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46章 运气来了挡不住的

第46章 运气来了挡不住的

作者:巧克力罗刹 返回目录

陈晨返回钱江的同时,张明瑞也马不停蹄的回到首都。


他将赵鸣皋的初步意见事无巨细的整理,再辅以此行的所有见闻,形成了一份先行报告,提交到了孙长兴的手里。


报告是深夜两点发过去的。


四点钟孙长兴便打电话叫他起床,让他准备一下,一起参加科工委主导的一场会议。


会议的规格很高,科工委下辖十七个司局都派员参加,会议由科工委副主任谢东奎负责主持。


主题是新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的战略调整。


张明瑞觉得论证三处专注于搞军用技术,牵扯不到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很不理解老孙带他来的用意。


“主任,咱就是我确实在会上领会到了一些精神,但是和咱的工作范围离得有点远吧?”


会议结束,张明瑞在大厅中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领导们。


只想早点回办公室,把手头的工作总结起来。


听闻他的牢骚,孙长兴摆出一副卖关子的表情。


“咱们论证处接二连三的出好消息,又是双尾蝎又是超材料的,成果太突出了。”


“那不是好事情吗?”


“我也妹说是坏事,现在这个事情已经不是论证处,甚至装备部这么简单的层面了。”


“您的意思是?”


孙长兴在人群中寻找着科工委的几个一把手,一边说道:“晨盾科技的成果,是整個产业链的事情,应该统筹规划滴。”


张明瑞意会。


孙主任的意思是要找更高级别的人拍板。


事实上。


孙长兴昨晚也没怎么睡。


他连夜写了一份关于晨盾集团的报告,现在就装在自己的公文包里。


几番眺望之后,孙长兴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了谢东奎。


此刻谢东奎正在严厉斥责下属。


“还有这事儿?”


“决不允许。”


“不管是什么单位,决不允许打着国防的旗号跟地方上耍官威。”


“现在就去查,我就站在这里等回复!”


等到下属离开。


谢东奎这才注意到等在一边的孙长兴和张明瑞。


“对不住,有点纪律上的事情,让你们二位久等了。”


孙长兴表示理解:“您先忙,我们倒没什么急事。”


“忙完了。”


谢东奎整理了一下心绪,尽量的不把情绪带入到和孙长兴的交谈中。


然后继续解释道。


“也没什么大事,有地方部门反应说我们国防工业口的人不按规矩办事,在地方上作威作福。”


“那确实是不像话,该严办。”


谢东奎长叹一口气。


科工委统筹国防工业的规划和发展,优先级高。


因此有很多人也分不清大小王。


以为拿一把尚方宝剑就无法无天了。


他想严查这件事,借着这次机会,好好整肃一下作风纪律。


但孙长兴和张明瑞是技术口的人,和他们说不着这些,因此也只能算是闲谈。


“孙主任你咋没在会上发言?军民融合这方面,你们装备部作为输出方,要踊跃提意见的呀。”


“我这不就来提了嘛。”


谢东奎眼瞧着孙长兴从包里掏文件,心说这是有备而来。


提意见不在会上说,私下里谈。


而且报告都准备好了。


要么是整了大活,要么就是拉了坨大的。


在报告交到谢东奎手里之前,孙长兴故意卖了个关子。


“谢副主任,你相信国运吗?”


“给我下套不是?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孙长兴嘿嘿一笑:“谁不是呢?我本专业还是物理学,祖师爷是牛顿,更不信运气这些玩意儿了。”


“你这里应该有个但是吧?”谢东奎早就猜到了。


“对,但是,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让我有一点点动摇,我现在拿不准了。”


国运一说倒是个新概念。


也就近两年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尤其是网络上,都说近四年十年的国运好到爆棚。


但谢东奎觉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罢了。


“所谓国运,只不过是表象。”


“好几代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把血泪一把汗才换回来的。”


孙长兴点头:“对,年轻人把这叫攒人品。”


“具体到我们技术口,不都是老前辈们拼了命努力,才换来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现在工业链完整了,什么都能造出来了,就说国运爆棚。”


“太片面了。”


听到谢东奎的总结,孙长兴一副虚心的样子:“确实是,国防工业的进步,是一步一个脚印的。”


“那什么让你产生了动摇?”


孙长兴这才正式把文件交到谢东奎手里。


“这是我们最近接触的俩项目,可能对军民融合有帮助。”


打开报告的第一页。


谢东奎粗略看到了双尾蝎的字眼。


“双尾蝎我有印象,伱们这个项目搞得不错,这和军民融合有什么关系?”


孙长兴有些无奈的笑了:“双尾蝎的项目主体是民营企业。”


“是吗?”


一言至此。


谢东奎认真了一些,仔细的翻看报告。


孙长兴用尽量精简的语言,陈述了整个项目的过程。


功劳全部都在晨盾的头上。


谢东奎看完之后也有些愣神。


你说这是军民融合吧……


确实是。


可就是有点不对劲。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融合不错,但具体讨论的是军用技术对民用行业的指导作用。


是军转民。


“你这倒是融合,但谁能想到是民转军啊?”


孙长兴开始高深莫测了起来:“所以啊,我才没在会上发言,因为这事儿没有普遍代表性。”


“那确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属于是开先例了。”


“谢副主任,您接着往下看,还有个项目。”


随着孙长兴的指引。


谢东奎又翻了几页。


“关于超材料隐身图层的重大成果论述?”


看到这个标题。


谢东奎不禁面露喜色。


这个问题是目前科工委的攻关重点。


各部门年内一直都在协调。


一点成果都没有。


搞的谢东奎也有些焦头烂额。


“突破了?”


“嗯呐,而且不是理论,是实践。”


“好家伙,你们论证三处开天眼了?”


“和我们关系不大,还是民营企业的功劳。”


“民营企业开天眼?”


一言至此。


谢东奎有些诧异。


无比认真的翻看了接下来的报告。


你说一款无人机有民营企业的功劳。


惊喜但不意外。


东边不亮西边亮嘛。


可这超材料技术,不是那么好突破的。


科工委为这玩意儿费了老大功夫。


钱也掏了,人力也投入了,就是不见回报。


看完报告。


谢东奎的内心都有些难以平静。


“这些都属实吗?”


“一点假都不带掺的,张副主任和材料所的赵工亲自去考察的。”


“还都是一个公司搞出来的?”


孙长兴的笑容终于咧到了耳朵根子。


“所以我动摇了,国运不国运的我不知道,但我们论证三处的运是真的好,挡也挡不住。”