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三百九十二章 谁言大明无良才?孤之栋梁!

第三百九十二章 谁言大明无良才?孤之栋梁!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而在说完了郑和之事后,朱允熞终于将目光挪动到了近些时日的重点。


巡抚人选之上!


大明巡抚之位,自朱允熞提出之后,便不乏有人积极奏言、举荐,其中可谓是龙蛇混杂,故而朱允熞第一时间并没有确定人选。


而是暂时先将其放下。


随后,再以锦衣卫严查,筛选掉品行不足者。


大明的第一任巡抚,自然要给大明支撑起足够的颜面,若是选出一个草包,或是一个贪官,到时候损伤的便是大明的脸面!


也是朱允熞的脸面!


识人不明,一旦被打上这个标签,便会让许多心怀不轨之徒滋生出野心。


越是敢于放手施为。


不将朱允熞的话放在眼里!


这绝对不是朱允熞想要看到的局面!更不是大明该有的样子!所以这一次的巡抚人选,朱允熞大多选择较为年轻之人。


未经世事污染,心中还有一丝读书人的本心。


或许还抱有救世济民之宏愿!


尽管这些年轻人能力未必足够,但这却也是件好事,大明的咨政处,完全可以为这些巡抚提供主意和办法。


让巡抚既能够掌控地方最高权力的同时,却又脱离地方,和朝廷挂钩。


实际上,还是朝廷在操控着地方官府!


反而要比之前给地方分权,让地方的官员自己互相扯皮,要来得好。


更能够让朝廷对地方多了几分实际掌控的权力,明清两代之所以中央越发集权,其中便少不了巡抚和总督的功劳,朝廷牢牢把控着地方。


而朝廷,又被废除了丞相之位,改为设立内阁。


权势又往皇帝身上集中。


这才有了发展到极致的皇权,而这种皇权,在明清之前,可并不常见!


世家、官员,对皇帝的掣肘几乎是显而易见!


地方上,宗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


所以朱允熞将一部分中央集权的希望就放在了这些巡抚之上,在挑选人选时,自然更加上心。


朱允熞稍微示意了一个眼神。


杨士奇立刻会意。


走上前一步,说道:“殿下,臣有本启奏!”


朱允熞自然是点头应允。


刚刚当上吏部尚书不久杨士奇乃是朝中新晋的重臣,他说话,在场的文武百官自然要将耳朵竖起来听了。


只见杨士奇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


说道:“殿下,此前所说巡抚一职,臣寻访朝中所有官员,拟出一名册,可供殿下过目。”


杨士奇一边将册子递给宫人。


一边说道:“臣自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以来,着实感觉寝食难安。”


“唯有寻遍朝廷所有潜藏的人才,方才能让臣安心一些。”


“此名册中人,各个皆是青年才俊,能臣干将!更是品行优良,才智过人!”


“相信一定能替殿下巡抚天下!”


朱允熞之所以要任命巡抚,无非便是想要让朝廷的命令,能够更加的深入到地方之上,让地方上的官员头上多出一把利剑。


否则,光是靠什么按察司根本不起作用!


至于布政司,自己左右两个布政使都不够扯皮的!


唯有从上面来的巡抚,才有这个权利压服众人,但偏偏又是朝廷空降,在地方上没有根基,大家利益不同、出身不同,自然就没有谋求合作的空间。


朝廷能够掌控的地方实际权力也就越多。


否则,必然会出现朝廷下令,而地方拒不遵守的事情!


莫要以为地方上的官府不敢,要知道,就算是后世,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孤例!有些时候,地方官府的利益同朝廷的利益,并非一致!


阳奉阴违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此前,陕西布政司的案子,便是一个明证!


朱允熞接过册子,只见上面书写十来个名字,其中蹇义、暴昭的名字,就写在其中。


蹇义,在永乐十九年时,本就是当时的第一任巡抚,而早些年,他也是洪武朝的进士,只是现在名声不扬。


但在日后,也是永乐朝的名臣。


而暴昭,则是建文帝时期的忠臣,第一批采访使,前往北平,最终被朱棣所杀。


能力上暂且不知。


但忠心上,却无需怀疑。


朱允熞又看了看其他的人选,皆是上佳之人选,十分符合朱允熞的心意。


于是朱允熞合其册子。


点头道:“杨士奇,这件事你办得不错。”


“宣旨吧。”


朱允熞直接将册子拿给一旁的宫人,而一旁的宫人也开始大声宣读起了册子上面的名单,朝中被念中名字之人,纷纷不由得大喜。


激动出列,跪伏在奉天殿中。


而其余大臣看到朱允熞一人独断,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


这名册之中不仅没有他们,甚至连他们想要推举的人也一个都没有!


尽管他们暂时并没有多少心思。


可若是巡抚这样的位置,能够安插进去一个自己人,那也是大好的事情,当一个人走到高位之后,再想要晋升。


便只有靠自己的能力了!


要么才能出众,让殿下赏识,要么就是人脉众多,靠你一个人,就能维系住一大批人。


而想要在朝中大权独握。


更是少不了诸多地方官员的支持!但现在巡抚之位上面,全都是太孙殿下安排的人!其他人根本没有任何插手的空间!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巡抚自己就会腐化一部分,但至少这些年,他们是别想要把手插到巡抚这个位子上来了!


而地方官员纷纷讨好巡抚。


渐渐地,只怕就要将他们这些朝中的大臣忘掉了!


“……”


上方的宫人仍在宣读着圣旨:“现任命蹇义、暴昭等人,为大明巡抚,行古之牧伯之责,替太孙殿下、皇帝陛下,分巡天下!”


“钦此!”


下方。


蹇义、暴昭等人,纷纷俯首下跪。


齐声道:“臣,领旨!”


朱允熞满意的笑了笑,时至今日,放眼望去,朝中已然人才济济!早先洪武朝的旧臣,早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


吏部尚书杨士奇!户部尚书夏原吉!


这最重要的两个位置,都是自己心腹之中的心腹!


坚定的太孙党!


而巡抚之位,又有蹇义、暴昭等忠心之士,朱允熞又哪有什么不放心的?


除此之外。


朝中更还有杨溥、杨荣二人,可堪大任!


至于其他方面,海军有郑和操持,陆军有蓝玉坐镇,而技术方面,更还有徐妙锦相助。


他这太孙的位置,简直不要太稳固!


实在不行,朱允熞还有新军和锦衣卫这两股强大的力量。


便是重新将大明犁一遍,朱允熞也很有信心!


而这些人,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材!更是朱允熞的肱股之臣!


只不过。


朱允熞仍是不能放松任何警惕,他始终防备着,只要有朝一日老朱没死,那必然就还有一场恐怖的风暴在等着他。


毕竟,就算是朱允炆。


在老朱没死之前,也没有人敢造反!


谁又能知道,暗地里会有多少风雨在前方?朱允熞能做的,也就只是一步一步坚实的巩固根基!


“又是一年将过……”


朱允熞心中默默想着。


“待明年开春,便是到了洪武二十八年,算算日子……老朱怕是没几年活头了!”


“风雨将至啊!”


一念至此,朱允熞对于巡抚之位,便越发看重了。


希望这些新上任的巡抚,能够完成朱允熞交待的任务吧。


………………


下朝之后。


蹇义、暴昭等人脸上泛着喜色。


“蹇大人,恭喜恭喜啊!”


“苦熬多年终究是拨云见日,一朝升天啊!”


“这巡抚之位,可是不可多得。”


“来日若是差事办好了,太孙殿下必然免不了诸多嘉奖,朝中大臣的位置,必然也少不了你一个。”


文武百官纷纷贺喜。


对这些新任的大明巡抚,尽管很多人在他们看来,之前都是无名之辈。


但现在毕竟是一朝成道。


成了众人争先拉拢的焦点,自然不能再是同从前一样,默默无闻。


不过就在这时。


一位宫人却拦住了众人的去路。


“诸位,殿下召见。”


“还请随我来。”


蹇义、暴昭等人脸色一下变得严肃起来,殿下召见,必然有要事交待,而且他们初任巡抚一职,本就有些稀里糊涂的。


这个时候若是能和太孙殿下说上两句话。


说不定还能解答他们的疑惑。


毕竟他们在朝中并无多少根基,今日能成为巡抚,无非是来自太孙殿下的提拔,而若是有朝一日太孙殿下不满意了,随时就可以撤除他们的巡抚之位。


所有风光,都将随之而去。


御书房。


蹇义、暴昭等人跟着宫人的步伐,见到了正在读书的朱允熞。


“臣等,见过太孙殿下!”


蹇义、暴昭等人恭敬一礼。


朱允熞随后才说道:“起来吧。”


“孤唤你们来,不是叫你们行礼的,而是要让你们知道,孤之所以设立巡抚。”


“让你们去地方。”


“乃是希望通过巡抚一职,将朝廷的指令,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地方上去。”


“将地方上的真实情况如实转述。”


“朝廷不怕你们说真话,哪怕地方上的情况再遭,朝廷也能解决!”


“但若是让孤发现了你们当中有人说假话!”


“陕西布政司等人的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孤对待奸臣、贪官,决不轻饶!”


“你们可明白了?”


蹇义、暴昭等人被朱允熞的威势所迫。


顿时不由得心下一颤。


面色都白了几分,太孙殿下今时今日的威严越发厚重,让人不敢直视。


当太孙殿下发威之时。


让人感觉心跳都停下了半拍!


足足过了一个呼吸。


众人这才缓过气来,蹇义、暴昭等人自然齐声说道:“殿下放心。”


“臣等必将承担起巡抚之责!”


“将朝廷的旨意,传达了地方上!”


听到众人保证。


朱允熞满意的笑了笑,但这却并不代表他放下心来,该有的监督仍然会有。


锦衣卫依旧会伴随着这些上任的巡抚去往各地。


今日之所以要逼他们表态。


只是为了给蹇义、暴昭等人提个醒,莫要当了巡抚,就忘了自己今日的职位是谁给的!


今日朱允熞可以让你当巡抚。


但明日,他就可以让你一无所有!


“好了。”


“你们退下吧。”


敲打了蹇义、暴昭等人一番,朱允熞又转身继续看起了自己的书。


而第一次见识到太孙殿下威严的众位新任巡抚。


则是心有余悸的退后。


后怕的出了御书房,之前某一刻,他们甚至感觉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年幼的少年。


而是一头已经养成了凶威的猛虎!


……


“殿下,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若是其中任何一个巡抚与地方官员勾结、串联,臣第一时间便会知道。”


待众人走后。


宋忠悄然出现,向朱允熞禀报道。


而朱允熞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巡抚这个位置。


锦衣卫能看一时,却看不了一辈子。


就连锦衣卫自己都会被腐化。


难道巡抚不会被腐化吗?


掌管地方一省之权,决断一切,身居这样的高位,几年之后,还可能和现在这样的新手一样?


一身气度,自然不同。


正如朱允熞这几年来,本只是一稚子,看上去还颇有几分清秀,但现在却有了一身常人无法直视的威势。


能够压服一众朝堂上的老狐狸。


这些自然不可能是凭空而来,而是权势养出来的!


不出十年。


这些巡抚之中,必然有人会逐渐开始懂得怎么遮掩自己的心思,怎么动用手段遮蔽朝廷的视线。


只不过朱允熞却也有应对之法。


等到时候,再设立总督,让总督和一众巡抚们扯皮去即可。


而再过二十年之后。


到时候的大明,只怕什么东西该有的都得有了!


交通越发便利。


中央的权力触手也就不再需要什么所谓的巡抚和总督帮忙延伸,而是直接就将地方抓在自己手心上!


甚至突破宗族的束缚!


打破皇权不下乡的铁律!


彻底将整个天下,都收入朱允熞的手中!


今时今日。


这些巡抚就好似朱允熞的一个个小触手,用来钻进地方官府的这个铁壳之中,但等来日,朱允熞将会有数不清的小触手!


操控天下间所有的一切!


达到皇权真正的极致!


掌控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