臣在场,以及刚被召来的晋王李治。


历史上,这四大名臣,其中之一应为褚遂良。


可现在褚遂良还没有成长为宰相,魏征也还没有死,所以还轮不到他来坐镇。


“锵——”


一声刀剑离鞘的声音。


李世民忽然抽出了佩刀,对着四位大臣说:“朕实在不想活了!”


说完,就往自己身上捅。


四个大臣大惊,长孙无忌一个健步,将刀夺下,痛声问道:


“陛下何故如此?”


李世民神色颓然道:“我三子一弟,竟然都想谋反,朕,实在不想活了啊!”


大臣们赶紧劝:“陛下珍重,大唐还需要您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要想朕不自杀,你们就得答应我一件事。”


…这是在谈条件?


四大臣面面相觑,赶紧说:“陛下请讲!”


李世民:“朕,要立晋王为太子。”


此话一出。


满堂皆惊!


长孙无忌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笑意,心说果然如此!


他张了张嘴,正要开口,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一声高呼:


“臣,谨奉诏!”


包括他在内,三个大臣扭头一看。


大唐宰辅房玄龄,直接朝皇帝跪了下去,正色说道,


“臣,谨遵皇命!谁敢有异议,臣就请杀了他!”


长孙无忌嘴巴张大。


心说你个房老匹夫,你特么抢了老子的台词!


……


一旁,李治却吓坏了。


赶紧扑通一声也跪了下去,大声推辞:“使不得!”


李世民脸色一沉:“为何?”


“因为四哥啊…”李治苦着脸道:“他曾说,我和试图谋反的汉王李元昌关系不错,汉王出事了,我能没事吗?还让我小心……”


此言一出。


李世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摆了摆手,说道:


“无妨,朕已经决定,将青雀将封为“顺阳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


此话一出。


李治顿时松了口气,只擦冷汗。


“行了,别愣着了。”


李世民对儿子鼓励道:“你房伯父已经帮你许下太子之位了,你还不赶紧拜谢他?”


李治赶忙转身跪拜:“多谢房伯父。”


这一拜。


便拜出了个未来!


从此,长孙家族的风光,被房家代替!


……


这场关系大唐未来的会晤结束。


四大名臣和李治退下,李世民命人将房赢召了进来。


“噗——”


李世民一口鲜血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