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八十五章 第二层! 老朱的试探,帝王心思!让你监国!

第八十五章 第二层! 老朱的试探,帝王心思!让你监国!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皇宫内。


朱元璋挥着锄头,正在给甘薯地除草。


自从种下这块甘薯地之后,他每日都要来转转。


锄草,施肥,看着甘薯苗一天天的长大。


朱允熞站在一旁,也没有过去帮忙。


他现在这个年龄,挥锄头还十分勉强。


帮忙基本是谈不上的,也就不去添乱了。


地里并没有多少草,面积也不大,老朱虽年老,但今日精神不错,干起活来也更有力气。


不一会儿,便全部清理了一遍。


“皇爷爷!”朱允熞这才走过去,将一条擦汗的毛巾,递给老朱。


“嗯!”老朱接过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叹道:“老了,才干点活就大汗淋漓,以前做这么点事,都不会出汗的。”


朱允熞嘻嘻笑道:“皇爷爷是老当益壮呢。民间的百姓,像您老人家这个年龄,很多连路都走不动啦。”


说起来,朱元璋现在不过是六十而已。


搁在后世那个科技发达的年代,也就是刚刚到退休的年龄。


很多这个年龄的老头仍然精力旺盛,连年轻人都比不上。


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六十岁已经算是比较老了。


毕竟,这时候说的还是“人生七十古来稀”。


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都是十分稀少的。


六十岁当然也算高龄。


精力下降,体力衰弱,甚或已卧病在床。


“哈哈哈!”朱元璋爽朗的大笑,问道:“这次的事,学到什么了?”


“皇爷爷算无遗策,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朱允熞赞叹不已。


老朱的手段,委实高明。


不显山不露水,不动声色。


成事之前,完全看不出丝毫痕迹。


各方势力,却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就连他一开始,也没有回过神。


细想才窥得其中神妙。


“你别只想着拣好听的话,来奉承咱。”


老朱瞪了他一眼,道:“你如今已被立为储君,将来可是要执掌大明的。”


“你虽然聪慧,但朝堂争夺,与别事不同。”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伱看蓝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可在朝堂上,黄子澄不过巧言几句,就令蓝玉为其所用。”


黄子澄去蓝玉府的事,瞒不过老朱。


否则,锦衣卫的探子,都该以死谢罪了。


对于这一点,黄子澄也是知晓的。


在他看来,蓝玉门前必定有人盯着。


与其偷偷摸摸,乔装打扮前往,还不如正大光明的去。


反正与蓝玉聊事的时候,只有两人在场。


锦衣卫就算手眼通天,也不可能知道他们聊的内容。


但他却忘了,以老朱的精明,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聊的具体内容,就能推算出来。


黄子澄总以为自己读书多,谋略高。


但实际上,每次做事的时候,总是不够谨密,或者干脆思路就完全错了。


与那些真正高明的谋士相比,他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朱允熞静静听着,微微点了点头。


“皇爷爷想想考较熞儿吗?”


“不错,你说说。”老朱移步走到旁边的凉亭坐下。


刚才干了一会儿活,他现在有点累了。


挥了挥手,让宫女太监都退了下去。


朱允熞走到老朱身前,笑道:“皇爷爷此番布局,造势让孙儿成为储君,只是其一。”


“哦?”老朱听完这句,顿时眼前一亮。


看着朱允熞,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之色,还有赞赏的味道。


“这次的事,能有这么大的声势,文官,勋贵,还有咱家自己人,都参与其中。”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老朱的反应。


毕竟,他话语中已提及自家人,虽没有指名道姓,但他对于老朱对此的态度,还有些拿捏不定。


是想捂盖子,还是真让他摊开说呢?


见老朱的神色间并无异常,反而微笑鼓励,这才接着往下说。


“皇爷爷是想让那些人都跳出来,借此将朝堂上的势力都看清楚。”


这一层意义,或许比造势让他当储君更重要。


“是让你看清楚。”老朱纠正他言语中的错误。


“看到了吧,这些人口口声声都是忠君爱国,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心里谋算着自己的小算盘。”


“若咱直接说立你为皇太孙,那些文官就敢以死相谏,让咱下不了台。”


“如今,咱借力打力,让他们以为可以搬倒你,一个个都跳出来捧杀,咱再反将他们一军,让他们有苦说不出来。”


朱允熞笑道:“皇爷爷高明。”


朱元璋吐了口气,没有正指正,受了他这一记马屁,接着道:“世人都骂咱对官员过于严厉,但你也看到了,咱杀了这么多人,都拦不住他们结党营私,在朝堂上争权夺势。”


“若是咱再放松一下,恐怕朝堂都要乱成一锅粥了,国将不国。”


他顿了顿,又笑道:“你如今虽被立为储君,民间威望也高,风头也盛,却没有势力,没有自己的嫡系人马,根基还是不稳啊。”


朱允熞嘻嘻笑道:“朝堂上若没有几股势力,没有派系,那才是真是奇怪的事了。”


“皇爷爷让孙儿当储君,孙儿当让他们都为我所用。”


“天下为公,恩出于上。大明有皇爷爷坐镇掌控,孙儿若是学那些人,也拉帮结派,任用私人,那才是有负皇爷爷的厚望,也是大大的不孝了。”


这些话就真假掺半了。


朱允熞确实感到手头无人可用,处处受掣肘。


还是需要几名亲信,才好办事。


但当着老朱的面,说要培养自己的亲信,他还不至于那么蠢。


虽然老朱前面的话,似在引导,甚至是鼓励他建立自己的势力。


可朱允熞还是察觉这样不对。


老朱或许是在试探。


帝王之心,渊深似海。


此时试探,又有意引导,他很容易就跳进去了。


这甚至不是老朱有心设计,只是身为帝王,他早就习惯如此对待别人。


也自然而然的用到朱允熞身上。


引导挖坑,都不用多想。


这也正是老朱高明之处。


唯其于此,他才能从一名乞丐,一步步爬升,直至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没有这份心计,他也无法建立大明。


听完这席话,朱元璋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啊!熞儿,你能有这番见识,也不枉皇爷爷苦心教导一场。”


朱允熞心中暗暗吁了口气。


与老朱打交道,真的是时刻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一个应对不好,就不可收拾了。


这样看起来,朱允炆装忠厚仁义,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不管什么事,只要谨记“忠厚仁义”四个字,就大差不差。


反而容易应对老朱。


他能一直被老朱看重,固然有演技超群的因素,但与他选择走“忠厚仁义”这条路,估计也分不开。


否则,以老朱的精明,朱允炆演技再好,也难免会被看穿。


而他就不一样了。


他给自己立了一个才华盖世,聪明绝顶的人设。


在老朱面前演戏的难度,顿时直线上升了几个层次。


这算不算坑自己呢?


但此时已经没有后悔药了!


“皇爷爷老了,身体大不如前。”


老朱缓缓说道:“你处理卜思北,吴忘庚,乃至商人罢市之事,都极有章法,老成稳重,可堪重用。”


“如今,你已被立为储君。咱想让你监国,处理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