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孙万岁,大明的未来!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孙万岁,大明的未来!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春秋战国的时候,战车为王,实力强横的国家被称之为千乘之国。


但现在时代变了。


将来的大明必将会拥有超过一千辆火车!


和铺设到整个大明的铁路!


而就在朱允熞意气风发的时候。


火车仍在呼啸着,在铁轨上不断加速,载着满朝文武,驶出金陵十八坊。


从京师的侧面经过。


满朝文武在火车上兴高采烈的祝贺着,而在两侧,则有无数的京师士卒守卫,更有骑兵在两侧跟随。


只是一开始的时候。


这些骑兵还能跟得上,甚至可以说是轻松,随意就能超过火车,跑在前头。


可等火车的速度起来之后。


两者就只能并齐。


除非全力狂奔,马匹根本就不可能超过火车了。


朱允熞估计了一下。


现在的火车,速度也就大概只有三四十公里每小时的样子,而骑兵爆发极限速度,往往能达到这个速度的两倍左右。


只是却不可长久!


才驶出一两公里的距离,就有一些马匹开始累了起来。


大喘着粗气。


明显能感觉到马匹的体力开始不支。


但火车的动力却依旧强劲!


这时候,老朱和文武百官也纷纷发现了火车的好处,尽管此前技术研究和制造局的人早就强调过,但有些东西,不实际看到,是根本无法实际体会到的。


杨士奇、夏原吉、翟善等人纷纷为之震惊。


说道:“若是能如此不眠不休的往前,只怕是天涯海角的距离,在火车面前,也只不过是近在咫尺!”


“同时,这火车也不需要耗费多少心力来照顾。”


“完全可以大规模的制造!”


“火车的出现,绝对可以取代马匹,在长距离的运输之中称尊!”


朝中的诸位大臣很是敏锐的发现了火车的用途。


但可惜他们受限于自己的眼界,仍然看不清未来的格局,他们不明白,这才只是第一代火车!


不同于马匹,上限已经被定死。


哪怕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也不可能拖得动上千人的车厢。


更不可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可火车却不同!


火车的上限无比广阔!蒸汽机的发展还远未达到极限!从畜力到蒸汽机,这是根本上的进步!


日后,大明的火车只会逐步迭代,发展到巅峰!


甚至出现超过千匹马力的大型蒸汽机!带动万吨的巨轮和火车!


让大明的运输能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正如火枪刚出现的时候,完全比不上弓箭,就算不断进步,在燧发枪的时代,仍然比不过一些性能良好的弓箭。


但迟早有一天。


火枪的威力能够远超弓箭。


这就是本质的不同!


火车和马车之间,也同样如此!


“殿下!”


“前方突然出现大批京师百姓!”


突然间。


一名锦衣卫上前禀报。


惊扰了正在激动和兴奋之中的老朱和一众朝中重臣。


朱允熞也回过神来。


问道:“快去疏散百姓,维持秩序!万万不能让他们靠近铁路附近十步!”


“让他们保持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尽管现在火车的速度并不快,倒是不至于把人从两侧吸进去。


但朱允熞还是担心火车的第一次亮相,让大明的百姓感到惊恐,到时候出现骚乱。


甚至是踩踏事故。


最后有人丧命在火车的铁轨之上。


要知道,火车可没法停下来或者转弯避让!


而这件事也提醒了朱允熞。


兴建铁路,还需要提醒所有大明的百姓,平时万万不能靠近铁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才是。


朱允熞站起身来。


朝外面望去。


果不其然,远远的便能看到前方已经是一片人山人海,无数大明京师的百姓正围堵在铁路的两侧,朝火车这边望来。


五城兵马司和治安所的人正在努力维持着现场秩序。


眼瞧着大明京师的百姓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哪儿还有一点点的恐惧和害怕?


同原本历史上满清试乘第一辆火车时的畏惧。


几乎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正是朱允熞所带来的改变!同时,更是大明百姓自信的体现!


如今的大明,国富民强,周遭的国家无不臣服!


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出现在大明京师。


让大明京师的百姓有了极强的接受能力,而在思想上,朱允熞更是废除了闭塞自封愚民的理学,大明的百姓思想并未受到禁锢。


看待火车,自然不会如同洪水猛兽一般畏惧!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这火车乃是大明所发明的事物!


是属于大明的成就!


自然能让无数大明的百姓为之骄傲自豪!


别人都没有的东西。


就只有咱们大明拥有!如何能让大明京师的百姓不骄傲、不自豪?


又如何会惧怕!


“快看!来了!来了!”


当火车轰隆隆的发着响声驶来,白色的雾气弥漫天空,无数的京师百姓纷纷挥起了双手。


夹道欢迎。


万众欢呼!


这样的大明,又如何能不强盛?!


而当无数的京师百姓当真亲眼看到火车时,这头喷吐着白色雾气的钢铁怪兽,给了所有京师百姓一个大大的震撼!


那无可阻挡的气势,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这并不是害怕!


而是激动!前所未有的激动!这是独属于他们大明的钢铁怪兽!


他们的太孙殿下和皇帝陛下就乘坐在这头钢铁怪兽之上!


他们又如何能不激动?!


火车上。


朱允熞穿过车厢之间的通道。


来到前方,望着两侧的京师百姓,朝着他们挥了挥手。


下一刻。


无数京师百姓纷纷高喊。


“太孙万岁!”


“太孙万岁!”


“大明万岁!”


朱允熞在京师百姓当中的声望,甚至已经超出了老朱!


老朱就在身后看着。


眼中满是欣慰,没有一丝不满。


有这样一个继位者。


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无比幸福的!将大明交给朱允熞,完全可以放心!


火车就在蒸汽的鸣叫和百姓的欢呼中。


轰隆驶过。


朝着金陵长江大桥一路驶去。


当初,朱允熞修建金陵长江大桥的时候,特意修建了上下双层,上面一层更为宽阔,乃是负责通过马车和行人的地方。


而在下方,则是一排排铁轨。


正是朱允熞为火车特意留下的地方!


今日。


朱允熞就要坐着火车,驶过金陵长江大桥!


一览长江风景!


“殿下当真是深思熟虑,早在数年前便已经想到了这一点,竟然特意在大桥之上留下了这么一条专供火车通行的道路。”


车厢内。


夏原吉忍不住叹道:“而且有这金陵长江大桥。”


“火车便可以直接通过长江天险,而无半点阻碍!”


“殿下之格局,臣等当真是望尘莫及!”


在场的大臣也无不为之叹服。


朱允熞的格局之大,简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眼界,他们根本想不到,金陵长江大桥分成上下两层的原因竟然在这儿!


当初金陵长江大桥刚刚通车的时候。


在场的诸多大臣还在纷纷疑惑,为何要分为上下两层。


下层似乎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只是众人当时也不好直接发问,毕竟这是朱允熞的主意,就算是错了,也没人敢提出来。


可到了今日。


朝中的诸多大臣,方才知道,这里面的深意!


太孙殿下未雨绸缪的本事,实在是太强了!


老朱也是赞叹道:“熞儿想的当真是极为完备。”


“几年前,这火车尚在研发之中,咱当初看到的时候,火车还只停留在设想之中。”


“可熞儿却已经将火车研发出来之后的事情都想到了。”


“如此格局。”


“大明在熞儿手中,咱当真是一万个放心!”


老朱和文武百官对朱允熞一顿称赞。


只有朱允熞稍稍汗颜了一下。


毕竟他的见识,让这些事情对朱允熞来说基本已经成了常识,自然能够轻松想到,甚至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便将此事给办了。


真到后面。


朱允熞自己才发现。


原来自己顺手而为的事情,竟然在后面还有这么些个用处。


金陵长江大桥上。


一辆辆马车正在前进着。


正这时。


如雷霆般的轰鸣声响起,所有人都忍不住从马车上探出头来,朝后面望去。


只见宽阔的道路上。


一个喷吐着白色雾气,通体黑色,看上去便庞大无比的奇特事物正在朝金陵长江大桥驶来。


而在两侧。


一众骑兵正在为其保驾护航。


声势阵仗极大!


让桥上的商人不由为之一震,随后猛然反应过来,这大概便是最近在京师之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火车’!


当真是猛烈如火!


声威震天!


桥上的商人不由感到一阵窒息。


“好骇人的东西!”


“不……不对,这是真正的神物!”


一些脑袋灵活的商人先是感到畏惧,随后,则是一阵激动,眼神逐渐散发出猛烈的光彩!


“若是我的货物能够通过这个‘火车’运载到大明各地。”


“岂不是能节省无数的人力物力?”


几乎是一瞬间。


这些商人就已经发现了火车的用处。


对商机的敏锐嗅觉。


让他们第一时间发现了火车的好处!同时心中生出一阵贪婪,将此事彻底记在了心中,等回头回到京师之后。


定要去技术研究与制造局问一问。


看能否在其中掺上一笔!


哪怕是无法分一杯羹,至少也要在其中占一个位置!


如此神物,将来一段时间内,位置必定稀少。


若是能够稳定占据一个车厢用来运输货物,必定能够让他们赚得个盆满钵满!


这可是发财的天大良机!


而就在一个个商人激动的目光中,火车呼啸着,驶上了金陵长江大桥。


从两侧的车窗之中。


每一个朝中大臣都能清晰的看到长江无垠的江面!


这段短暂的旅程,给了他们太多的震撼!


和新奇的体验!


尽管路程并不是很长,但却足以让他们一生都记忆犹新!


这可是大明的第一辆火车!


“殿下,还请立刻全力打造这种火车!”


桥上。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开始建言献策。


此刻的他们,激动无比。


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臣提议,明年之内,至少生产出十辆这种火车来!”


“同时,将整个京畿地区都铺设上铁路!”


“还有每个布政司都要通上至少一条铁路!不仅可以帮助各地发展,更是能让朝廷的政令更加通畅!”


夏原吉更是说道:“哪怕是为此花上上亿银两,也值得啊!”


“事关大明国本!必须要不留余地的推动!”


翟善则是说道:“殿下,海外物资奇缺,臣建议,先连通松江府,再打通岭南一地。”


“给南洋地区供给物资!”


除此之外。


还有不少大臣要求朱允熞往蜀地建造铁路,方便从蜀地运输粮食。


几乎是一下子就想要让整个大明都铺满铁路!


老朱也是有些被冲昏了头脑。


说道:“熞儿,此后大明当以在境内铺设铁路为重啊!”


“就如修建国道一般,务必要让整个大明都连通在一起!所有布政司,都能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但好在。


朱允熞还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


而是保持了自己的理智。


说道:“皇爷爷,这是自然。”


“只不过,铺设铁轨并非一朝一夕之时。”


“当务之急,还是一边修建通往大漠深处的铁路,同时打通松江府通往京师的铁路。”


“保证海外殖民地的物资供给。”


要整个大明铺设铁路,需要的资源何其庞大?


如果没有能够源源不断输血的海外殖民地支撑,大明必然是承担不起的。


就算承担得起,也要苦一苦大明的百姓。


于大明不利。


一个不小心,可能还会逼反大明百姓,到时候,所有的努力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朱允熞自然不会做这种不智之举。


老朱也很快清醒过来。


说道:“没错,这修建铁路之事,事关重要。”


“必须要仔细商议!”


“决不能出半分差错!”


火车仍在江面上不断行驶着,而在车厢之内。


却展开着一场关于大明未来的议论!


无数大明百姓的未来,就在朱允熞的一念之间!


是全力修建?


还是缓一缓再修?


全凭朱允熞一个人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