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明奇迹!收田完成!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明奇迹!收田完成!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巡抚就任的速度极快。


不出一个月的功夫,各个地界的巡抚都已经就任,一时间无数封奏折如飞雪般向朝廷发来。


洪武二十七年,冬,十一月。


江南雪。


金陵也下起了细细的小雪,皇宫亭台处,朱允熞一边热着手,一边翻看着地方巡抚的信件。


自从朱允熞任命的巡抚到达地方之后。


地方的各种毛病,一下子就冒了出来,虽然对朝廷政令执行得大差不差,但不出意外……最后还是出了意外。


在执行大明新政的过程中。


出现了各种各样诡异的问题,许多事情就连朱允熞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好在。


有朱允熞任命的各地巡抚整改弊端。


大明各地走出来的歪路,终究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


各地新政进展顺利!


“尽管走了些歪路子,但好在结果还是不错的,各地新政的完成度都有一定的保障。”


“若是按照这个进度来看的话。”


“可能今年之内,将所有田产收归国有的事情,或许就该能够完成了!”


朱允熞心中不由为之振奋。


若是当真能够完成,那绝对不失为大明奇迹!


今年之内完成所有收田任务,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在今日的大明来看,却并非不可能完成,一来大明现在的国库充盈无比。


地方上,又有朱允熞安排的巡抚帮助。


效率大为提升。


第二则是现在的大明其实很多地方根本就是属于大明的田地,比如北方很多的荒地,其实根本没有归属。


这也是乱世之后的好处。


虽说自大明建立洪武朝已经过去了二十七年。


可实际上,大明收复许多地方,实在洪武朝建立之后的十多年间陆续收复的,并非是洪武朝刚建立的时候就有了如今的疆土!


期间,自然是打了不少仗,也死了不少人。


天下间的田产其实是有富余的,而有人的地方大多集中在南方。


朱允熞只要解决了南方的问题。


其他地方,其实大多都很好解决。


“算下来,如今大明的疆域,已经隐隐有了后世的几分模样。”


朱允熞心中盘算着。


如今的大明,最基础的中原地盘稳固,川蜀之地也早就收入囊中,而安南之地虽然刚收复不久,还有反抗,但安定下来却也只是迟早的事。


北元也已经平定,漠南之地,尽归大明所有。


现在所欠缺的地方,无非就是西域、高原和东北而已!


“只是……这三个地方,却早已经俯首称臣……想要对这些地方下手,倒是不太好找到借口啊。”


朱允熞有些为难。


恢复华夏鼎盛时期的疆土,此乃应有之理。


朱允熞虽然打算休养生息三年,但等三年之期一过,朱允熞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收复西域、高原、东北三地,让华夏领土重归完整!


后世时,大明的疆域问题,一直是朱允熞心中的痛。


因为和满清相比,大明的疆土可谓是少得可怜,虽然已经比宋朝时候要大的多了,但真要说起来。


却大不了多少。


鞑靼人一直在北边徘徊不去,东北之地,也不是大明的地盘。


西域和高原地区,更不归大明管辖。


大明有的地盘其实只是一个中原大一统王朝该有的地盘,比之满清的确是要少了许多。


但其实。


大明的疆土,也曾有过鼎盛的一刻。


只是或许大明前期出的圣君太多,后续的正德皇帝等人,慢慢就将原先的疆土给丢掉了。


原本臣服的周边国家。


也纷纷反叛,不再归顺大明。


这样一来,才有了后世所见到的大明疆域图。


“归根到底,还是实力问题!”


“待将收田之时解决后,定要大力编练出一支完全近代化的军队!”


“取代原本大明的旧军队!”


“若是有上百万这样的新军,大明之疆土,我有信心直接横推到欧洲去!”


但这个世界的未来,终究还是一个讲究海洋霸权的未来。


世界上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是海洋,而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陆地。


一味追求陆地霸权。


最终只会建立起一个终究腐朽的国家,而没办法继续追逐世界的霸权,毕竟和世界相比,就算是整个亚洲也显得那么小。


但无论如何。


完成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先收田!将大明的根基巩固好!


………………


次日。


奉天殿中。


朱允熞下令道:“即日起,催促各地完成收田大业。”


“孤要在年关之前,看到大明的收田大业彻底完成!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真正实现!”


“所有田产,尽归大明!”


随着朱允熞的一声令下。


整个大明就像是一台庞大的机器,瞬间开动了起来,朝中百官纷纷献言纳策,咨政处没日没夜的处理政务。


而在地方官府。


一个又一个的指示从中央朝廷传达到巡抚头上。


再从巡抚手上,分发到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头上。


布政司又分发给各地官府。


各地官府又将此事,联合当地的宗族势力共同推进,一时间,朝廷国库之中的银两如水一般流出。


但换来的,却也是无比丰厚的成功!


洪武二十七年,冬,十二月!


临近年末。


一则震撼的消息传来,历时多年的收田大业,终于彻底完成!


天下间,再没有一处土地,不是属于大明的土地!


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是属于老朱家的地方!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这无疑是震撼性的!无数官员前来自发前来祝贺!


同时心底之中,也并没有任何排斥。


反而为之自豪骄傲。


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


朱允熞能够收归天下之田。


正是证明了大明是天下归心!是万民所拥!更是上天所钟!


否则,其他朝代都无法完成的伟业。


孔圣人追求一生的追求,怎么到了大明,就突然能够实现了呢?


对无数读书人来说。


这同样值得庆贺!因为这是儒家学说的印证!


以前从未做到的事情。


如今竟然真的做到了!这是奇迹!是大明的奇迹!


而在京师之中。


也是欢腾一片,朱允熞收归天下田产,并非没有补偿,反而正是这些补偿,让天下间所有的百姓都为之获益。


切切实实收到了好处!


同时,他们自身也并没有任何损失,看似收了田产,可实际上这些田一样是归他们来使用。


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原本就要缴纳的田税。


也并没有别的支出。


反倒是原本很多需要支付高昂租金的地方,再也不需要租田,这是何等的仁政、善政!


为此。


朱允熞也是特意将这一年的春节,延长了放假的时间。


甚至还没有到过年的时间。


京师的街头,就已经张灯结彩,挂起高高的大红灯笼,一片喜气洋洋之景,看上去便觉得热闹、温馨。


每日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


不少远在应天府之外的百姓,因为听闻京师之繁华。


也朝着京师赶来。


想要体验一番京师过年时候的热闹。


而在这一片喜庆之中。


朱允熞也在奉天殿之中发表了重要讲话,盛赞收田大业是超越时代的奇迹!是大明的奇迹,是无数官员同心协力创造出来的奇迹!


但同时,更是无数百姓,信任大明才有的奇迹!


在这背后,是无数百姓对大明的信任!


这才是大明最大的底气!


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底气,才永远不会消失!


才能让大明始终屹立不倒!


……


京师。


皇宫。


朱允熞也是难得的醉了,他从未想过,收田完成的一刻,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而欣喜,也是来的如此猛烈!


本来朱允熞以为,自己到了这一日,依旧能够保持淡定,毕竟在后世的见闻告诉他,这就不是什么大事。


不值得欣喜炫耀。


但真当这一刻来临,他才知道,这到底有多么来之不易。


收田完成。


从表面上来看,只是达到了后世的普通标准而已。


一个微不足道的常识。


可放到现在的大明,这却是领先了足足五六百年的奇迹!是大明无数官员以及朱允熞自己倾尽了所有的心血方才换来的奇迹!


细数走来的每一步。


都十分的艰难!


若是行差踏错一步,别说收田大业无法完成,就连朱允熞自己的太孙之位。


也要不保!


而他的项上人头,更是不用多说,必被取走!


这其中的艰辛非是只言片语便能说清。


但这并非是朱允熞高兴的最大原因,真正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朱允熞从这件事上看到了希望!


真正改革大明,让大明成为超越时代的伟大帝国的希望!


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达到的程度。


朱允熞只需要几十年说不定就能带着大明走到!


海上日不落,并非再是什么空话。


而是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实事!


在今日之前,虽说朱允熞一心想要改变大明,带着大明走向一条伟大之路,但是否真的能行,说到底,朱允熞自己心里都没有底气。


毕竟大明面临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


其中,作为一个陆权国家,自身没有内在动力去追求海权,是一个原因。


还有,便是大明奉行农耕经济,自古以来,便是小农经济盛行,没有劫掠的习惯和文化。


但偏偏,在此后的几百年中。


是一个国家出面当海盗的年代!


劫掠之风盛行!


若是不心狠手辣一些,怎么能从其他地方夺取利益?


尽管朱允熞已经在实验一条比较温和的经济收割之路,并且将其用在了安南和倭国的身上,但最开始的时候,不还是得先打上一仗?


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在需求和文化习惯支撑。


就算朱允熞再怎么下令。


也不可能将大明发展成一个追求海上霸权的国家,毕竟大明疆域实在辽阔,只需要靠本土便能达到自给自足。


所以朱允熞一直十分担忧。


别看现在大明的情况好,可要是等到他死后呢?


后世的子孙后代,是否还会继续走他安排的道路?从历史上来看,这几乎没有希望。


但现在。


朱允熞却突然生出了一股信心!


那是收田奇迹完成之后,带给朱允熞的信心!


大明有这个能力,踏上伟大之路!


同时,他朱允熞也有这个能力,带领大明,走向伟大!


成为世间前所未有,而今后也同样不可能再有的宏伟帝国!


………


阳山。


当朱允熞将这个消息带给老朱的时候。


老朱也是异常兴奋。


“哈哈哈!熞儿,咱果然没有看错你!”


“大明在你手中,必然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如今收田完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咱对这大明,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在这时候。


是极为讲究法理的,别看收田这件事对百姓的实际影响不大,但从法理上,你脚下的这片地,就不再是属于你的了。


而是属于大明。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那么只要耕作这片土地的人,就算是世受皇恩。


日后若是要造反。


那从跟脚上面都站不住!


大明这个国家概念也会越发深入人心,难以为贼人所趁!


为何独独汉朝在被取代之后。


能接二连三的复汉?


若非刘备的蜀汉失败,便有可能第三次复汉成功!


归其原因。


便是因为汉朝在所有百姓心中,着实是太过深刻!汉朝之天威,令人神往!


凡是有识之士,莫不思之!


而如今之大明便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走去,让大明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在青史之中,划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此一来。


未来未尝不会有人想要复明!


“皇爷爷,这只是一个开始。”


“熞儿必定会带着大明,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朱允熞眼神放光。


展露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如果说他之前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


那么现在。


朱允熞至少有着百分之一百二的把握!


“好!”


“有志气!”


老朱大笑一声。


但随即。


却又转为落寞。


叹息道:“可惜熞儿晚生了两年。”


“而咱,又早生了几年。”


“否则,说不定咱也有机会见一见,你口中的盛世大明啊!”


老朱自知。


自己已经没几年活头了!


朱允熞描绘的盛世。


怕是没有机会见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